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豆芽與國之棟樑
    ──當前教育的省思

八十七年度教師營專題講座
講師:盧克宙居士

慈悲耕耘德育田

 任重而道遠

  時代演變到今天,大家或許都體認到,我們的物質比以前更充裕,每一個人所能夠接受到的知識更豊富,個人能力也有更大的機會發揮;可是卻引發更多的問題,諸如社會問題、環保問題、公害問題,連大氣層都出現破洞。物質雖然比較豊裕,但是感覺上,並沒有活得比以前更痛快、更安穩。一般人都會承認,我們社會有了問題,而這個問題不在於物質的缺乏,可能是在人心的進化趕不上我們能力的增強,所以很多人說要改革。實際上真正要改革的是心靈,所以就有人提出心靈改革的口號。


教育改革唯賴教師
 擔負重任不再抱怨


  真正培育心靈的機構在哪裡呢?在「教育」,對不對?所以我們跟著又提出另外一個口號──教育也要改革。然而教育是多方面的,如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等等都算在內,今天我們主要是針對學校教育來探討這件事情。現在很多人都在談教改,從教育政策、教育體制、教學方法、課程內容,各方面都設法改進,我想這些都會很有幫助。但是真正承擔教育責任,真正執行教育工作的是老師,也就是說,真正能夠改革教育的,其實是在座的諸位。

  儘管我們覺得這個世界很不理想,然而不管怎麼樣,事情總是要做,此時如果我們是懷著抱怨的心情來做的話,事情雖然一樣是在做,可是我們會做得很痛苦,乃至於可能會傷害到別人。我們用自己的立場來看,當我們面對一個新的班級時,班上那麼多的學生,又來自不同的家庭,要把他們從很多分歧的狀態,納入正軌是非常辛苦的。可是這個時候,如果旁邊有人指指點點批評時,我們會發現,做事情的人永遠是比較辛苦的,要去指點、批評比較容易。

  一樣的,我們看社會或教育界,如果要去批評,那我們的確都是專家,而且身在其中,我們非常容易就看到種種的弊病,可是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上一代的人也有他們所必須面臨的環境,及所必須解決的問題,有上一代辛苦努力才有今天的這一份基業。如果我們不用抱怨的心情,改以體諒大家、體諒前人的心情來看待這件事情的話,那麼上一代在他們的環境因緣之下,把整個教育界建立到今天這樣的基礎,我們今天接下這一棒,看看是否有辦法把事情做得更好?能不能改善?這個才是比較重要的。所以當我們在談教育改革的時候,內心真正想到的是教育怎麼提升?而不是抱怨和否定,覺得以前的人所做的都不對!要把它全盤改掉!

生命無限學習無限
 老師學生沒有兩樣


  進入這個主題之前,我們先思考,教育是「老師教學生」,對不對?所以「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我們對「人」沒有很清楚的了解,可能會弄得很辛苦而不得要領。基本上,「人」這樣的一個生物,它的生命是怎麼一回事呢?「生命是無限的」,他有可能上輩子學到一半,這一輩子繼續再來學習,所以當一個人生下來的時候,其實不是全新的一個人。他是帶著他過去生已經學好的基礎來到人間,同時也帶來他過去生還沒有學及格的那部分缺點,或者不圓滿的地方來到這個世界,繼續他的學習。學生當然也是這樣的人。

  因此每一個學生來到這世界的時候,既帶來他的潛能,同時也帶來他需要學習的部分。在現實的社會裡面,我們可以把學生能力分班,或者常態分班。可是從根本來看,會發現我們不可能把學生「能力」分班的,因為每一個學生這一生要學的項目都不一樣:有的人很聰明,但是他要學會勤快;有的人又聰明又勤快,可是他要學會耐心。所以任何一個班級其實都是一個常態分班。

