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推廣教育成果──作文舉隅(二)

編輯室

我的座右銘

作者年齡14歲.國中三年級

  古德言教字句精華,皆藥石之言,梵因法師曾對群小子言曰:汶等應於背誦經籍,學庸、論語、孟子、老子乃至禪林寶訓等取其藥石之言,記之,常自內省,甚莫放逸。因而常有古德言教以勵之。為進德、修業之需一他力,二自力,他力則同行善友以勵之,自力則依古德之所教誨。欲德進、業修二力兼備,然持己當從無過中求有過,吾常有藥石之言,記之,故多,取其要,銘曰:智者達觀三世念念知非,愚人祈重目前,憧憧造惡。

  有人智通三世,知念是非,能善惡辯之,故能方便仰,縱宿業深厚,不能頓斷,亦能自勸自心。復有眼光短淺者重財色,要名食,執目前享受,造諸惡業,為智者需勸自心起心動念,善應隨而喜之,惡應?而止之。愚者無需矣!隨自意樂則可以。前文寫吾志曰利生成佛。故志在智者。我有遇境有銘以思之。陳之如下。

  人來惱我,謗我,則思「莫大之禍皆起於須臾之不忍,不可不謹」「待人當於有過中求無過,但非存厚,亦且解怨」思忍而退之,曰過在己而不在人,何以息謗曰無辯,何以解怨曰不爭。

  我散心雜話時,思「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言多必失,故去,不復言。

  我非威儀時,則思「禪衲威儀,非是外修邊幅,蓋內檢其心,必先外束其身,未有身既放逸,而心能靜一者也,所以佛制比丘威儀必肅,百丈禮法,諸宗共守,宋伊川先生見僧出堂嘆曰:三代禮樂,盡在此矣!昔大覺璉,動靜尊嚴,黃龍南,進止有度。」如是座右銘思已則可漸復威儀。

  座右銘於知過、改錯,二事皆利。又過改,復念古德慈悲,留言教,利後世眾生,而今之過改皆古德也,以上括號者皆警策之言,「試思鐵城之苦,宜省藥石之言。」


當我犯錯時

作者年齡14歲.國中三年級

  古人語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凡為人,無不有犯過者,然因人之性有所差,其終亦異。故其咎能否益於夫人,則於各人也。

  予亦嘗犯過。若吾犯時,心甚恐慌,不知所措,欲文吾過,心又未安,人若見過,我愛執故,遂起覆藏,視而不見。其後悔思,何作其事,自怨極深,猶未能助。或作遷怒,或移吾志,其事屢為,弗可奈何。常自苛責,尚非能解,無有餘方,唯師可求。知識善巧,悲智攝心,諄諄誨我,其心不倦。種種方便,欲令吾解,不明其意,非師咎也。由師而知,雖諸過失,為眾莊嚴,調伏吾心。為人恆過,然後能改,苦吾心志,勞吾筋骨。夫唯憂患,方能生存,苟不如是,縱慾
懈怠。

  於後雖遇境未能有所更,然吾信是語,故能策勵吾心,亦能漸次改過,不為所困。


出坡記趣

作者年齡14歲.國中三年級

  出坡是輕鬆的,這是我對出坡的最初印象。出坡是辛苦的,真正做了才知道出坡不輕鬆,活兒粗,活兒細,忙裡忙外,聞時,趕快偷懶,休息。出坡是悲欣交集的,拔了草,掘了地,一不小心上了醫院去。

  梵因法師說:工作,集資,受傷,淨罪,不嘻笑,不雜話,是嚴肅,非馬虎。在師看來,是出坡,非兒戲,不有趣,只能苦中作樂,但樂得很實在,比起在家時,茶來張口,飯來伸手好些。這兒的同學有不共世間同學的能力,上至背割草機,下至折衛生紙,無不精通,在家根本沒這機會,在家過著如豬的生活,吃喝拉撒睡,樣樣精通,不用說背割草機,就連背書包就氣喘如牛,來這後無意中變了,出坡之趣,趣在心裡,非禿筆所能形容。

  出坡工作,有難有易,有人燒?滿頭是灰,滿臉是黑,有人摘菜,滿載而歸,總有折不完的衛生紙,剪不完的五色布,工作無好壞,一切都能集聚資糧,一切都能淨除罪障。百丈大智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古時大德皆如此,我來這吃三寶的飯,受信士供養,自己又無真實修證,希望能藉著出坡,集些資糧,以免信施難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