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女兒的內心世界

台北縣永福國小 陳麗芳家長


  孩子能遇到好老師教導,真是大大的福份,以下三篇是德育教學實驗學校學生家長的心聲,他們的孩子上了德育課,個性有了改變,對待家人和善,父母最開心,於是他們將感恩的心,化為文字。這些都是見證,在在說明──我們的教育大有希望。


  由於我的失婚,孩子在單親家庭中成長,她敏感、早熟、缺乏自信,更嚴重的是她恨父母,我為她付出的,她不領情,我希望得到她認同的事,她是因反對而反對,我去上心理諮商課程,學習著用擁抱方式去表達愛她,但她有如刺蝟般逃開了。她一向不讓我進她房間,一如不讓我進入內心世界,很多的日子裡,她在她房裡哭,我在我房間哭,我常想這條路怎麼走下去?

  五年級前的路,一直就是這樣走過來,我在想,這孩子這般早熟,這麼悲情又太獨立了,因為她心中沒有愛,沒有愛的孩子,這麼折磨人心的孩子,怎麼去關心別人、愛別人呢?

  到了六年級,換了新導師,張菊芬老師特地作了問卷調查,是否贊成孩子為落實德育教學的實驗班,我想我們是不是遇到了所謂的「貴人」了。接下來老師以無比的愛心及耐心,讓我的孩子改變了,首先她變開朗了,她會試著給我寫信,跟我道歉,然後她也懂得疼惜弟弟,會想幫我、想陪我,到現在我們互相開玩笑、談心,媽媽不再是SPP、LKK。

  這一切都要感謝張老師,張老師愛學生猶如自己的孩子,不但孩子功課進步了,而且為人處事也細膩多了,真是不可思議。我的小兒子也即將步入中年級,我殷切期望每個孩子都能接觸到如張老師般的良師,每個學校都能落實德育教育,這樣將可促進社會國家的祥和,孩子們需要家庭與學校的共同帶領,我們都一齊努力吧!

 

觀功念恩

台北市仁愛國小 李昀蓁家長


  奕修在家排行老么,從小較為得寵。但上了學,在陳玲美老師以身作則的調教下,再加上「觀功念恩,報恩行善」的繕寫與實踐,使他的心性有所轉變。從比較自我的窠臼裡,變為懂得關懷別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和同學,這種心性的陶冶就是「觀功念恩」的功效,希望奕修能持之以恆的去實踐,並能越來越棒。孩子的念恩、報恩雖只能做到日常生活的雞毛蒜皮之事,但由小見大,由微知著,相信孩子們的善根、善念已在此時萌芽,他日會更茁壯的,因為時間可以造就人格,也可以積存功德。而人生的幸福,更是沒有準則,有人關心,有人愛護是幸福,能關心別人,愛護別人者,即是福中之福人,老師這樣的用心教導孩子行善與增長智慧,相信這是孩子一生最寶貴的資產。

  奕修曾說:「幸好我讀這班」;雖是童語,卻是那麼的真實。當他看到社會的怪象、亂象時,他又說:「為什麼有人要做壞事,他們從小沒有觀功念恩嗎?」雖是稚語,卻發人深省。如果從小就能接受德育薰陶,種下善根,怎麼會不結善果呢?如此一來,人心又怎麼不被淨化?社會又怎麼會不祥和呢?

讀經與善行寶寶

台北市仁愛國小  陳映琴家長


  于瑞是個單純、沒有心機的小孩。與現在一般聰明機靈的小孩相較下,她的這種個性卻讓我們擔心。既怕她被欺負、又怕她的特質在現實主義及成績掛帥的壓力下,將逐漸消失。進了小學後,得知本班的特性後,真讓我鬆了一口氣,覺得何其幸運,德育實驗班的目標正好合了她的特性。而且因為學習時間增加,漸漸的也發生了許多許多令人驚喜的事!

  幾天前我帶于瑞去參觀某個校外才藝班。她主動帶了紙筆,紀錄下她所看到的事:老師的性別、教室舒不舒服、上課的氣氛是否活潑有趣、老師兇不兇、上課用的特殊教具等,藉以判斷是否要參加課程!我很訝異一個一年級的孩子有這樣的觀察力和決斷力,這都要歸功於她每天做善行日記,因而養成了觀察、記錄周遭事物的習慣。

  此外,有一天她告訴我:「媽媽!妳知道我心情不好的時候都怎麼辦嗎?我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去讀經,讓自己平靜下來。」的確以前挨罵時只會哭的她,現在都默默的回自己房間讀一段經書,然後通常會再遞來一張小紙條寫著:「媽媽!我錯了,對不起!」

  雖然老師不解釋經文的內容、但有些較為淺顯的章節,他們同學之間會自己討論內容,再回來解讀給我聽,甚至還以此教導其三歲的妹妹。她最喜歡「心命詩」。看她時常告誡妹妹說,「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真是既好笑,又覺滿欣慰的。

  平日做功課總是拖拖拉拉的她,遇到了讀經、行善、背誦文章時,卻完全不用媽媽插手,全部自己完成,因此帶給她相當大的自信心。

  前幾天她告訴我:「媽媽,妳知道我有幾個身份嗎?」我說:「妳是瑞瑞啊!」她很得意的回答:「我是王于瑞,我也是讀經寶寶和善行寶寶!」看到一個一年級的孩子努力行善,不禁想像:如果每一個孩子都這樣,那將來的社會定是一片祥和,不用事後再來心靈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