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甘露

化煩惱為菩提

──皈依精進七結行開示


十六年五月
梵因法師開示於美國洛城


  在做事的過程中,同行之間一定會有碰撞,唯一的方法是大家把目標向上看,不要互相看,
因為大家都是凡夫,沒什麼好看的,現在我們不可能讓境不現起或是消滅,但卻可以讓煩惱轉個方向,使它減弱,乃至於更有效的利用煩惱,轉為增上的力量。而且我們要經常去想:「如果是師長,他對這件事會怎麼想,會怎麼看待?」能夠這樣不斷揣摩,自然會放下自己的執著,這個過程就是在憶念師長,祈求師長加持。


常憶念師長祈求加持

  我們很容易嫉妒、比較,怕別人功德比自己大,想想看,如果真的要比能力、要比智慧,為什麼不找最大、最好的比呢?所以應該跟佛比,跟師長比,當我們把目標往上看時,就會覺得在做事的過程中,同行給你的境是很重要的,沒有這些境,我們不可能看到自己的問題和習氣,更沒有機會去轉化它。

  當我們看到問題,也付出痛苦的代價以後,如果能經常憶念師長、祈求加持,不但可以慢慢增上,將逆緣轉為順緣,將煩惱轉化為功德,而且會慢慢體會到「同行就是師長的示現」,這是緣起,能如此想,才能感覺到師長對自己的重要,也自然能感得與師長在一起。

  反過來說,如果沒有境界的磨練,我們就很難看出自己到底有些什麼習性,自己無明的點是什麼?這習性在平常是認不得的,它可能會讓你很痛苦,也可能傷害到很多的同行,可是只要能經常憶念師長,皈依的時候就有機會去轉化—在精進共修的過程中,當你看到自己的習性時,會發起「我願意去補救、去承擔」的心,這樣子,以前的過患就慢慢轉為功德了。這是修行中重要的過程,不如此學,是學不上去的。

  我們去做事時,每一樣事當然都有功德,但是剛開始一定是賺得少賠得多,例如擔任法會義工時,覺得大家好像在研討時都那麼好,為什麼做事時各人的習性卻是那麼重?而大失所望,這是必然的過程,我們必須耐心慢慢去磨。

  師父要帶這個團體生生走上去,現在真正重要的目標,讓我們造一個與正法相應的共業,將來感得佛菩薩的攝受,師父眼前示現凡夫相,那是我們過去造的業,所以是否能造跟佛菩薩相應的業,使得將來能得到佛菩薩最大的攝受,這才是我們現在要努力的。


希求圓滿修學環境

  我們學了廣論之後了解,如果能夠像精進共修那樣,有一個與正法相應的修習環境,而且從小就能得到師長攝受,按此圓滿傳承教授一步不錯的引導,花個幾十年時間來修學的話,真的可以達到像宗大師、阿底峽尊者那樣的成就。所以法人團體共同的目標是,每個人在這樣的一個共業之下,造個別的業,卻能匯合成一共業,將來感得一正法僧團的修學環境。

  各位參加精進共修就能實際體會到,像這樣的修學及效果,回到家一定不可能有。在家不但沒有師長,也沒有外護、沒有同行、沒有三寶,那樣的環境怎麼可能有這樣修行的成果?所以我們每人都必須要看到長遠的、整體的,修行上的目標,不要只看眼前這一生個人的得失成就,要好好的在目前的因緣下不斷努力去做,把所做的資糧功德都回向到真正得到師長的攝受,得到暇滿人身及正法僧團的修學環境上。雖然眼前我們可能會因為過去世的一些違緣,或自己的習性而沒有辦法與法相應,但是透過整個修學的過程,對境去造作以後,會把問題看得更清楚,然後更努力去懺悔。


在境界中轉化自己

  常有同學問我:「到底我們的違緣是什麼?」

  其實這是很重要的問題,從依止善知識開始,華嚴九心……等修行內涵,佛菩薩在經典裡都很明顯的講了,而我們就是不具足弟子相、不具慧、不正住、沒有希求心,可是如果沒有經過長時間在境界中磨練,根本認不得這些,雖然文字都會背,但也只是文字而已,這必須磨練以後才會感受得比較深刻。如果能認清楚自己的問題,進一步才有機會去懺悔,才有條件、有資糧去轉化,否則行相都不認得,怎麼去懺悔?所以這個過程一定是一步一步,在境界中由文字轉化成行持,必須經過磨練,慢慢成就的。大家若能有一個長遠的目標,看到自己在團體中扮演的角色,慢慢地融合在師長的心願裡面,自己的問題點就比較容易透脫出來。


