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死亡及死得更好

  死亡是必然的,每個人遲早都要面對,但是「能夠平靜地面對死亡,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本篇分為兩部份,前者是法王開示「如何面對死亡及死得更好」,諸多法義,無非引導眾生坦然看待生死,誠如文中所言:「如果有萬全準備,死亡時可以保持內心安詳,而此正是有更好來生的保證。」

  第二部份,是今年5月12日「西藏生死書」作者索甲仁波切應邀蒞臨鳳山寺開示,鳳山寺法師更針對「西藏生死書」中諸多疑點啟問,仁波切均慈悲解答,希望透由本文,讓我們對死亡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能夠平靜地面對死亡,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根據一般的常識,似乎有兩種方法可以來面對這樣的問題。第一種方式就是直接避開這個問題,不把它放在心上,即使這個問題的真實性還是存在而沒有減少,另外處理這個問題的方法,是直接面對它、分析它,然後熟悉它,清楚的了解它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份。

  我已經談過身體和疾病,疾病是會發生的,它不是一個特別的事情,它是生命中的事實和自然現象;因為身體存在所以會發生,我們當然有權利去避免疾病和痛苦,但無論再怎麼努力,疾病發生的時候最好去接受它。一方面你必須盡你所能把它治好,而且你也不該有任何心理上的壓力。就如同印度偉大的學者寂天菩薩曾說過:「如果有一個方法可以來克服痛苦,那就沒有必要來擔心;但是如果沒有辦法來克服痛苦,即使擔心憂慮也是沒有用的。」像那種理性的態度是蠻有用的。

  現在我想要談談關於死亡,死亡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份,不管我們喜歡它或者討厭它,它是一定會發生的,與其說避免思惟這個問題,最好是去了解它的意義。在新聞裡面我們常常看到或聽到謀殺以及死亡,但是有些人似乎這樣想:那樣的死亡只發生在其他人身上而不會發生在他們身上。這是錯誤的。我們都有一樣的身體,有一樣的血肉,所以我們一樣的會死亡。雖然自然的死亡和意外的死亡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基本上死亡遲早都會到來。如果從一開始你的態度就是:「是的,死亡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份。」那麼可能就比較容易去面對死亡。有兩個不同的方式來處理一個問題,第一個呢,就是避開它,也不去想它。比較有效的方式呢,是直接面對它,讓你能夠體認他。一般而言痛苦或者難題分成兩類,第一類呢?是藉由採取某一種特定的態度,一個人,實際上可以減低痛苦和焦慮的程度。然而有可能有其它的難題和痛苦,在這樣的問題和痛苦當中,採取某一種特定的態度和想法,可能無法減少受苦的程度,但是這樣的態度和想法,可以幫助你來面對它。

 

苦難經驗是生命中很好的課程

  當不幸的事情在生命中發生的時候,可能有兩種結果,一種可能就是心靈上的不安、焦慮、恐懼、懷疑、沮喪,到最後心情的抑鬱,在最差的狀況下,甚至會導致自殺,這是一種方式。另一種可能的情形,是藉由那樣痛苦的經驗,使你變得更實際,變得和現實更貼近,藉由分析的力量,這個痛苦的經驗,可以讓你變得更強壯、更有自信和自助力,這個不幸的事件,可能變成一種內心力量的來源。

  就如同我說過的,我們的生命和未來的成功,取決於我們個人的動機、決心,還有自信。歷經艱辛之後生命有時候會變得較有意義。有一些人從他們生命一開始就擁有一切,你可以看到當他們碰到一些小事情發生的時候,會變得失去希望而且煩躁,另一些人,譬如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那一代英國人,因為這些磨練的結果,發展出更堅強的意志。我認為經歷過較多苦難經驗的人,比起從來都沒有經歷過痛苦的人,可以在問題發生的時候,更能堅強地面對它。從這個角度來看,某些痛苦可以變成生命中很好的課程。

  那麼這種態度是不是只是一種欺騙自己的方式?就我個人而言,我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國家,更糟的是,在我的國家有許多摧殘、痛苦和不快樂。我已把生命中大部份的時間,特別是最精華的部份花在西藏以外的地方。如果你從這個角度去想我的遭遇,那麼在其中幾乎沒有任何正面的事物可取,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可以看到因為有那些不幸的事情,我得到了另外一種自由,比如說我有機會見到不同傳統的人以及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從這些經驗中,生命變得更豐富了,而且我也學到很多寶貴的事情。所以我的痛苦的經驗,就某些方面來看,頗具價值。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的確可以減少心中的壓力與挫折感。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每一件事情都有很多面,所以自然可以從很多很多不同的角度來看它。一件事情很少甚至不可能從所有的角度來看都是負面的,所以,當某件事發生的時候,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它,這會很有用,你將會看到積極而且有價值的那一面。
而且,當某一件事發生的時候,馬上將這件事和另外一個事件或者和其他也發生同樣事件的人們或國家做一個對照,也是很有用的。這對於保持你內心的寧靜很有幫助。