  再來看老師,難道老師個個都是聖賢嗎?大概也不會。其實我們當老師的都很清楚:是不是我們跟學生一樣,我們現在這一生也是一生一生再來的過程當中的一生而已?我們也是在過去生已經學會很多,這一生再來補那些不足的地方。所以基本上老師跟學生是一樣的,所不同的可能是,老師這一生要來學習的會比較偏重怎麼樣能夠更愛他的學生、更關心他的學生、有更好的方法來引導別人。其實老師也是混合編班。我們有幾十萬個老師,有的非常有愛心,有的很有耐心,有的教學方法非常有技巧,有的老師可能什麼都不會,可是他跟學生的緣份很好,學生跟他在一起就很高興,所以每個老師都不一樣。

教育主軸提升人格
 智慧慈悲相續來生


  這樣看起來,什麼是「教育」?也許師範院校對教育已有很詳細的定義,今天我這個外行人也試著對教育下一個定義:「教育就是過來人經過一番的努力,付出了代價,學習到一些經驗,然後把這些經驗教給後面的人,讓後來的人不必重蹈覆轍,不必再付出同樣辛苦的代價,他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開始就掌握正確的方向,利用有限的人生更進一步。」如果說生命是一生一生地來,那麼在這一生中,不管他過的是非常享福的生活,或者是非常勤勉的生活,不管他這一生是非常的順利,或者非常地坎坷,到死的那一天,這一切都成為過去。只有兩樣東西會留下來:一個就是他活著的時候怎麼對待別人,與別人建立的人際關係是互相幫助、互相關懷?或是互相傷害、互相鬥爭?這個人際關係會留下來,決定他下一生再來的時候,是會過得更平順,還是更痛苦。另外也會留下的,就是他是不是在這一生中,讓他的精神或者人格的特質能夠更進步?他是不是變得更有智慧、更理性、有更寬闊的心胸,有更慈悲的心腸?

  從這裡來看,我們可以感受到教育其實有它的主軸;就是「人格的提升」。為了人格能夠提升,以及跟別人有良好的互動關係,所以他必須要有很多的能力,這些能力就是我們必須要教給學生的知識跟技能。這兩個都要,但是哪一個是根本?哪一個是應用?從以上的討論就可以分得很清楚。

職業志業存乎一心
 所獲報酬霄壤有別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來探討當前教育界的一些問題。我並非要提出標準答案說應該怎麼做,可是我想提供的是:用比較寬廣的角度來看這些問題,而不要侷限在非常傳統的、或慣性的思考模式中。

  第一個提出來的問題是:當老師算不算是一種「職業」?每一個人活在這個社會上,他都必須對社會提供一份貢獻,同時,也從這個社會上得到回饋,如金錢……。所以我們在這個社會上各盡所能,各取所需,這就是一個職業,或者說是一項工作。靠這樣子,我們工作賺錢養活自己,也養活家人,因此老師可以當成是「工作」,既然是工作,白天努力做,可是晚上需要休息,所以必須有上班、下班。年輕的時候努力工作,年老的時候可以休息,所以過了幾十年,就可以退休。出錢的人是老闆,服務的人是員工,為了保障員工的權益,不要被老闆剝削,於是組織工會來保障老師們的權益,在這樣的概念之下,也蠻合理的。如果純粹用這樣子的眼光來看老師的話,那麼我把老師定位成一種「職業」。但是老師不必僅限於此,他也可以是一個「事業」或者說「志業」。

  什麼叫做「事業」或者「志業」呢?用一個比喻來講,父母親對子女的關愛、培養是無怨無悔的,白天父母親非常用心地照顧子女,一樣也會累,所以晚上他要休息,可是他的愛心卻不會下班。年輕的時候,父母親努力栽培子女,漸漸他們也會年老、衰邁,可是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哪一個父母跟兒子說:「兒子,我已經老了,我要退休了,從今天開始,我不是你的父母。」體力是可以退休,可是那一顆心卻永遠不會退休。當然有時候比較不幸的,父母也會養育出不孝順的子女,這時候父母會很痛苦,也會抱怨,可是不管怎樣痛苦、抱怨,到今天大概還沒有聽說父母親會組織一個工會來對抗這些不肖子女,這種基本心態是不一樣的。有一些子女長大以後也會賺錢回饋父母,可是我們可以體會到,父母親得到最大的滿足跟快樂,其實不是來自子女金錢的回饋,而是子女的成功跟快樂,只要子女快樂了,父母親就很高興。這個我們稱它為「事業」或者說「志業」。

