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處處法味

高雄 蔡玉玲


  蔡師姐滿腔熱誠投入慈心事業,原本憑持的家庭「煮」婦本領不夠看,她如何突破現狀,開創新局面?三個合夥人意見相左,怎麼辦?在在是考驗,幸好理念相同,在慈心的大家庭中,關關難過關關過,而今雨過天青,且聽她訴說從頭。

  剛開始加入食品加工的工作時,滿腔熱血地,一頭栽進去做,並未做好事先規劃,以致於遇到了種種困難,包括找房子、籌備資金、找合夥人等。回想當初自己真是太天真了,沒有想到會遇到這麼多問題,於是就請教謝文寬師兄,才知道未做好規劃,當然會亂成一團。後來我很認真的做出一份計劃書,這樣加工廠才按照計劃中的,慢慢地成型。

  由於三個合夥人都是沒有經驗的外行人,就像一般的家庭主婦,只會平常的烹飪,所以剛開始所推出的產品只限於個人拿手的;雖然初期銷售的情況不錯,但是一段時間過後,同修們也吃膩了,東西逐漸滯銷,於是誠信商店就會有人打電話來告訴我們說:「你們做的東西,同修都不喜歡吃了,要做些新產品!」我們三人聽到了以後,心力都往下沈。沒辦法,只好想盡辦法開發,或請教別人,並且試做,漸漸地,由於這樣的努力,產品愈來愈多樣化,現在已有二十幾種。例如:有碗粿、水餃、滷麵腸、滷海帶、滷豆干、九層粿、芋頭粿、發粿、菜粿翹、紅豆粿、鹹及甜湯圓、蘿葡糕、小餐包、泡菜、醃蘿蔔、水晶餃、鹹酥塊、炒腰果等等。有時慈心農場的蔬菜盛產,我們也會幫忙將蔬菜加工成另一種型式銷售出去,譬如:白蘿蔔盛產,我們就醃蘿蔔;高麗菜盛產,我們就包水餃、做泡菜。

  做的過程當中,食品評鑑組不定時會來指導,我們就全力配合,就像工作時要戴帽子、口罩、抹布要定期煮、晾乾,櫃子的東西放整齊、工作檯面保持乾淨,不放置雜物,早晚拖地等等,現在也還在不斷地改進之中。有人會問:「這樣做到底能賺多少?」我覺得賺錢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能將師父的理念推廣出去。

  東西做出來之後,運送又是一個問題,我們一天要騎四、五趟的摩托車運到高雄學苑,物品很重,希望有人能幫我們接送,但是其他人也很忙,沒有辦法幫忙,這使我們很困擾。後來不走學苑大門,將機車直接騎進地下室,再坐電梯上樓,就省力多了。起初管理員不讓我們騎車進去,我們就將所做的東西請他們吃,漸漸地,他們不但不阻擋我們,反而還會主動跟我們打招呼──這就是「敦親睦鄰」的功效。

  三人在共事時,總有意見不合的時候,比方說:我要做這個,有人卻要做那個;時間晚了,我要繼續做,另一人要回家;當時我雖沒責怪,只想自己努力往前衝,可是卻造成對方的困擾,後來才知道自己錯了,我從未看到別人的苦衷:他們有家庭、有小孩要照料;以華美師姐來說,每天花一、兩百塊的車錢從台南坐車到高雄,從下車到工作地點,走路還要二十分鐘左右,他有這股力量持續做下去,我應該隨喜她,更覺得慚愧。

  有一次,華美晚到,外面有人訂東西,時間很緊迫,我要去「炒料」,害怕自己炒不好,壓力很大,炒時一直想到師父,祈求師父加持,結果做出來的東西,出奇地好吃,其他人嚐過也說:「你這次做的怎麼那麼好吃!」

  其實我們做東西,也不是一次就做成功的,是慢慢在失敗中走過來的。做失敗時就送人吃、自己吃或拿給豬吃;還有一次,有人向我們訂了一百五十份,我們聽成二百五十份,多出一百份就自己買下來或賣給鄰居。

  起初,常常工作到晚上十一、二點,甚至一、兩點,累得眼睛無法張開,體力都無法撐下去,不過,現在加工廠漸漸步上軌道,作息也較正常了。

  我很高興能全心全意地投入食品加工,在廣論團體中造共業。我以前是在看店、賣東西,工作很輕鬆,今天能做這麼多事,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辦到的。經過許多逆境後,策發我走上去,知道這才是我唯一的路,沒有別的選擇。在這生命的轉彎處,有師父在撐著我,希望食品加工能順利地,將師父的理念推廣到每一個角落,能有更多人來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