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縱觀近代歷史,雖則科技帶動社會繁榮,但也因物質極致發展,人我關係冷淡。學佛者最終目標即是成佛,成佛以度眾生為大任,眾生、眾生,有煩惱方為眾生,問題是─未成佛前皆是眾生,大家煩惱一氣,如何解脫?本期福智之聲特輯日常師父講述「依師應從依僧起」一文,分享大眾如何在芸芸大海中生生增上。

  「僧」的隨順即是同行善友,在團體中每人習氣各有不同,共事過程中,難免互有齟齬,人際關係往往成為增上的關鍵。俗云:「退一步海闊天空」,環視社會多少遺憾事,皆因不能忍一時而悔一世!學佛路上亦是如是。常師父四字真言「觀功念恩」,無非就是希望弟子在為人處事之中,凡事往好的方面看,彼此擷長補短,同心同願方能成就佛法大事。

  二月二十二日鳳山寺舉辦長壽法會,師父開示:儘管平時可能看這個人不順眼,看那個人不順眼,但是,團體要進步少得了這些看不順眼的人嗎?少不得!所以我們不必往看不順眼的角度去看,而要以「功德」去看。如今廣論團體日益茁壯,是每位同修盡心盡力護持的結果,若能以這個角度去衡準,觀過之心必會大大平息。

  菩提大道離不開眾生,入行論云:「有情與諸佛,同能生佛法,如其敬信佛,何不敬有情。」也許天天相處,牙齒也會咬到嘴唇,但抹抹藥,唇齒還得相依!社會大眾也是一樣,容或彼此看不順眼,但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不棄不捨,世界才能大同。

  社會已夠亂了,災亂也不斷,祈願「觀功念恩」四字能散播十方,不祥離去、吉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