  如果我們把「老師」當做職業來看待的話,那麼,去追求「錢多、事少、離家近」是合理的,我只要在我的工作時間內,盡心盡力把工作做好,我就不愧職守,可是我的權益,基本上是應該去追求的。但是如果我們把真誠關心學生、愛學生、喜歡學生的這個心加進來,那麼我們得到的報酬就會額外的豐碩,這個報酬是來自於學生的快樂跟成功,而且這份報酬我們永遠不用擔心國稅局抽稅。

  我覺得「老師」這個行業不錯,可以把它當事業,也可以把它當職業;或者,基本上把它當職業看待,然後視現在的狀況,能夠加幾成的事業心進去,可以隨自己調整。這是我今天提出第一個跟各位分享的思考模式:老師是職業,還是事業?或是你當老師的職業比例是多少,事業的比例又是多少?

因材施教善用專長
 引導充實生命內涵

  第二個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因材施教」這個理念。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同意我們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能力、興趣為考量,而不是以老師編出來的教材,以老師設定的標準,要求每一個人都要達到共同的標準:然後,我們也同意應該依著學生的性向因勢利導。舉例來說:邏輯思考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我們可能引導他加強數理方面,他長大以後可能變成一個科學家:對於音樂或者文學很有天份的學生,我們大概不會強迫他去做科學家,而會引導他去當個音樂家者文學家,他也會過得比較快樂一點,成就也會比較高。但是這個因勢利導,以學生做中心來培養他們,是不是同時也要加上老師設定好的方向呢?舉一個及極端的例子,這大概不會發生,但是值得我們去注意。如果我們發現一個很愛打架的學生,若只有因勢利導的話,那是不是也應該鼓勵他努力去打,打得又凶又狠,以後可以到黑社會當保鑣,一樣名利雙收,過得很愉快?如果有個學生很喜歡說謊、偷東西,那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去教他,不但要訓練技術精益求精,而且還要用腦筋怎麼組織、怎麼計劃,以後成為國際性的竊盜大集團,他也會很有成就感?我想這是個笑話,大家也都覺得這個是不對的,是不是?

  除了這兩個極端例子以外,我今天想要提出來的是:在引導學生的時候,老師應不應該加上自己的方向跟理念?還是完全不要?當然這種違法、惡劣的行為,我們是不會去鼓勵的;但是有一些行為其實是蠻中性的,我們要不要引導他們呢?舉例來講,有一個人的專長,雖不會傷害到別人,但可能對別人也不會有很大的利益。比方有一個學生跑得很快、跳得很高,我們是不是就鼓勵他跑快一點、跳高一點?也許這一生,他因為跑得很快、跳得很高,就變成一個體育界金牌得主,一樣可以名利雙收,過得很愉快。可是他的下一生怎麼辦?下一生來了,他不會其他的,只會跑、會跳,所以他的專長就是跑得快、跳得高,我們鼓勵他再跑得更快一點、跳得更高一點,然後再來那一生呢?跑得更快一點、跳得更高一點。到底我們要叫這個學生跑到哪裡去、跳到哪裡去?是不是在此同時,我們可以幫這個學生去想怎麼樣利用他的專長,加上一些比較有積極性的內涵進去?是不是可以引導這個學生去想:「你怎麼樣利用你這個跑得快、跳得高的專長,能夠去利益別人,而自己真的能有所進步?」換言之,因材施教這個概念,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而不是以老師自己設定的標準強迫學生去達成,但是如果老師全部放掉自己的理想,放棄引導一個人必須要成長的方向,那麼這個學生會不會就變得沒有方向呢?也許學生對這個方向並不是那麼清楚,但是人活在社會上有他的社會責任,人不是只有這一生,而是有生生世世的生命要過。那麼,怎麼樣幫忙學生去考慮到比較長遠的未來,其實這也是老師可以教學生的地方。

