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帶大的孩子 如果電視早五百年在歐洲出現,現今我們可能聽不到莫札特、貝多芬和其他近代音樂家的傑作,也見不到達文西的畫和發明;如果電視早在中國出現,李白、杜甫也不會寫詩,很多藝術精華不會出現,也不會有中國文化。 如果電視早五百年在歐洲出現,現今我們可能聽不到莫札特、貝多芬和其他近代音樂家的傑作,也見不到達文西的畫和發明;如果電視早在中國出現,李白、杜甫也不會寫詩,很多藝術精華不會出現,也不會有中國文化。 資深的老師們從六十年代中開始發覺到學生們的學習能力一年不如一年,全國性的考試成績也年年下降;從事尖端科學研究的人士感嘆後繼無人;美國大學研究院學生,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只佔少數。一位教學三十多年的大學科研教授於一九六三到一九七三年間,每年都回母校為大學生講學,學生的反應,年年都沒有太大的改變,在一九七三年那年,他突然發現學生們的理解能力明顯的下降,學校的物理教學完全改觀,學生們不再學習如何解決物理題目,而是看大眾化的電視、科學節目,問他為何改變教學方式,他回答說:「學生們無法應付傳統物理課程,只好沖淡課程,以看電視、觀摩工廠為教材。」 不少人將美國教育失敗歸罪於學校或家庭,但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Carniegie學習促進基金會在一九九一年詢問美國七千位幼稚園老師兒童上學的情形,如身體狀況、應付能力、情感成熟、語言的豐富、起碼的知識和道德概念,結果發現,三十五%的兒童不俱足上幼稚園的條件,這些孩子來自大小城市鄉鎮,不同的經濟、文化背景,這些五歲的孩子們不知自己的全名,不知自己住那兒,不會識別顏色,不會用鉛筆,說話有限,注意力很短,沒有表達自己的信心,不習慣聽從指揮,不懂輪流合用一張桌子畫畫……,他們智力正常,只是缺少生活體驗。 初生嬰兒的腦子平均重三百三十公克,是大人的四分之一,到二歲時已成長三倍,七歲時是成人的九十%。 所有動物實驗都發現大腦的成長與經歷有密切的關係。在柏克萊大學的Marian Diamond博士以老鼠為研究對象,住在「豐富」環境的老鼠的大腦皮層比住在「貧乏」環境大十一%。「豐富」環境的老鼠住大一點的籠子,有不同的玩具和玩伴,「貧乏」環境就是普通的小籠子。如果將另一籠老鼠放在豐富環境中,只讓牠們看其他同伴玩,但不能參與,牠們的腦部與貧乏環境一樣,柏克萊野生的老鼠經驗更豐富,大腦也最發達。 被動性的看電視活動取代了兒童主動的參與活動,以至於腦部缺少刺激發育,電視本身對腦神經和所有感官有麻木作用,與吸毒有相似之處,因此看電視也會上癮。看電視時,腦波是Alpha
Wave,比平常的Beta Wave慢,左腦尤其沒有反應,只有右腦接收畫面和情感的信息,左腦是思考判斷和分析的功能,看電視時關閉,也難怪廣告利用這個弱點來推銷產品,因為它不必以理由來說明,只要藉著生動的畫面和簡短的句子來吸引人,小孩、大人都會像被催眠一樣地去買。也因廣告,美國人喜歡吃高糖、高脂肪垃圾食物,肥胖症也成為流行性疾病。 史丹勒博士所創的沃道夫教學系統一向不主張孩子們看電視,也許十四歲以後可選擇性地看一些特別節目。電視大大減少兒童的想像力,因為兒童是藉著「假想」的遊戲和聽故事時的想像來促進想像力,同時,兒童的肢體活動促進意志力的形成,如果缺少活動,則到少年期會覺得生命無意義且沒有目標,做事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台灣電視普及比美國遲二十年,因此這些明顯的問題出現也會稍後,但現在,父母、教師已可看出電視對兒童和家庭的影響,現在挽救還來得及。 〔參考資料〕 .Endangerd Mind, by Jane M. Healy Ph. D., 1991 .How Television Poisons Childrens Minds by Miles Everett, Ph. D., 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