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讀書會


台北增上班 陳月珠

  我這一個不太愛看書的老師,三年前被介紹到福智教師營,其間送了我很多好書,我只從最薄的一本「射藝中的禪」開始看起來。三年來,最厚的一本「新世紀飲食」我還原封不動呢!幸運的是從此一直跟在福智團體中薰習,參與團體帶動的好書導讀,使我們家有信心發起家庭讀書會。

  剛開始是先生何兆青,調訓精七回來後心力頗強,跟全家人商量家庭讀書會一事,小孩一副不想要又不便拒絕的表情。看的第一本書,我們選擇老大曾經讀過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因為這麼一來老二可能會較有意願,而不會不滿意父母選的書。

  六周前我們約定晚上八點半開始,他們卻討價還價的要求九點再開始,好讓研討時間縮短;我們同意後,他們當天到了八點五十幾分仍未踏出房門,三摧四請才在九點於客廳集合。看到他們百班無奈的參與,我真想勸先生放棄,以免跟孩子產生更多的對立。

  按預定分配之段落來討論,小兒子提到:書中主角墨瑞因為父親心臟病死亡後,到停屍間認屍,墨瑞這才看清楚他父親的長相。這是小兒子分享觸動最深的一段文章,我當時看這兒並沒有特別的感覺,這才發現讀書會的好處之一是每個人都看到不同的角度,共鳴處也不同,透過彼此分享會有更多的認識。藉此良機,我也就告訴他們為什麼爸爸會堅持舉行每周一次的讀書會;由於老大在大學的生活是晚起又晚歸,我們難得見他一面,更不用說面對面的溝通了。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雖然他們很希望自由,不要被約束在特定時間讀相同的書,我們還是認為這是家人相聚最好的方式。而且因為這樣,和我們住在一起,七十七歲只會說客家話的叔公,也可以透過我們輪流翻譯而共同參與,了解書中內涵;孩子們也多少聽些母語,增加了和叔公親近的機會。

  一個多月下來,我們把「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死亡、奇蹟、預言」和「梅子老師」的紀錄片都看完了。讀書的運作也漸漸步入軌道,成為每星期的家庭聚會時間。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家的讀書會現在除了家人之外,還有新成員加入;他們分別是大兒子的女朋友、外甥女及她的男朋友,有了他們的參與,讀書會也因此更為活潑熱鬧。在互動中,不但與孩子們獲得更良性的溝通、拓廣了讀書的角度、提升彼此的心靈生活,在讀書後也慢慢增強了生活的實踐力,孩子們的行為改變是看得到的,而不是只有把書「看過」而已。

  之前,我想都沒有想過我會將三年前那本厚重、看來難以親近的「新世紀飲食」,再從書架上拿出來,更別說去讀它。但是現在,我們已經看了一半多了呢!真高興家裡有了這個讓全家人動起來的活動!

  後記:您一定沒料到這篇文章的上兩段除了「孩子們的行為改變是看得到的」那一句話是我寫的之外,其餘都是我家老大幫我寫的。因為我不會寫文章卻加入了採訪組義工的行列,雀躍的參與好書導讀,慚愧於常常交不出稿件,所以勉強自己最近每天至少動筆寫一句也好。寫完不但可以參加皈依法會徵稿、共造善業,且可將我們家目前帶領孩子的最大轉變和大家分享,提供參考。當兒子半夜幫我潤稿,又將這篇塗塗改改的字句用電腦漂亮的呈現眼前,心中升起了對師父、三寶、團體和家人深深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