 

出家人如何對待死亡

  我現在將解釋做為一個佛教的出家人,如何去對待死亡。佛陀教導了四聖諦,第一個聖諦即是苦諦,苦諦被含攝在生命的三個特徵中宣導。第一個是無常,當談到無常的本質時,要在心中記得有兩個層次。一個是粗的層次,這個粗的層次很明顯,就是一個生命或一個事件在連續時的中斷。但是在四聖諦中所宣說的有關於無常的本質,指的是比較微細的那一面,也就是生命瞬息萬變的本質。佛陀教導生命中細微無常的本質,是為了要讓我們充分了解生命原本就不圓滿的本質,如果你能夠正確的了解無常,你就會懂得它顯示了:只要是由因緣和合而生成的果,它的生存就必須完全依靠因和緣。

  不只是那樣子,這些生出它們的因和緣也最後導致了這些法的分解以及滅壞,所以在事件的因種裡面也就蘊藏了使它們滅壞以及分解的種子。當談到我們身心蘊體無常的本質時,構成蘊體的因,指的就是我們內心的無明,這是我們存在的根本,也顯示了我們肉體的生存,深深地為我們內心無明的力量所掌控著。
但是,最初是藉由思惟粗分的無常,然後我們才能夠慢慢去體會微細的無常。藉此,我們能夠正視並且對治對「常」的執著,以及對於有一個「恆常的我」的執著,也就是因為對常的執著,所以導致我們執著現法和一個人的今生今世,藉由緩和我們胸中這樣的執著,就比較能夠去為我們的來生打算。

 

保持對無常的高度覺知

  在佛法的修行中,對死亡與無常的清楚認識之所以這麼重要,就是因為在死亡的時候,我們內心的狀態,對於決定下一生會去那一道投生,有很大的影響,不論是一個善心的狀態,或是一個惡心的狀態,都會有很強大的影響,所以在佛法的修學裡面,非常強調對死亡及無常的清醒覺察所具有的重要性。

  雖然保持對無常的高度覺知,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要訓練一個人,使他在死亡的時候能夠處於一個良善而且正面的心理狀態之中,從而也能夠肯定會得到一個比較好的來生。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利益,維持對死亡高度覺知的另外一個附帶作用,就是它可以讓一個人達到這樣的一種狀態,在面對死亡的時候,能夠比較容易保持內心的沈著鎮定。特別是在密法裡面,一般認為一個人在死亡的時候,他的心理狀態是非常微細的,而且因為那種意識微細的程度,它對於一個人意識的相續也有極大的影響力量。所以在密宗的修行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很強調關於死亡的觀想以及對死亡過程的思惟。因為這樣可以讓此人在死時不只可以維持他心裡的平靜,而且也更能有效地利用細分的心識以達到對於道的證悟。

  也就因為如此,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密宗的觀想,這些被稱作本尊瑜伽的觀想,之所以如此稱呼是因他們觀想本尊;這些密宗修行的觀想包括死亡分解的過程,以及思惟當一個人在瀕臨死亡的時候,諸大種分解的過程。事實上從密宗的角度,整個生存的過程可由三個階段來解釋,即死有、中有以及生有。這三個生存的階段被視為識以及伴隨或推動著識的能量這二者的顯現或狀態。所以,中有和生有也就被視為細分識以及能量的不同層次而已。在我們生活中也可找到像這樣狀態起伏的例子:當在一天二十四小時中,我們經過深沈的睡眠,醒的時段以及作夢的狀態。事實上這三個狀態也就代表了我們一天的生存。

 

身與心的狀態密切關聯互動

  當談論密教中心與識的粗分和微細分別時,我覺得對於意識到底具有什麼意義了然於胸是很重要的,一般人會覺得,當我們在談第六意識時,有一個自主的意識,此意識和身體的狀態是獨立分開的,而且就某方面來說即等於靈魂。但此說乃是一個誤解。

  我個人認為,如果我們檢查我們的內心世界,將會發現:大部份的心理狀態及心的功用都有它在身體方面直接的相關部分。不只是根識,也包括我們所稱的意識,都有生理方面的基礎。而且也和生理的狀態緊密地關聯著。就如同科學家會說,腦和神經系統是大部份我們意識經驗主要的生理基礎,所以,當生理狀態停止時,這些心理的功用也停止了。

