超越時空的回憶

編輯室整理


  今年清明節,福智中小學的老師為了帶領學生追思祖先,每個人以身作則做了記憶深處的探索,以下是幾位老師寫下的心得。

林佩玲老師

  父親有個非常龐大的家族,共有十四個兄弟姊妹,整個大家族一年見不到幾次面,回祖厝光是打招呼,就夠累了。因此每次因節慶碰面,沒有回家團聚的欣躍,內心只有不自在及壓力,尤其清明節,總是找藉口不回去,即使父親很努力使我們這群孩子融入他的家族,我卻毫無感覺。

  有一年清明節前父母曾經大吵,不過仍然回家掃墓,那年,父母間的爭吵不斷,委屈的母親得到了祖母、妯娌等的關懷,而父親則被祖母、兄長耳提面命訓誡:「要感恩媳婦辛苦持家的功德,家和萬事興!」

  祖父去世後,二十幾年來每個清明,大伯父總是不忘打電話連繫分散各地的兄弟姊妹回家團聚,這樣的點點滴滴從血緣、從傳統家族得到眷顧與大福報,要不是透過師父、學長今年清明在園區的引導,以及老師們的分享成長經驗來引導孩子孝思、不忘本的內涵,自己不知何時才能看清楚慎終追遠、清明掃墓祭祖的真正內涵,進而珍惜祖先們的智慧與恩澤。

  今年清明,父親從大陸特別回嘉義掃墓,載著他的孩子及孫子……當車子接近祖厝,我內心很清楚的知道再轉個彎進入小巷,就回到家了。祖厝已改建,大伯父、二伯父比鄰而建的大房子,將是三代同堂一起生活,內心好歡喜祖先們的恩德的澤被,孝悌的內涵在此生根了。

蘇誌盈老師

  每年清明節,自己和么弟總會帶著祭品和掃墓用具,懷著感恩的心情來到父親的墓地,長長的墓草,蔓遍墓地四周,看來雖然雜亂卻親切得可愛,因為父親就躺在它的下面休息。雖然附近的墓園,早就流行雇人用割草機除草,但我仍親手為父親割除墓草,一撮一撮的割,雖然較累也耗時,但這是報答、感謝父親的最佳方式,每割下一把草,內心就有無限的感動,父親對我種種的照顧也如電影般一幕幕呈現。

  清明掃墓對我而言,還有一項特別的意義,就是和同父異母的哥哥見面交談,平時兄弟不常見面,但透過掃墓,兄弟間卻可以平心靜氣地暢所欲言,因為我們共同的父親正躺在這裡,很容易引發我們共同的回憶。此時團聚一起共同成辦祭拜儀式,我們內心的距離是如此的近,彼此情感交流著,還有什麼話不能談呢?

  我深深體會到,曾子所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的內涵了──透過祭祖的儀式,不只對祖先表白了孝思,又能使兄弟和睦,人人和氣坦誠,社會風氣就能因此得到改善,孝悌文化淨化了人心,安定維繫社會的力量於是形成。往年掃墓,我只是感覺兄弟之間比較容易溝通,直到今年才真正體會掃墓的內涵、價值及意義,也許,我應該跨一步把這份兄弟之情再拉近一些……

鄭麗娟老師

  記憶中,清明節是個既辛苦又無趣的節日,因為一大早就要起床,加上自己膽子不大,實在很怕看到如濫葬崗的墓地,每每踩在那些墓地上我都會毛骨悚然,一點兒也不能體會「慎終追遠」、「緬懷孝思」的傳統倫理,只希望趕快拜完趕快回家大睡一場。

  今年,透過師父的教誡,要我們好好引導孩子「慎終追遠」的精神,我才有機會認真回顧父親的行誼。從我有記憶以來,父親一直是沉默寡言,對兄弟的照顧卻無微不至,但我始終不能明瞭。

  分家那一年,伯父們拿走了全部祖先留下來的財產,我們家付出的心血盡付流水,父親卻沒有微言,我一度很不能諒解,直到最近認真思惟,赫然發現父親是以身作則在實踐孝道。

  阿公、阿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往生了,父親是他們最疼愛的孩子,為了不讓父母親死得不安心,父親始終不與哥哥們爭吵,因為他知道父母不在時,孝是要從「悌」做起。每年的清明節,父親一定是最早抵達墓地,他曾說這一生他最大的心願,是要把阿公、阿媽的墓地重建好,當我和學生分享這一段時,我覺得很懺悔,這麼多年來我竟然不曾體會他的用心!