要承擔需有智慧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有承擔心,我可以用兩種心情去看待你們的問題,一種是覺得「你們業障這麼重,我可以好好的皈依、祈求,然後把功德回向給你們」。如果那樣做,我不會痛苦,痛苦的是你們,問題很好解決。可是有時候是另一種心情,看到你們的問題時,我就會很痛苦,為什麼?因為我感受這些問題必須要解決,而且這是我的責任,當我一旦感到這是我的責任時,壓力就很重了,會陷在裡面透不過氣來,但正因為這種力量,使我產生更強的皈依心,更強的希求心。

  前面那種方法只是當做「你們」的問題,我只要皈依、回向,好像就可以解決,實際上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可是當我真正感覺這是「自己」的責任時,會覺得自己能力不夠、功德不夠,這時會產生一種推動力——我必須增長我的功德、增長我的能力。那種感受是:「我真的願意像佛一樣,至少我真心希求我能有少分像佛的功德,才能解決問題。」所以我覺得在這過程中,必須慢慢去提升這種承擔的心,如果能這樣,看待事情的角度及承擔的能力自然會提升。

  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眼前大家的業障都很重,想承擔卻又無能為力,就會給自己施加很大的壓力,而感到痛苦。一旦陷入痛苦,心已經不清淨了,所造的業就無法很清淨、圓滿。這時候如何避免這種苦呢?千萬不要異想天開,以為「我要把眾生所有的苦都澈底解決」,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佛都沒有辦法。佛已成佛了,為什麼一大堆的眾生還在地獄裡?何況我們沒有智慧,怎麼會有辦法?但至少我們還在人道、還有師長及佛法,我們不可能解決所有眾生的苦,但是可以透過眾生的苦來策勵自己,願意去承擔、去增上、去學習智慧,如果能透脫這一關的話,我們的苦受就可以減少了。

  但是我們往往弄不清這一點,一心想馬上解決眾生的苦,這樣跟「緣起」是不符的。一般來說,悲增上的人特別容易有這種情況,這也是我們很大的違緣,如果智慧不夠卻想要去承擔的話,結果會被「苦」綁死,也往往忘了師長,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次第。

  又有同學問我:「見到苦,就想很快的去解決時,如何能知道自己的智慧不夠呢」?一般當你感受到很苦的時候,就表示自己的智慧不夠,這是因為看不清楚緣起,把眾生的境執為實有,結果就被綑死了,所以我們要去承擔,必須有正確的意樂,如果是依「自己」去承擔的,很容易就變成三世怨。真正來說,我們是透過承擔的過程來學習「依師」,來學習了解師長的功德、師長種種的善巧,去造與師長相應的業,這一點對各位來講雖然很難,卻是很重要。往往承擔之後,「我」就抬頭,「自我」就膨脹了,忘了我是誰,所以要弄清楚,真正策勵自己的是「我做這事情到底是為什麼?是為了學習依師!」內心有這樣的準備去做,才不致於走偏掉。


同造共業,同到果地

  一艘船上有船長、大副、二副……各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有高下差別,但當這艘船到達目的地時,所有的人都到了。所以眼前我們有的扮演上面的人,有的扮演下面的人,有各式各樣不同的角色,可是大家共同的目標,很明確的是為了要創造一個共業,來感得正法僧團攝受的修學環境。所以雖然每個人這一生扮演的角色,在緣起上有親疏、高下之別,但是不管今天在美國或在台灣,出家或是在家,都沒關係的,出家人當然比較順,比較相應,但並不代表永遠都是這樣子,我們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最後誰先成佛也很難講。所以我們曉得「最終目標是大家都要成佛,中程目標是希望感得正法僧團、正法師長攝受。」如果能以這樣目標去做,只要大家共業相應,未來結果出現的時候,我們大家都在裡面了。在這一生、或未來的下一生建立起來,達到這一目標需要護持的力量,要有一個十善業社會為基礎,所以師父積極推展法人事業作為外護的基礎,如果法人事業能夠推展,十善業的社會能夠慢慢形成,我們可能就比較有希望了。

  能「感得正法、大乘善知識的住世」,或許可做為我們的短程目標,只要有這個基礎存在,生生世世不斷的去積資回向,我們一定就可在這大乘的增上生道中,一直走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