  但真正的問題是,到底是什麼,才讓一些身體的物質或身體的狀態,能夠造成一個心理的事件或是一個意識的狀態?佛教,特別是密宗的解釋,指出一個被稱作細分明光的狀態。此狀態可被視為和我們生理基礎是獨立分開的,這個明光的心理狀態是最細微的意識層次,而且當它和生理的基礎互動時,產生了所有我們的意識及認知的活動。

 

明光狀態與死亡分解的過程

  有一些現象可指出此明光狀態的存在,但一般而言,這對宗教修行者比較有可能發生。例如在西藏流亡社區中,即有此種案例。有人被判了醫學上的死亡,即腦功能已停止(腦死),但身體的分解尚未開始,他們在此狀態中停留了數天。舉例:我以前的老師「林」仁波切,在此狀態停留了十三天,他在醫學上被判死亡,然後,他也經過了腦死的階段,但是他身體保持得新鮮,而且十三天中皆未腐壞。

  關於此點一定有某些解釋。佛教的解釋如下:在此狀態中,此人實際上並未死亡,而是在死亡過程中。佛教徒會如此解釋,雖然身和心的關係可能在比較粗分的層次已經停止,但在較細的層次則尚未停止。根據一本密宗的經典,當一個人經過死亡過程時,有一個既定的分解過程,從此過程而進入明光的狀態,然後有一個反方向的循環,當此循環到達某階段時,一個新生命於是開始,此稱為「生有」。然後,此生命會持續著,直到他再度經歷下一個分解的過程。換言之,死亡是一個中間的階段,這個階段即是當大種化解成明光之時,然後由其中再以另一型式現起。所以,死亡僅僅只是這些中間的時段,即一個人他不同的生理元素分解成明光的狀態。

  關於不同大種實際分解的過程,在經典中有述,在不同階段的分解以及他們會呈現的相狀。譬如說,在較粗層次的元素或大種分解的時候,有內部以及外部的相狀或是訊息,這些訊息指出了這個分解。當分解到細的元素之時,那只有內部的相狀,譬如說,影像等等。有一些科學家在做關於死亡的研究,他們對於死亡時分解的過程,特別是內在和外在的現象,變得愈來愈有興趣。

  做為一個佛教徒,我認為去了解現在科學正在進行的研究是很重要的。然而,我們必須能夠分別以下的兩種現象:第一種現象,就是它還不能得到現存科學技術的認證;第二種現象,就是它已經被現有的科學方法以及研究所否認了。我認為若是透過科學的研究和方法,有一些現象要是被科學所否認了,那我認為做為一個佛教徒必須要尊重這些結果。

熟悉死亡減少恐懼

  當你對死亡變得愈來愈熟悉之時,你對它的過程也會比較了解,也能夠認出死亡時,內在及外在的現象。那麼,這個時候,你心裡也比較有準備了!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我還是沒有把握在死亡的時候,用上我為死亡早就準備好的修行。我沒有把握。然而,有時候當我想到死亡的時候,我變得有點興奮;與其說感到恐懼,無寧是我覺得好奇。這樣使我更容易接受死亡,我在想,我對死亡所準備的修行到底能夠用上那一個程度?當然囉!要是我今天死的話,我唯一的負擔就是:啊!西藏怎麼辦?西藏的文化怎麼辦?西藏六百萬人民的權利怎麼辦?這是我最操心的事。否則,我幾乎不怕死亡。或許,我有一種盲目的信心吧!所以,能夠減低對死亡的恐懼是很好的,在每天修行之時,我會觀想八種不同的本尊瑜珈以及八種不同的死亡階段。或許,當死亡來臨的時候,我所有的準備都不能奏效,我希望不會如此。

  總之,我認為那樣的方法在面對處理死亡時,在內心裡是很有幫助的。即使沒有下一生,它對減輕我們的恐懼也是很有幫助的。也就因為恐懼較少,所以一個人可以更有準備。就如同打仗一樣,沒有準備,你很可能會打輸;但是若你有萬全準備,則充分防禦的機會就會增加。如果有萬全準備,你在死亡時可以保持內心的安詳;在死亡時,這種內心安詳是培養正確動機的一個基礎,也是保證有一個更好的來生。特別是在某一種密法修行中,死亡是一種能夠將微細心識轉化成智慧的稀有機會。

 

