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問題大家談》

琳達摔蛋糕 台北增上班 林麗櫻


  大哥大廣告強力放送,一幕「琳達摔蛋糕」,表示她的不悅,這不只是新新人類可以這麼做,汽車廣告,某位名導演,他是深入社會的中年人,也可以於會議中途因意見的不合,而逕自離席開車去鄉間「凸歸台灣」,類似這種率性的作為,顯示當個人情緒需要發洩時,是可以不必顧慮到他人的感受的。為什麼?因為電視廣告把這種處理情緒的模式不斷地輸入到大家的意識裡。

  記得從前公共電話亭內都會放置一本電話簿,可是往往都是殘缺破損,以致找不到所需要的電話號碼,它們到哪裡去了?有人仿效外國的電視影集男主角,把它撕了,多帥的動作!可是當我需要的時候,怎麼辦?

  每天浸淫在電視機前的孩子,根本沒有辨識的能力,對於所看、所聽的都照單全收,全然不知劇情的發展與事實有所差異的,於是幻想與現實總是混淆不清。然而處在快速資訊傳達,類似電視、網路的傳播,又不能拒絕的情況下,建立孩子正知正見與判斷的能力,就變得非常地重要。不妨試問孩子:當你的朋友不顧大家的反應摔蛋糕時,你覺得如何?你選擇這樣的人做朋友時,要以什麼心態去面對他突如其來、不顧別人的情緒反應呢?陪著孩子一起看,一起討論,聽聽他們的感覺,不需要說教(太嚴肅了),藉由這些情境,告訴孩子如何選擇?遇到類似情形時又要怎樣解決?

  對治不了,就接受它,再「利用」它,有機會引導他一件事情不是只有一面可以思惟的,想想看,說不定因此而使情況改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