知識品德猶如利刃
 可救可殺不可不慎

  第三個探討的問題,老師到底要教學生什麼?的確,我們應該要教學生,在社會上生存應具備的知識跟技能,這樣學生在未來的社會上,才有辦法得到他活下去所必須擁有的資源。乃至於為了讓他們能夠在社會上生存的更好,能夠利益更多的人,所以我們一直希望能夠教出更聰明、更勤快、更有能力、反應更快的學生,也就是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很努力在做的這些事情。但是這一種考慮足夠嗎?

  用一個比喻來說,我們可以把一把刀子磨得非常非常的銳利,無堅不摧,如果這把刀子在一個外科醫師的手中,可以解除病人的痛苦,那麼,這把刀子就變得非常有用;如果這把刀子放在廚師的手裡,他切切割割會很方便,讓飲食更容易;可是這一把刀子如果放在一個強盜的手中,那麼就會很危險了。所以刀子本身沒有善惡可言,真正的善惡在於用這把刀子的那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知識、能力,用在一個好人的身上,可以利益全體的人類;用在一個沒有公德心的人身上,就會造成很大的禍害。那麼,身為一個老師,你的指引就很有價值了。如果培養出一個科學家,他非常聰明,能夠發明很多東西,但是如果他想到的只是怎麼申請專利,怎麼為自己得到很多的財富,而不是很慎重地去考慮發明出來的這些東西,會不會對後代子孫留下很多的汙染和禍害?那麼,我們寧願不要有這樣的科學家。我們也可以培養出一個非常有智慧、有能力的政治家來領導整個國家,但是如果這個政治家沒有一顆善良的心,他以非常高超的能力,去合縱、連橫、勾結媒體,把百姓玩弄在股掌之間,那麼,這樣的政治家,這些能力在他身上其實是蠻可怕的。乃至於音樂的天分、美術的天分、文學的天分等等,都有可能變成好事,也有可能變成壞事。

  自古以來能夠領導整個人類度過難關的,大概都是讀書人。同樣的,所有的亂臣賊子也都是讀書人。從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到:其實品德跟能力兩者都需要,但是它們的關係卻不一樣。例如數字帶有正負符號,若是正號,這個數值是越大越好,如果前面是負號的話,後面的數值是越小越好。品德就像前面那個到底是正號還是負號,能力才是後面那個絕對值。在這樣的考量下,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其實絕大多數的老師在學校都是非常用心的,他們把所有的時間、精力全部付給了學生,努力去教他們。可是我們仍然要注意:我們花了這麼多的心力跟體力、這麼多精神,我們到底是用在後面這個數值部分,還是用在決定前面的符號到底是正的還是負的這個部分?

團體有賴個體呈現
 唯有和諧能夠成辦


  再來,到底我們是要努力去培養學生潛能,讓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呢?還是要培養他配合整體和諧的氣氛?前面講過,每一個人這一生來的時候,都帶著他上一輩子已經學好的能力,那麼我們幫忙學生發揮他的潛能,讓他變得閃亮,然後讓他變得成功,可以幫助更多的人,成就更多的事情,這樣子是蠻好的,對不對?這一種我們用一個比喻:「讓高個子擦天窗」,適得其所。

  可是,有時候難免會碰到怎麼教都學不會的學生,我們會覺得很氣餒,覺得蠻失敗的。今天我再提供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情:對於這些教不會的學生,也許並不見得是一個失敗。因為每一個人來到這世界的時候,也同時帶來他上一生沒有學好的那一部分,如果我們這一生對這樣的學生,希望他在所有缺失的這部分努力去發展、去突破,雖然他這一生不一定能有很亮麗的成績表現,但是也不枉費這一生他已經在這方面的努力了。這一種方法,我們稱它是「矮個子去擦天窗」,矮個子跳了半天都擦不到,這天窗還是很髒,可是就長遠的生命來看,矮個子因為這樣一次一次的跳,而使他在這一生長高了一點。下一生來的時候,也許就比較容易擦得到天窗。所以我們不一定只去看這一生的成績,那些成績沒有表現出來的學生,如果他曾經努力過,而他努力的地方剛好就是他的缺點所在,那麼其實他是有突破的。是不是我們也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事情?

