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甘露

緣起贊(五)


八十六年一月
老師開示於香港普明苑
編輯室整理

 

尊許若見時 空即緣起義 性空與成立 作所作無違


  應成派靠緣起不讓自己落入斷見。外道數論派,它也會說,因為是因緣而有、緣起而有,所以可以安立業果,也可以安立有前後世,它也是以有緣起為因之後,證成了有因果,有前後世,所以可以斷除落入斷邊。下部的毗婆娑宗,還有經部,它們也以此為理由之後,安立了前後世、業果、三寶,所以,以此可以斷除的是斷邊,不讓自己墮入斷邊。唯識和自續也是透過緣起法,以此為理由,能夠斷除讓自己墮入斷見。但是應成派不共的特點,就是它也可以因為是緣起,讓自己不墮入常見。

 

宣說緣起不墮常斷 中觀應成不共之理


  自續派認為因為一切法都不是實有的,靠安立這一點,它能夠斷除讓自己墮入常見。自續派以下都是以緣起為理由之後,能夠不讓自己墮入斷見,而無法斷除常見。以決擇法無我跟人無我,能夠斷除的就是常見,不讓自己墮入常見。應成來講,它可以透過緣起法,不讓自己墮入斷見,也可以讓自己不墮入常見;同樣,靠宣說一切法無自性,也可以讓自己不墮入常見。靠緣起就可以讓自己不墮入兩邊──就是斷、常二邊。也因為是宣說緣起性空、無自性之法,靠此也可以不讓自己墮入常、斷二邊,這種宣說方法,是應成的一種不共宣說之理。

  自續以下,修心的時候,也是以緣起,因為是緣起才能夠安立一切法的有,能夠安立前後世、因果等。然後,以此可以讓自己不墮入斷見中;同樣,因為安立了一切法,人無我跟法無我,可以不讓自己墮入常見。但是,到了應成派,更進一步,因為是緣起,也可以讓自己不墮入常見跟斷見;也因為是無自性,可以讓自己不墮入常、斷二邊,這樣,見解能夠達到這種程度,那就是真正達到圓滿應成見解之程度。

  某些論著裡也有這樣的說法,有講到決擇緣起理則,可以讓自己不墮入常見;決擇無自性,可以讓自己不墮入斷見。我個人也覺得,如果對緣起和性空這二個法的了解和體會透過很廣的理由,能夠有詳細的了解的話,僅僅靠決擇緣起法,也可以除去墮入常、斷二邊;同樣靠決擇無自性,也可以讓自己不墮入常、斷二邊,一法就可以除去墮入二邊。

  一般剛開始決擇性空的時候,必須是靠緣起,以緣起為理由,透過緣起之思惟,然後,才能夠決擇真正的性空,通達空性。但是,最細微的緣起,又必須要靠通達空性之後,才能夠了解。按這些理由來講,應成派講到最細微的緣起,必須要靠通達空性以後,而我認為必須要通達空性以後,才能夠了解應成派它不共的,最細微的緣起之理。這個內容在宗大師之聖道三要──三主要道,也清楚的提出一個偈頌:

此復以現除有邊 及以空分除無邊

若知即空現因果 則邊執見不能奪


  這一偈的意思是:因為無自性,透過人無我和法無我,能夠除去有邊。但是此處決擇了應成派不共之人無我、法無我,不僅可以除去有邊,也可以除去無邊,可以讓自己不墮入這兩邊。它這裡用「現」,就是指因為是名言有,因為是緣起法,所以可以斷除有邊,不僅斷除有邊,也可以斷除無邊,這二邊都可以斷除。如果能達到這個程度,再也不會被邪見所迷惑,而去造作惡業了。


性空緣起為助伴 安立業果道次第


  總之,必須透過緣起,以緣起為理由,能夠對無自性、對空性,引發出決定的勝解。同樣,也以性空為理由,然後對緣起又可以引發出決定的勝解,那就是把緣起當作是通達「空」的助伴;同樣,又把「空」當作是了解更深緣起之一種助伴,相互成為助伴。透過決擇了一切法都是無自性,能夠引發出對安立一切業果、安立一切法的決定勝解,然後,也了解如果有自性的話,就無法安立一切業果、無法安立一切法,如果能夠對此產生決定勝解,那對應成派最究竟的見解,也就已經有決定的了解了。

