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古鑑今

仇覽德風感化蒲亭

桃二班 姚妙華

  東漢時代河南考城縣有個叫仇覽(又名仇香)的人,一向沈默自持,直到四十歲的時候,人家才知道他是一個有才德的人,立即被召選為蒲亭亭長,負責捕拿盜賊,維持地方安寧。

  他時常勸人:「每個人都要有一份正當工作。」在農閒時就即集合自己的子弟們,一起上學讀書,若有偷懶、放逸、犯規、打架的,一律罰他們去田裡耕種,從事體力勞動,而且把處罰的條例規定得很詳細而嚴格,這是他教導自己子弟的作法。

  對於鄉里鄰人,他也很熱心,凡是有喪葬之事,一定親自去幫忙,也時常救濟貧窮和孤寡的鄉親。所以他到任剛滿一年,蒲亭的風俗就變得淳厚起來。

  仇覽剛到任時,有一個名叫陳元的鄉民,和寡母兩個人住在一起。有一天,陳元的母親來見仇覽,控訴陳元種種不孝之事。仇覽一聽之下,大為驚訝,他說:「我前幾天經過妳家,看到妳家屋舍收拾得很乾淨、很有條理,田裡的莊稼也都按時節來耕種整治,從這些地方看來,陳元的本質應該不壞,只是缺乏適當的教導,才會犯下這些錯誤。妳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妳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地把他拉拔長大,最好不要為了一時生氣忍耐不下,就控告他的不孝,使他陷入法網,這對妳也不利呀!」這位母親聽完仇覽這一番的勸解,感覺後悔,於是撤銷告訴,哭泣離去。

  不久,仇覽親自到陳家拜訪,和他母子二人一起吃飯閒聊,席間為陳元闡明一些人倫孝順的道理,並且舉出幾個孝順者得到福運,而不孝者必遭災殃的例子。陳元得到仇覽的教誨之後,馬上改正自己錯誤的行為,終於成為一位孝子。

  鄉里間就傳頌這一件事,並流傳一句諺語:「父母何在,在我庭。化我鴟梟,哺所在」,來形容仇覽的教化功德,意思是說:「父母在何方?在我家中。教化我兇殘的個性,哺育我的生命。」

  仇覽平常起居生活都以禮節來自我約束和規整,當妻子有過失時,他就脫下自己的帽子來表示自責的意思;這時他的妻子就能馬上檢點出自己所犯的過錯,而去向他認錯懺悔,等到仇覽重新戴上帽子之後,才敢離開內室。處理家事,家人從來沒有看過他發脾氣或不好的臉色。他有三個兒子,在文學、史學上都有不凡的表現,而以最小的兒子仇玄最為出名。

  漢代地方官制是縣下設有鄉和亭,大概十個里等於一個亭,十個亭相當一個鄉,仇覽出任蒲亭亭長,只是一個比今天的里長大。比鄉長還要小的最基層父母官,可是他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化民以德,令人敬重,後漢書乃著錄其事蹟於循吏傳,千古歌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