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味甘苦談》

「讓」字出法味

編輯室整理


  一個以前最不愛做廚房的事,討厭油煙的家庭主婦,居然在台北學苑法味當主廚,有點不可思議吧!桂香師姐除了突破習性,積聚資糧外,她在油鹽醬酢之間已嘗到「讓」字的法味,樂在其中哪! 
 
  和法味餐廳的因緣起於埔壟班學員每週四來挑菜,主廚真心地感謝他們準備周到,使廚房運作順利。她當時就注意到廚房工作辛苦,可是人手不足;過一陣子她的婆婆罹患肝癌,她相信廣積資糧回向給婆婆,一定大有幫助,便把自己討厭廚房的習氣擺一邊,在佛前祈求:「只要婆婆健康,我就來廚房做義工。」這一待就是一年多,婆婆的健康好轉,而她在做事和同行互動的過程中,更體會到師父教授的妙用–尤其是「讓」字訣。

  每個廚房義工,至少都煮過數年的菜,而且各人口味不同,所以做菜方法更是南轅北轍。但是在互動中他們漸漸體悟到:兩個人意見相左時,心緣整體,從長遠看,執持的事常會變得沒那麼重要。如果堅持己見的,便少學了一道最重要的法味──放下自己,給人家最好的。來做義工,不是來廚藝競賽,而是透過工作,學習成長。如果一個「我」還那麼大,便沒有空間讓法水滲入了。懂得退一步,以團體為重,大家不只是從自己的點去看事情,而是從整場運作去考量,彼此互補,妙不可言。把別人放第一,很多事便不成問題。譬如今天的菜不好挑,主廚便會盤算後續該如何做,才不會把大家累得人仰馬翻;想做個拿手菜,可是盛產的、賣不掉的菜要優先處理,才能發揮與里仁超市的調節功能。更要主動調整菜的份量,盡量不留剩菜,免得煮下一頓飯的人煩惱。飯後灶台要清理乾淨,讓接手的人有一個愉快的開始。 

  事實上,在法味廚房待久的人便可以嘗得「讓」字的美妙─放下自我,配合別人。桂香師姐認為雖然她沒讀很多書,但是拜法人環境教育之賜,竟也學會了對境思惟,廚房不再只有油煙味,還有「法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