善心死亡掌握來生

  至於我們死以後,會變得怎樣呢?佛教徒提及三界,這三界就是無色界、色界、欲界,在色界和欲界受生之前,有一個中間階段,我們稱此階段為「中有」。這些提示了我們什麼道理?雖然在死亡的時候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去利用微細心識,將它轉化成智慧之道,但即使我們不能把握這個機會,還有另一個中有階段,雖然中有階段比起死亡時還要再粗分一些,但比起我們生有之時,它還是微細多了。因此還有另一個機會,若我們仍無法掌握這個機會,那麼,還有另一個來生及接下來的輪迴。

  為了使我們在死亡時及死後的中陰狀態能夠掌握、利用這個好機會,首先要訓練我們,能夠利用這些時機。為此目的,佛教中教導了不同的方法,讓一個人可在夢中、沈睡和清醒時,應用某些禪定的技巧。總之,我認為在死亡之時,一顆安詳的心是非常重要的,不論你信什麼,或許是佛教或其他宗教,這點都極為重要。在死亡時,一個人不應產生瞋恚、恨意等等,這在一般情形下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即使不信宗教的人也能瞭解,用一個寧靜的方式死去是比較好,比較快樂的。此外,對於相信天堂或其他宗教的人,能夠用寧靜的方式死亡,而且憶念個人的上帝或更崇高的力量,這也是非常好的。對於佛教徒和能夠接受再生、業力的其他古印度傳統而言,在死亡時,保持一個善良的心境是很有益處的。

 

索甲仁波切開示於鳳山寺

  問:該書上說到修行的次第,第一是禪定,第二是四加行,第三是觀心性及現象。可是以我們漢地所了解的,及學廣論以後所了解的,好像在次第上,前面還必須具備一些條件,像戒律的行持,不知道仁波切的看法怎麼樣?

  答:是的,你所說的是對的,我非常同意你所說的,可是你要記得我要呈現的這本「西藏生死書」是在西洋社會,他們對佛法沒有任何了解,是在一個無條件的社會裡面。所以有一種反抗性。如果一開始就給他們太多約束,會使他們有不好的感覺,反而沒有辦法接受佛法,所以這只是一種善巧方便,讓他們進入佛門而已。

  譬如說法王來台期間,曾經說過,比定學更重要的是要觀自己的心,就像朗忍、寧瑪巴所說的,我在書裡面會先提到禪定,是因為這是西方社會所要的。可是以前在西藏,他們的教育就是佛法,教如何行持,教戒律等。禪定在次第上已經是很高了。所以禪定是以後才會教的。但是在西方的社會,他們的知識已經非常豐富,但是對宗教的看法非常混亂,所以先要有止或觀的修學,如果不這樣做的話,他們有時候根本沒辦法修朗忍等修學方法。所以我才會這樣子先說禪定再前行。像以前敦珠仁波切教學,他會先前行,我剛開始教學也是,可是西方同學想要有些體驗、有些經驗。因為他們有了這些經驗以後,會對佛法產生一些了解,他們對定有了一些體驗後,才會對佛法有信心,才會開始對暇滿感到很難得,也珍惜廣論等教授。

  我開始教西方同學是如何提昇他們對佛法的了解,而戒律就好比一個盒子一樣,讓東西不會洒到外面,而如何成為很完整的一個人。所以「定」先還是「前行」先,要看情況。我非常高興你問這些問題,因為在教學的時候,人家問這些問題,你可以幫他們解答或釐清這些問題,我也很樂意回答你這些問題。

 

關於器官捐贈

問:第二個是有關器官捐贈的問題,就我們所了解,一個人斷氣後,要進入中陰身的時候,他是非常的混亂,非常的痛苦,可是在那個時刻如果把一個人的器官切掉的話,會不會帶給他更多的痛苦呢?

  答:那真的是一個問題,我曾問過頂果千珍仁波切,他也說這要看一個人的意樂,如果真的是一個菩薩想把器官捐出來,他也不會管他自己的中陰身怎麼樣呀,他想的是眾生。就像如果我們看到一個人,在水裡面快要淹死的話,我們不會管我們的衣服會不會變濕,有沒有變濕,我們會直接跳下去救他。如果我們對菩提心的意樂是非常強的話,這個意樂本身就會保護自己,可是在布施波羅密裡面也有說到,修行先是資糧道再是加行道、再是見道,到了見道位證到空性的時候,一個人才可以捐出自己的身體,可是如果還沒到那時候就捐出的話,有時候會帶來很大的障礙的。

  關於器官捐贈是不是死亡之前就要先把他割掉呢?我相信最重要的是如果在那時候可以作很好的破瓦法--在最後那一刻可以做「自他換」,吸最後那一口氣的時候,想著把眾生所有的苦都吸進來,吐最後一口氣的時候,想著把所有的快樂施給眾生,那就是最好的破瓦法。可是我想如果對空性有所認識那是最好的。如果沒有證到空性的話,破瓦法也是非常的好。