  我們不能否認,人是群體的動物,現代的人要像魯賓遜一樣到海島去過一輩子,這種機會很少了。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活在社會裡面的。那麼,是否有可能我們教育出來的學生,每一個都是智商一八○,但是這一群學生合起來組織一個社會,這個社會的整體智商只剩下六○分?然後另外有一種情形,就是我們努力去教,雖然每一個學生智商只有六○分,可是這些智商六○分的學生組織一個社會,卻有一八○的整體智商出現?
  
  我曾經聽過這樣的笑話:一個中國人碰到一個日本人,那個中國人一定贏,因為中國人太聰明了,日本人一定比不上;但是如果兩個中國人碰到兩個日本人的話,那可就勝負難分;而很肯定的:如果三個中國人碰到三個日本人的話,那中國人一定輸,因為中國人會勾心鬥角。這個笑話之所以會留下來,表示有這樣的可能性。
  
  有很多很強的個體也許會組織一個很弱的團體,然而很多比較弱的個體也有可能組織一個很強的整體。所以當我們去培養、教導學生的時候,如果他個人的潛力能夠得到非常完整的發揮,能夠因為這樣讓他的一生非常成功,這是一件好事;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麼我們去教他們怎麼樣在群體中跟別人有很和諧的互動。看起來好像你教出的學生中,都是沒沒無聞的公務人員或老百姓,並沒有教出大人物出來,似乎蠻不成功的。可是基本上一個和諧的社會是由一群和諧的人建立起來的,不僅是那些非常亮麗帶頭的人引導出來的。如果我們從這一點看成功與失敗,也許我們會對於「怎麼樣看待學生」,在觀念上會有一些改變。

關懷肯定雖然重要
 偶予挫折淬勵心志


  再來探討的一個問題,我不曉得應該用什麼名詞來說它,暫時假藉「自尊心」或者說「自信心」這樣的名詞,也許在專業範圍裡,這兩個名詞已經有定義了,只是我找不到適合的名詞,先借用一下。我們都知道一個小孩子,如果你從小就稱讚他說:「你好乖,你好會幫老師做事。」這個小孩子會越來越乖,越來越樂意去做,對不對?如果你從小就一直罵他:「你這個人真是又髒又笨又懶。」這個小孩子以後就會真的變得又髒又笨又懶。我想教育界裡面是有這樣的理論,如果我們希望長大以後培養出一個能夠尊重別人,能夠和別人互相和詣相處的學生,那麼我們肴望在他受教育、在他成長的期間,我們努力去尊重他,努力去肯定他。在被尊重、被肯定、被關懷的氣氛中長大的孩子,比較容易學會怎麼樣去愛別人,怎麼樣去尊重別人,怎麼樣去肯定別人,這樣子才有辦法成就一個和諧的社會。如果再加上這個學生有非常高超能力,那麼我們就可以造就出一個善良的領導人。我想基本上這件事情是我們每個人都肯定的。

  可是,如果我們在學校的教育過程中只有這樣做,夠嗎?如果你真心地關心學生,你會為他長遠的前途做考量,而你能擔保你的學生進入社會以後,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會像你這麼樣的關心他、尊重他嗎?其實社會是很殘酷、很現實的,我們沒辦法擔保說:我的學生長大以後到社會,不會受到委屈,不會受到挫折,更不能擔保說:他一定會被很公平地對待。如果在他接受學校教育的時候,沒有受過委屈、沒有遇過挫折、沒有被冤枉過,那他怎麼會有機會去學習在逆境中還能夠堅強地站起來?如果他長大畢業以後,就業不順利,婚姻也不圓滿,子女也不怎麼孝順,乃至於健康也常出問題,生活也常常遭受倒楣的事情,我們到底要怎麼樣,才能讓學生在惡劣的環境裡面能夠繼續站得起來?