 

若見返彼者 空則用不成 有用則無空 墮苦惱險處


  應成派修學的時候,都是以緣起為因,緣起為理由,然後一直證明是性空的。層次到達很高程度的時候,完全能夠以性空為理由證明是緣起,性空又可以成為緣起。因為實法是性空,所以實法又是緣起,可以現起這樣的決定勝解。如果能夠這樣,那在性空當中就可以對一切法的安立、一切法的作用生起決定的了解。一切法都是性空,一切的輪迴也能夠安立起來,同樣,脫離輪迴得到解脫的這一切道次第,也可以很確定、很堅固的安立起來。

  相反的,你覺得是緣起法,因為是緣起,以此為理由之後,對於一切法的安立,也能夠生起決定的勝解;但是,再進一步,因為是緣起,所以一切法是性空,因為是性空,便無法以此為理由,在這個性空的基礎上安立一切的所作所為,一切的業果,一切的道次第,就沒辦法安立起來,即還沒有達到對應成見解最究竟的了解。

  以自續、唯識來講,也就是有這樣的看法,他們覺得因為是緣起法,就可以安立起一切法的。一切法都可以透過是緣起,然後安立起來,但進一步,沒辦法說,因為是無自性,然後這一切法都是有的,他們沒辦法在無自性的基礎上,安立一切的因果、道次第。如果是性空,他沒辦法安立。非性空呢﹗他能夠安立起來。如果變成這種現象,那就沒辦法無違在緣起和性空的理由下安立起這一切,如果是這樣,那就變成墮「苦惱險處」。

  這裡所謂的苦惱險處,例如,很乾旱的沙漠地區,沒有水、天氣很熱,非常乾旱的沙漠地帶,我們可稱為「苦惱處」。懸崖很深的地帶,也稱為苦惱險處。但是,此處的苦惱險處是指──常、斷二邊,如果沒辦法在無自性當中,安立起一切的作用,安立起因果、道次第,那就變成了墮入苦惱險處,就會墮入常邊或者墮入斷邊,一定會墮入這苦惱二邊。


是故於尊教 極讚見緣起 彼亦非皆無 及以自性有


 能夠在緣起和無自性當中,安立起這一切法,這樣又可以脫離常、斷二苦惱之邊,是佛陀宣說過的,透過這一些理由,我們讚揚佛陀宣說緣起性空之法。

 

因緣聚合名言有 一切緣起無自性


  再透過簡單的譬喻,進一步去分析有無自性的區別。以現在的車子為例子,如果覺得這輛車子有自性,那我們在這輛車子上,要找出「車子」來,在車頭、車尾去找,或者是在車內找,一定能夠找到它才對!因為它是有自性的。但是在車頭、車尾或者車內要找出這樣一個有自性的車子,怎麼也沒辦法找得到。再進一步去分析:如果某一輛車子它是有自性的,那誰可以造出這部車子呢?根本不需要有人去造作,因為它是有自性。有自性,第一個就是不需要有人去造作,因為它是有自性的;也沒辦法造作出來,因為它是有自性的。沒辦法改造,也沒辦法改變。

  同樣的,如果有自性,那必須在它自己上面找出來,因為它是有自性。安立在車子上面,應該就有這樣一個有自性的車子,去問製造車子的人,他也找不出來的。車子有自性,就沒辦法解釋說車子裡面有什麼東西,因為它是透過這一些零件配合之後,製造出來的,誰也沒辦法作這樣的解釋。如果有自性,那我們不需要坐進去,也沒辦法開動它。也因為是這樣,如果車子有自性,車子的一切作用,一切所作所為都不會有了。與此相反,我們透過車子的零件,一切的因緣,都聚合之後,就可以安立一個名言有的車子。如果是有自性,就沒辦法安立這一切,如果不是有自性,那就可以靠因緣,齊全的因緣聚合之後,這個車子就會出現,才有辦法安立起來。

