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嶺頂嚴宗喀巴(八)

給蒙古皇子的一封信

編輯室

  大師天生就聰資過人,且又慈悲為懷,一生行事皆以眾生的利益為前提,二十三歲的那年冬天,大師住在「德哇巾」寺中,廣閱經典,準備來年春季周遊各辯經道場。那時蒙古皇子風聞大師名聲,心中十分仰慕,便寫了一封信,並供獻大師諸多禮品,至尊宗喀巴於12月27日回信致謝,信中寫道:

  「身當思及為利他,非為豪華美麗裝;耳應聽聞嘉言說,非為金環美飾樣;手為進行布施用,非圖美鐲響叮噹;誰能勝彼由百福,成就崇高之人王。…王以慈心對民眾,所有如法治政情,願如高陽不墮隕,乃至如月上弦升。」

  大師由大悲發心,乘願而來,從少年一直到前往前後藏,對於佛陀教法所作的聞思修,都不是為追求名、利、恭敬,心心念念只是如何使眾生從輪迴痛苦的泥淖中解脫。

  這封回覆蒙古皇子的書信正是最好的證明,內中沒有權貴酬酢的無謂言談,一心只願在上者體恤下情,非為名利非圖享受。

  大師並以一匹潔白淨帛聊充禮品,這是至尊宗喀巴最初寄往蒙古區域的書信和禮品,預示大師的教法將遍宏於蒙古疆域的緣起。

  編者按:諸佛菩薩慈悲為懷,眾生若有苦難,無不救護。宗大師成就無比事業,光顯佛法開示成佛方便,從他二十三歲時所寫的書信來看,便可窺見大師非一般等閒。放眼觀看現今青年,二十三歲時所為何事?

  大師三歲為法王頓珠仁欽扶養,受在家五戒、七歲剃度出家,正受沙彌十戒、十六歲赴前後藏遊學、二十九歲正比丘戒,一直到六十三歲圓寂,一生顯密圓融利益無邊,誠如大師所著《發願文》中說:

  「如我所證之要道,由悲引生方便力,消除眾生心中暗,願久住持佛教法。」

  就是因為大師的悲心,我們今日才能學習全圓的《菩提道次第》,故而對於大師的大慈大悲,不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