  所以很多有證量的上師,像頂果千珍仁波切、敦珠仁波切曾說過,應該把我們的心跟阿彌陀佛結合在一起,因為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佛,這個無量光是代表自己心靈的無量光,而不是外在的無量光佛。因為我們凡夫沒有辦法了解到這個是我們心裡的無量光,所以這些佛才會變成有一種形狀。所以那時候應該把自己的心跟阿彌陀佛的智慧的心結合在一起。

  你可以想:我現在死了,所以我要把這個器官捐出來,去幫忙一個別的人,也可以想說我的意樂是幫忙所有的眾生,為了要幫忙所有的眾生,所以我要得到無上菩提,所以在這次我捐我的這些器官的時候,不要傷害到我的死亡的旅程。

  問:那麼仁波切你的意思是不是說,有修行的人就可以捐出,那像我們這些凡夫還是要先考慮一下?

  答:我想像我們凡夫的話,如果可以保持一個想幫助眾生的好意樂的話,要捐出也還是可以的。可是,如果是好像是有一點修行,好像對中陰身有一點了解,又還不是很確定的,這是最麻煩的。

  有些人對中陰身根本不了解!但這些人如果保持一個好意樂,想說我把器官捐出來是為了救一個人,讓他有一個好的生命,有時候也是比較有幫助的。是他們還是有中陰身,對不對?對,他們還有中陰身,因為中陰身不是在我們的器官上,現在要注意到的問題是:在割我們這些器官的時候,會不會打擾到我們的心靈,我想器官本身不是問題,而是我們意樂的問題。因為在死亡的時候,你一定還是要把你的器官留下來,而只有你的心靈會走,可是這裡又有一個問題是:像我們普通時候很容易就可以承諾,可是在一個人很痛苦的時候,我們要把他的器官割下來,是不是會影響到他的心靈,給他帶來更多障礙呢?這也是我很大的憂慮。

  可是我聽說現在的醫院,有一種麻醉藥不會把心靈變成很迷糊,好像被雲遮住一樣。而只是把痛苦遮掉。你們可不可以把這卷錄音帶寄給我,讓我回去可以再好好思惟這個問題。

 

菩提心與空性

  問:從我們所了解的廣論,好像是要先發菩提心再證入空性。可是從仁波切的教授,好像不是這樣,而是說先要觀察心性,可是也不能思惟。這跟我們了解的好像有一點不同,請仁波切解釋一下。

  答:這沒有不同,比如說你們在前行的時候,菩提心就是前行。而菩提心又分兩種,還有我們在講菩提心跟空性的時候,這兩個是不能分開的,如果分開的話,就不是大乘的佛法,也不是大圓滿了。所以菩提心在大圓滿的教授裡也是非常的重要,甚至有一個大圓滿的經典提到說,大圓滿就是菩提心,這本經典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有關於心靈,第二類是有關於空間,第三類有關於秘密教授。而在有關心靈的那個部分提到,大圓滿就是菩提心,所以我本人在教學的時候,特別是教菩提心及大圓滿,所以大圓滿就是菩提心與空性結合的教授。像以前有一個很偉大的上師叫秋珠仁波切,是頂果仁波切與敦珠仁波切的心子,他也是找回頂果千珍仁波切的轉世的人,他以前會教他的弟子大圓滿,可是他也會說,修心是最重要的,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

 

證得空性要思惟嗎?

  問:最後一個問題是說,仁波切有說觀察心性的時候,是不要思惟的,可是在廣論教授中說,如果要證得空性的話,一定要透過思惟,能不能請仁波切解釋一下。

  答:這種觀察跟修空性,跟中觀的方法也是一模一樣,就像修心的教授裡面有說過,一切有為法就像一場夢一樣,也可以說我們心的本身是空的,可是沒辦法對空有一個比較大的概念,因為甚至還有一個空性的空,所以這種觀察方法是為了使我們了解「空」的本性,也使我們的心靈變得清楚。可是了解空的本性有兩種,一種是用這種觀察的方法,一種是用大圓滿的方法。這種觀察空性,了解空性只是前行而已,就好比一個杯子,我們要先把他清除乾淨以後,才可以倒進乾淨的茶,(可是這個比喻也不是很好,因為心的本性沒有像倒茶那麼容易。)所以可以說兩者的本性是一樣的,只是方法不一樣的,對不對?是的,可是很多人看到文字不同,就會誤會是不一樣的。所以說菩提心是非常重要,前行本身也就是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