  我們在學校裡面非常呵護他們,一直保護他們不要受到傷害,這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用愛心去培養出來的小孩,才有可能知道愛別人;可是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溫室裡面孵出來的豆芽,不可能放在叢林裡面讓它長大變成棟樑之才。所以大概所有的人都同意:遭受挫折,這種挫折的機會其實也是蠻珍貴的。問題是在學校裡,怎麼去造使學生遭受挫折的機會呢?這個機會怎麼來?大概老師們不會在學生的作業交給你以後,故意把它偷偷藏起來,然後誣賴他說:你沒交作業。那樣委屈他,以培養他遭受挫折時,面對挫折的勇氣。我們只好看著辦,有機會受挫折時,就來個機會教育!如果這個學生比較幸運,都沒有機會遭受挫折,那就沒辦法了,是不是會變成這樣的結果?我們看歷史上有名的人物,大部分成功的人,都不是順順利利成功的,都是經過非常多的挫折,而真正讓他們成功的因素是,當他們遭受挫折的時候,還能夠不退縮!那麼我們是不是在學生的內心,幫他培養出一股力量,能夠撐著他去面對這些困難。而不是僅僅從外面去保護他,去呵護他,我們能夠給的,也只能給到畢業那一天。

  我們能否去思考:能不能從學生的內心深處,幫他培養這股力量?這股力量怎麼來呢?方法可能蠻多的,但是我知道有一種方法,就是幫學生建立「人生的價值觀」,有一個崇高的目標、崇高的理想。當他覺得這個目標、這個理想非常珍貴的時候,自然就有那股勇氣和力量,從他的內心撐持著他努力去突破,即使遇到困境也不會在乎。我們看國父十次革命,他的委屈夠大了吧!這個委屈不止跟人吵吵架或和家人不和而已,他每一次革命,弄不好都要抓去砍頭的,可是為了國家的前途理想,他有那股毅力撐得下去。不一定每一個學生都能當國父,但是如果我們能讓學生,在他自己心中,對於怎麼做好一個人,有他的尊嚴、有他的理想的話,那麼這個力量是可以撐得下去的。

  論語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一個人對他自己心中的目標,如果不是非常慎重、肯定的話,那麼就沒有那股威嚴產生出來,那種威嚴就是我們希望給學生帶來的內心的力量,這樣他的「學」才會堅固,也就是說,他的人生以後才可能走得長遠。

成敗絕非一生論定 
 默默耕耘等待善果

  最後提到的是成功和失敗。做任何事情,大家都渴望成功,可是當老師怎樣才算是成功呢?如果我們純粹以「職業」的心來看待,那麼錢多、事少、離家近,這個目標達到了,我們就成功了。但是為了得到這一種成功,可能我們會跟外面的環境奮鬥得蠻辛苦的。如果我們把「事業」這個成分加進去以後,我們來看待成功和失敗就會有不同的內涵,我們真心地關心學生,把學生當做是自己的子女看待,那麼我們對學生的成敗就會非常的在乎,就會以比較長遠的眼光來看這件事情。老師和學生的成敗是一致的,學生成功了,那麼老師就成功了;學生如果失敗,老師就會覺得痛苦的,對不對?

