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善之家 必有餘慶

侯迺慧

  西漢時代有一位名叫于定國的父親于公,擔任獄吏掌理訴訟事務,判案一向公平允當,所以那些犯罪而被判刑的人都心服口服,從無怨言。

  在東海這個地方曾經有一個孝婦,年紀輕輕就守寡,而且兒子早亡,但她仍然非常盡心地奉養婆婆,克盡為人媳婦的職責。所以她的婆婆非常感動,也很能替她著想,幾次三番勸她改嫁。但孝婦始終不肯,想要一輩子奉養婆婆,堅貞守節,她的婆婆為此十分憂心,認為都是自己拖累了媳婦,所以就悄悄上吊自殺了。

  婆婆的女兒不明究裡,竟然向官府控告孝婦逼死婆婆,縣官就拘捕孝婦,草草拷問便認定孝婦弒殺了婆婆,並將此案上報到郡府。于公得知此事,向郡太守力爭孝婦是冤枉的,但太守執意不從。于公拿著案卷資料在府衙哭訴,太守仍不願改變早先的判決,竟然處死了孝婦。

  孝婦枉死後,郡中連續三年發生大旱災,百姓生活困苦,州郡的治務一片混亂,新到任的太守從卜筮中得知孝婦冤氣沖天,天理不平所致。便親自到孝婦的墓前祭拜,並立碑表彰她的孝行。結果立刻落下大雨,當年得以五穀豐收,郡中的百姓由此事都更加敬重推崇于公。

  于公的兒子于定國擔任廷尉,也掌管司法刑獄事務,他治獄更加謹慎仔細,備受朝廷的讚賞,後來還當上丞相,活到七十幾歲,死後追封侯爵。定國的兒子于永,以孝行聞名,官職做到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負責所有天下監察工作,于家祖孫三代,都相繼封侯,一門顯耀。

  可見做官或公職人員,應以公正廉明為處世原則,因為「唯公生明,唯廉生威」。為民伸冤,多行善事,必定福及後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