  透過這一次清明節引導,我告訴爸爸:「我有一個很了不起的爸爸!」父親淡淡地說:「這本來就是為人子女應做的。」我更由衷生起對父親的感佩,同時也發願要以父親的孝悌為榜樣。

黃淑鈴老師

  為了引導學生體會清明節的內涵,我認真閱讀族譜,回憶祖先的點點滴滴,請問父親方才知道我們第一世的祖先葬於唐山湖前,第二世開始在澎湖縣湖西鄉東石村落基,傳了幾代而形成部落,整個東石村全是黃家的宗族。聽長輩說,第六代祖先有一次到唐山買番薯苗,一箱一箱運送回來時,一打開卻全部裝的是黃金,當時鄉裡的人都稱他為「唐金」,大家都認為是他行善積德感得的果報,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所以感得子孫都不虞匱乏。

  透過這次帶領學生過清明節,我才深刻體會到,個人的生命只是一個點,和家族結合起來才是一個面,再結合歷史過程的每一橫面,原來我們的生命是立體的。當我憶念祖先一段一段的行誼時,忽然有股強烈的感覺在內心裡澎湃洶湧,對祖先的感覺鮮活起來了,對於祖先之期望更負有一份使命感。

侯淑貞老師

  小時候只是跟著家人去掃墓,貧窮年代小孩子最高興的莫過於有好吃的草仔粿可食。結婚後走入另一個家庭,媳婦扮演的角色就是逢年過節當婆婆的幫手,完成祭祖拜拜的儀式,公婆過世後,祭拜祖先就成為我的重責大任,祭拜不敢稍有怠慢,但少深思。

  今年在園區因為「本位課程」要帶學生體會清明節內涵,浮現在我腦海中的居然是我未曾謀面的「公公的父親」。公公在世常跟我談及小時候貧困的生活,他父親幫人拉牛車運貨,空閒就耕種一塊山田,櫛風沐雨才得以溫飽。趕一趟牛車得天未亮出發,一路塵沙顛簸,再回到家天都黑了,但他總不忘帶一甕鹹冬瓜或豆腐乳回家,家裡七、八個嗷嗷待哺的小孩,再加上老母親,十幾口人家就靠那一丁點拉牛車微薄工資養活,所能買最好食物,也僅限於此了,因為它鹹又下飯,一塊豆腐乳,可以配好幾碗飯,米就靠那塊瘦山田收成。

  公公的父親總是默默工作,很少跟兒女說什麼。以前公公講,我都當成故事聽。但這次不一樣,我體會一個貧苦父親的愛,彷彿看見那瘦弱的身影,沉默的容顏及那輛老舊的破牛車,車上馱著的不再是一甕豆腐乳、鹹冬瓜,而是無盡的父愛和責任。

  周何教授在《禮之內涵》中說:「中國人的社會裡非常講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人人都有相當深刻的體認,漸漸就形成一種主動的責任感,沒有任何壓力,沒有絲毫強迫,非常自然地認定我既是甚麼身分,就應該具有付出甚麼樣感情的責任,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寶貴的『倫理觀念』」。我公公及他的父親帶給子女的,都是典型中國式父愛。

  幾千年來,中國的父親大都是這樣,沈默內斂,不茍言笑,沒有人特別去張顯父愛,但它卻是紮實存在。以前我怎麼老是看不到,都要師長指給我看,才猛然察覺呢?內心無比的慚愧,但願能好好學習,以淨前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