  自續以下一直都是以緣起為理由,證明這一輛車子是有自性,也有很多、很廣的理由,來證明這輛車子是有自性的。但是,應成派同樣可以透過七邊,去找有自性的車子,卻找不到,便透過七邊來破有自性之車,而安立無自性之車子。所以會有這麼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見解出現,都是因為智慧的深淺不同而出現的。對應成派所持的這種最深奧的見解,應慢慢的去聞思,慢慢的去修學之後,不管是針對自續以下那一宗,不管他們怎樣辯,你都可以有一股很強烈的力量來反駁,他們再來辯的時候,也沒有辦法辯倒你。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力量出現呢?因為應成派安立了一個無誤的、非常深奧的緣起之理,對緣起的理解安立得很確實,很深奧的安立了這個緣起,所以會有這股力量!也因為透過應成派建立緣起,然後透過深奧的緣起,能夠反駁自續以下的宗義宣說者。同樣,他們也沒辦法對應成再有個回答,所以才稱為不為邊執所奪(《三主要道》裡那一偈頌)。

 

施設之法相觀待 無待之法如空花
無待如空花 故無依非有 若性有彼生 待因緣相違


  因為是緣起性空,能安立起緣起性空,透過緣起性空,不會墮入斷邊,也因為是能夠安立起緣起性空,所以安立有業果、有前後世。為什麼不需要安立一個有自性的前後世和有自性的因果?這一切皆透過境或者是有境、具境、或者是相互依靠,都是靠緣起法才安立起來。所以「無待如空花」這一句意思也是如此。「無待」就是不相互觀待、不相互依靠,如果要安立一個法不是緣起相互觀待、相互依靠而有的,那就像虛空之花一樣,虛空之花是不存在的東西,所以透過這一譬喻證明,無待之法就是不存在的法。

  總之,無待之法如空花,所以一切法不管是有為還是無為法,它有些是靠觀待因緣而安立起來,有些是透過施設處,施設之法的關係,相互依靠而安立起來。沒有一法不觀待其他法而安立,在六十如理論裡面,清楚的講出:如果不依靠緣起相互觀待的這個理則,就沒辦法證得性空,若不能證得性空,也就無法證得涅槃解脫果位。所以透過這些理由,我們要證明有名言的一切緣起之法。如果沒有名言緣起之法,那也根本沒辦法安立相互觀待的緣起規則。總之,緣起性空也好,性空緣起也好,都必須相互依靠之後才能安立起來。

  與此相反的,如果是有自性、有自相,那就變成實法,不是靠因緣而有。那不管是那一法,如果從自己這一方面有一個不需要依靠其他的法,有這樣一個的性質存在,那變成了有自性、有自相。如果有自性、有自相,那實法就不需要靠因緣而安立,就要安立一個不靠因緣的一個法了。「故無依非有」,「故無依」就是指不依靠其他法,那就是「非有」,所以沒有一法不是性空,它一定是性空法。不管任何什麼法,它一定是緣起法,也因為它是緣起法,它的性質一定是空性,它的本性,它的自性一定是空;也因為是這樣,所以它必須依靠因緣而安立,每一個法都應該具備這兩樣。透過這一些,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法,都必須是相互因緣,或是相互依靠之後,而安立、成立起來的。

  簡單的譬喻:世間共學就是,靠母親生這個孩子。再進一步,應成派不共的解釋就是:這位母親也要靠他的孩子,才能安立他是母親。它直接詞面意思是:靠孩子然後有這個母親。一般人會認為好像先有孩子才有這個母親,其實不是這個意思。平時也有這樣的事,先認識了這個孩子,後來才知道某一位人,就是這位孩子的母親。但是,如果不知道那孩子,也不認識他是什麼樣子的,只一直介紹這位女士,就是他兒子的母親,結果大家對這位女士,根本不會有一點概念。

  當某一個女士懷孕的時候,懷的是男兒,或者是女兒,誰都不知道,也沒辦法安立這位女士將要成為某一個兒子的母親。同樣也沒辦法安立,他會成為某一個女孩子的母親,如果你要知道這一點,必須先要有神通才行!要安立這位女士,他是男孩子的母親或是女孩子的母親,必須要看他生下這個孩子,生下孩子之後認清這個孩子,才能夠安立這個母親,是某一個男孩子的母親,或是某一個女孩子的母親,而要安立這位女士是男孩子的母親,又必須要靠這個男孩子,才能安立他是這個男孩子的母親。同樣,男孩子又必須要靠這個母親,才能夠安立他。

 