  如果能夠以長遠的眼光來看這件事情的話,那大概我們會同意說:月考考得好不好?還不算成功跟失敗;期考考得好不好?這學期整潔比賽有沒有拿到第一名?這些都不是挺重要的;乃至於說我的學生以後考不考得上高中?考不考得上大學?都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比方說:如果你的學生考上了大學,可是出來找到工作,非常地落魄,滿腹怨尤;另一個學生可能連高中都考不上,可是他在社會努力奮鬥,闖出一番事業。假使他是你的兒子的話,你要哪一個?當然我們希望是後者,對不對?我們之所以希望他會考上大學,是因為一般說起來,大學比較容易找工作,因為考大學只是手段而已,能否找得到事做才是主要的。我們把這樣子的看法繼續往下推:如果說你有兩個兒子,一個事業做得非常成功,天天要應酬、喝酒,身體也不好,忙得很,脾氣也不好,錢是很多,可是賺的都是黑心的錢,甚至於製造汙染的廢物危害人群,你大概不會覺得我養出這樣的兒子有什麼成功。如果你養出另一個兒子,他有可能跟各位一樣,默默地在學校當老師,很認真地付出愛心給他的學生,很真誠地關心別人,去引導別人,就這兩種比起來,我想你會選擇後者。

  當這樣看待事情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單從學生所表現出來事情上論成敗,也許我們應該等三十年,等這一群學生都變成社會的中堅分子以後,看那時候的社會是一片祥和,還是一片混亂,來評定你教出來的學生到底是成功或是失敗?可是三十年夠嗎?三十年可以定出成敗來嗎?不一定!古人要蓋棺才能論定,現代人連蓋棺都不能論定。比方說十七世紀工業革命的時候,人類發明了很多機器,有的機器看起來成功,可是卻造成今天整個大氣層被破壞,水資源被汙染,森林被砍伐光了。所以那個時候的工業革命到底是「功」多呢?還是「過」多呢?到現在已變成一個大問號了。所以大概三十年也不能論定,常常有些影響力是要兩百年、三百年才能論定的。那請問,如果你真的要去了解是成功還是失敗,你能等兩百年嗎?所以我們希望從事相上的表現來看老師的成功與失敗,其實相當困難。

透過失敗學習成長
 失敗即為成功助緣


  因此,我們是否可以不要看「事情」,就只看「人」,如果學生成功了,代表我成功了,對不對?前面提到,我們其實真正在乎的是我的學生,我的學生快樂嗎?而學生的快樂不是指在學校的時候快樂,更希望長大以後也快樂,一直到老死都能快快樂樂。那麼這樣學生到底有進步沒有?我們真的看得出來嗎?好像也很困難。假設有一個學生數學不好,你努力教他數學,結果他數學成績突飛猛進,的確是進步了,對不對?可是也許這個學生在上輩子就已經是一個數學天才,你只是幫忙他恢復過去的功力而已,其實他這一生也不見得有進步。另外有一個學生,他數學很差,然後你很努力教他數學,教了半天,結果他數學還是很差,當時你會覺得很挫折。可是說不定這個學生在他的上輩子,因為沒有人關心他,所以他對人是很不信任的,他今生剛好碰到你這樣一個老師,這麼關心他,對他付出,讓他心中得到溫暖,雖然他數學沒進步,可是另外一面進步了。這是不是都有可能?如果是這樣,我們想從學生身上看到進步沒有,也很困難。比較可靠的,也許是看自己,就是到底我這個當老師的進步了沒有?我是不是已經盡心了?我是不是變成一個更有愛心的老師?我是不是變成一個更有方法、更了解學生的老師?應該從這些地方來看成敗,比較可靠。

  然後我們再來看要怎樣才能成功?舉例來說:愛迪生發明電燈,大家都知道他失敗了太多太多次。在第一百次試驗而得到成功的時候,有人問他說:「愛迪生先生,到底是什麼力量支持著你,讓你經過九十九次的挫敗,還有勇氣繼續下去?」愛迪生說:「我沒有失敗過啊!在那九十九次裡面,我終於找到九十九種不適合的材料,所以最後才能發現適合的材料。」如果我們用一樣的心情來看這件事情,我們是不可能失敗的,只要我們用心,在每一次失敗的過程當中,我們學會了自己應該怎麼樣進步:我們學會了讓自己更有耐心、更有方法,那麼所有我們覺得失敗的經驗,都是造就將來成功的基礎。以這樣的心情來看待成敗,我們會發現根本就沒有失敗這兩個字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