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法供養特刊》

如法供養 福智雙修

九十年三月二十三日    日常師父開示於台中學苑

學廣論是屬於理論上的認知,認知了之後,要在生活當中運用,就需要兩樣東西││福德與智慧。這次我們推動如法供養,將會感得很大的福報,但要注意兩點:第一就是供養的時候,我們可以發願、觀想,把力量擴大,思惟為什麼目的而來做供養?不同的意樂,效果也會不一樣。如果我們懂得善巧的觀想,意義會更不一樣!除此之外,還要懂得,我們希求的果報是什麼?這時候回向就很重要了。所以供養時不要單單只是買東西、點燈、供水、供錢,發願跟回向要非常用心。供養有三:財敬供養、身語承事以及依教奉行,最重要的是依教奉行。大家都知道「業」要真正的圓滿,須有四個條件││事、意樂、加行、究竟。「事」就是我們所做的事情,就供養的物品來說,供三斤香蕉,十兩黃金,甚至一百萬元,不管怎樣,它就是有限制。「意樂」就是供養時以什麼心情去做,現在我們的能力不管是供養一塊錢或一百萬元,畢竟仍是一個很有限的數目,假定能夠以佛法去觀想、擴大,這意義便是無限的。所以供養時加進「意樂」跟「回向」,功德就非常非常大。

我們供養的目的何在?就是為了求無上菩提!有了這意樂,供養的福報就會成為智慧的基礎,如果究竟圓滿的話,智慧就會提升,以此智慧攝持福報,福德、智慧漸次增上,便能很平順的一步步走上去。

如果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積累了很大的福報,但是智慧不夠的話,將來不是富就是貴,通常會落入三世怨。假定智慧增長而沒福報就是二乘,二乘還能超越生死輪迴,萬一不能超越,就會變成世間的知見,那是更可怕!很多人腦筋很好,也功成名就,可是卻反對佛法,造這種業將來非常非常可怕。

怎麼去觀想?最主要是從我們自己的身心上談。我們在生活當中仔細的觀察,會發現不理想、不如意的地方實在太多太多了,在沒有接觸佛法之前,你會說人生就這樣嘛!也莫可奈何。而實際上接觸了佛法以後,我們很正確的了解,一切都來自於無知,假定我們真正對一切的事相看得很清楚,對事情感果的因在哪裡看得清楚,即使已經感果了,我們對這個果報也能夠忍受。舉個簡單的比喻:以前我曾經欠過人家的錢,以後對方來跟我要債,也許我已經忘記掉了,或者是說我不覺得這個債是我自己欠的,而是別人拖累我的。拖累的債務,我要代他還,心裡是很痛苦的;假定真的覺得是我自己欠的債,在這種情況下,還債時的心情就不會太痛苦了。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眼前很多不理想的事情出現了,可是我們看得很清楚,這是以前我造的惡業感果,所以內心多少能夠忍受,這很重要,因為感惡果的時候已經很痛苦了,如果心裡還很暴躁,那是火上加油,更加難受。大家都有這個經驗,當你已經痛苦的時候內心又非常煩躁,這時痛苦是一件事情,煩躁更讓人受不了。是不是這樣?

我們要想得到人生最高的目標——成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所以我們要集智慧、福德兩種資糧,今天做的如法供養就是為了這個,這才是我們供養最重要的意義。也許我們很忙,有種種不理想,而正因為忙、不理想,更顯得佛的可貴,更顯得這個境界的需要。假如你樣樣很理想,就不會有希求渴望的心,菩提心就發不起來。現在我們在不理想的狀況,而又不自覺,這就最可憐。反之,我們不理想卻有自覺,這是發心重要的好因緣,進一步,不但知道而且可以實際上去做,這是多麼好的事情!特別是在末法的時候能夠遇見這樣的法,假定我們不跑到這五濁惡世,不遇見這麼大的困難的話,儘管學了佛,菩提心還是會發不起來。所以這麼一想,就能觀功念恩,也能觀起所有一切境界,境界來的時候,曉得運用所學的佛法,去如理思惟、觀察,最後變成增長福德、智慧兩種資糧。所以事、意樂、加行就是你做事的時候,不斷的用各種方法去圓滿,以供養而言,不只是買東西、清掃壇場,除了身、口以外,意念當中不斷的觀想、思惟,以這樣身、口、意三業的加行,不斷的增長,假定再加上回向,便是最圓滿、最究竟的。

供養的時候,可以一面觀想,一面念「唵阿吽」。「唵阿吽」有淨化、增長的意思,把所供之物淨化,倍倍增長,擴及到無量無邊,我們內心有這樣的發心,很認真去念,就會有很大的力量。除了供養佛菩薩,還供養六道一切眾生,只要有緣的都可以來享受。

供養之後就回向,心裡真正非常渴望,渴望一定要做得像佛一樣,以此回向祈求無上菩提,便不是一個空洞的話,而是從內心當中真正相應的感受,依這相應的感受,回向就有力量,這種感受不但要維持下去,還要把它擴大,否則這感覺一定會消失掉。就像我們在研討班學得很好,可是回到家裡,睡了一晚,第二天上班就忘得乾乾淨淨了。所以不斷的要有各種機會去保持它,提升它,為了要提升,我們現在供養,而供養所感得的福報是為了求無上菩提。真正要學習走上菩提之道,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現在應該至誠祈求,希望宗大師父子三尊(見附錄)降生漢地,帶領我們建立教法。殷切的去種這個因,將來遲早會感果。雖然我們不知道何時會感果,但我們希望這個時間不要太久。以這樣非常強盛的意樂祈求,再加上實際上的如法供養,整個的供養就非常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