觀功念恩常相憶 相互依靠無敵友


  上師跟弟子之間也是這樣,不管安立他是上師,或安立他是弟子,兩者必須要相互,必須要靠弟子安立是上師;同樣的,靠這位上師,才能安立他是這位上師的弟子。也因為是這樣,如果沒有上師,也不會有弟子,同樣的,如果沒弟子也不會有上師出現。就像我坐在這高座上,如果沒有面前這些聽法之人的話,那我何必坐在這高座上呢?同樣的,如果我不面向著你們坐在這高座上,你們也不需要面對著這個空法座坐在這裡。這樣看來,就很難分清誰的恩德大。上師的恩德大呢?還是弟子的恩德大?很難分清。上師都會認為:我為了這些弟子付出,給予他們無量的恩德。品德高尚的弟子,他會覺得:我的這位上師,對我來講,恩德非常的大,都是靠他而得來這一切。但是,直接再進一步想一想,會覺得說,沒有我他怎麼會成為上師呢﹗

  總之,我們要做的是,以上師來講,他也要念弟子的恩,時常要想到:「因為有這些弟子,我才有機會去利益他人,利益眾生;因為有這些弟子,我才有機會宣說佛法。」因為這些理由,常常念起弟子的恩,也是很重要的。弟子也要念上師的恩,要進一步的想,自己有這些修學,能夠了解這一些,完全靠上師宣說佛法,雖然是依靠自己去聽,但是,也要靠上師的宣說,才能夠了解。所以要念上師的恩,很重要。彼此之間,如果能夠這樣相互做出這種憶念,之間的誓言會變得很清淨,上師和弟子的功德都會共同的增長。

  當我們在吃一頓很好吃的飯菜的時候,面前的這些好吃的東西,要靠多少人付出心血﹗如果沒有那麼多人付出心血,不會有這一餐好吃的東西。我猜測在香港或台灣可能很少有人去種米,在印度,種米的農夫,看上去,就可以看出他們很辛苦的樣子,如果突然要去跟這些種米的農夫交談,也不容易輕易地去接近他,同樣,要進入他們的房子,也很難突然的這樣進去,自己也會覺得很不好意思。我們住在北印度的達蘭沙拉那裡,能夠吃到飯,都是靠這些農夫辛辛苦苦種出來才有的。以我本人來講,我沒辦法常常都想起這一些,但是偶爾我會在吃飯的時候想到:今日能夠這樣的吃一頓飯,完全靠那一些一直在太陽底下辛勞的農夫得來的。

  種米的農夫,以及吃米的人,都必須要有一個相互依靠的這種關係,如果他們之間沒有什麼關係,就不會有人種米,也不會有人吃米,如果沒人吃米的話,農夫也不會去種的。敵、友也是相互依靠之後安立起來的,沒有自己,也不會有自己的敵;如果沒有敵,那也不會生起我是他的敵的這種心識。我們突然這樣看上去,會覺得敵、友是完全相違的兩件事情,敵是敵,友是友,但是再細分,敵、友也是相互依靠才安立起來的。冷熱也是相互依靠而安立的。進一步,輪迴跟解脫,也是相互依靠而安立的。眾生跟佛,也是是相互依靠而安立的。

 

通達甚深空性慧 應成不共中觀道


  佛陀,本師釋迦牟尼佛能夠成佛,能夠宣說深奧的佛法,是因為有了我們這些眾生的恩德而有的。我們能夠這樣的去信仰,這樣的去修學,又是靠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恩德而得來的。所以,透過這樣的思惟,這樣的觀察方法,可以真實體會到所有世間的一切法,都是相互依靠,緣起而安立的。

  以社會來講,國與國之間,也是有很緊密的互相依靠關係;共產國家和美國來講,也是相互依靠而安立起來的。沒有中共、共產國家,美國很多的利潤是得不到的;沒有美國的話,中共他們製造的很多東西,也不會得到那麼多的利益。彼此之間有一種很密切的關係,一個要靠另外一個而安立起來,相互依靠才能夠成立的。《中論》裡面也有講到,一切法都是相互依靠、緣起而有,也是因為緣起而有,這一切法就是自性空。當你們知道一切法都是依靠他法設施而安立起來的話,那就是中觀之道。一般所講的中觀是指空性;通達此空的智慧稱為中觀之道。但是按應成派不共的解釋來講,必須要安立一切法都是虛假的,如夢幻一般,都是無自性的,這兩個都必須把它安立成是中觀,然後通達這兩個的智慧就是中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