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如歸去」到歡喜接受

高雄 楊瑞梅

  我一生中最想追求的是逍遙自在的生活,不愛做事,不愛管別人,更不愛被別人管。若不是學了佛,時常感念三寶、師長的恩德,我是絕對不會自投羅網去接這個又煩又累的工作──培根班導師。 

  這是我第一次教這麼小的孩子,雖然我曾在高中、國中任教十多年。但是,俗話說得好:「隔行如隔山」,教小學生的學問可是大大不相同。 

  這群孩子來自不同家庭環境,習性也大不相同,天真善良可愛,卻都有一些「任性」、「不太聽話」、「不守規矩」。猶記得早期每到午睡時,我們師生十幾個就擠在幾塊榻榻米舖成的通舖上,房間窄小,冷氣聲又吵,通常我把他們分成兩排──頭對頭,或腳對腳躺下,女生較乖巧很快就能安靜,倒是那群小男生花樣特別多,翻來覆去的,不到幾分鐘,我就會聽到有人發出聲音,「老師,我睡不著」、「老師,××踢我」、「老師,××搶我的枕頭」,諸如此類,煩不勝煩。我後來幾乎不敢闔眼,端座在床邊,兩眼像貓頭鷹似的,不停的在他們的臉龐上掃視,因為,我知道他們也一樣正用貓樣的眼珠子在偷偷的窺視著我……。

  那時,我初接這份工作,沒有什麼經驗,事情多又煩雜,加上人手不足,經常單打獨鬥,常累得眼皮張不開,「讓我躺下五分鐘,什麼事都不要管」的念頭不斷冒出來。可是,這群磨人的小精靈,就是不肯放過我,有時猛一看錶,時間已過了半小時,仍有人在騷動,頓時,瞋心大起,咬牙切齒問道:「我前輩子到底欠你們多少債,今日受你們的氣?」「這些父母親平日到底是怎麼教孩子的?怎麼教得一點規矩都沒有!」……一些不好的念頭陸陸續續冒出來。後來,甚至也曾想效法陶淵明──「不如歸去!」

  當我察覺這些煩惱時,師長的教誡「觀業忍受求加持」、「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不斷的縈繞在耳際,每思及師長、三寶的功德,都令我慚愧萬分。佛經上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不也是一個不守規矩、不聽話、任性的學生嗎?」「我不也是常隨自意樂,專挑自己相應的事才肯去做的嗎?」當下,懺悔之情油然而生,往昔不恭敬師長的景象一一浮現在腦海中:例如高中國文老師曾因我倔強不肯認錯,氣得在辦公室拍桌子;大學時代我們外文系系主任在上「烤豬外記」時,我覺得很失望,氣得趴在桌上……等等不勝枚舉。感謝這群孩子示現這種種相狀,讓我看到自己的問題,讓我有反省、懺悔、皈依、祈求、增上的機會。

  從此以後,諸凡遇到孩子不聽話、任性,我逐漸能以心平氣和的心去面對,也較能以同理心去看待他們的習性,了解他們,肯定他們,也較能理性的去分析他們所呈現的問題,同時在老師本身及家長身上反省。「教學相長」在這班就變得較實際,是可以去實踐驗證的。例:諸如要求學生上課不准講話,郤發現自己也常和一、二位老師在教室角落交頭接耳地討論;經常是孩子提醒,老師才轉回頭將椅子輕輕放進去;家長們也常在上下電梯時,經孩子提醒,才「輕聲慢行」……,以上這些,都是在教學中從孩子身上學到的。

  「佛法是要去實踐的,佛法是要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我很慶幸能實際透過「做事」的過程去摸索,去看到自己的習性、問題,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去改善它。而這一切的功德,歸之於三寶和師長,還有我們這一班──培根班。 
           
編按: 

  師父曾經為了讓廣論學員的下一代,接受德育課程,便開設培根班,招收的是國小學生,後因故於今年暑假期間停辦,此篇文章為高雄培根班老師心路歷程,雖然「培根班」已走入歷史,但老師的用心仍值得我等欽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