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註訓證選輯(五)

編輯室

 

隱人之惡

 

一、原文

  羅循,吉水人,多隱德(1)。

  嘗計偕京師(2),失一褐(3)。

  同舍生物色(4)得之,拉循訪其人。

  比至,舉褐(5)示曰:「此非君物耶?」循曰:「物偶相類,非吾褐也。」亟趨出(6)。

  語生曰:「我失褐,初無損(7);彼得惡名,尚可為士乎?」

  後登進士,官副使。壯年無子。

  宦遊見一寺有遺棺(8)七具,捐俸(9)命僧瘞(10)之。

  夜夢神人,賜一童子,遂生洪先,號曰念庵,取一念之善也。

  嘉靖己丑,廷對(11)第一,為理學名卿。

 


二、注釋

  (1)隱德:把自己的德行隱藏,不為人知。

  (2)計偕京師:上京趕考。

  (3)褐:粗布衣。

  (4)物色:尋找。

  (5)比至:及至。等到到了那個地方。比,等到。

  (6)亟趨出:快步出來。亟,急。

  (7)初無損:原本就沒有太大的損失。

  (8)遺棺:因沒錢而未下葬的棺木。

  (9)捐俸:把自己的薪水捐出來。

  (10)瘞:音ㄧˋ,埋葬。

  (11)廷對第一:殿試的狀元。廷對,當廷對試。

 


三、譯文

  羅循,吉水地方人士,為人謙讓有厚德。

  曾經與同學共赴京城趕考,未料,在半途中丟掉了一件衣服。

  他的同學幫他尋找,發現羅循丟掉的那件衣服,便拉著羅循去找偷衣服的人。

  到了以後,朋友拿起這件衣服說:「這是不是你丟掉的那一件?」

  羅循說:「只是有點相似而已,並不是我丟掉的衣服。」說完,便拉著朋友急忙離開,然後告訴他說:「我雖丟掉衣服,但不是很大的損失,如果這位先生得到了惡名,日後還有資格讀書求取功名嗎?」

  後來,羅循高中進士,官至副使的職位。可惜到了壯年,仍無子嗣。某次,羅循任官旅遊到一所寺廟時,發現因為沒有經費,而停放在寺內等待下葬的七具棺柩。便拿出自己的薪俸,請寺僧把七具棺木入土為安。

  到了晚上睡覺時,夢見仙人賜給他一個兒子。後來果真生了一個兒子,取名洪先,號念庵,取其當年於寺庵一念之善的意思。

  嘉靖己丑年間,念庵在朝廷殿試中獲得第一,是一位著名的理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