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內容

一與1  

椅子送溫情

戴人

立刻去做

變色

互為眼目

打菜記

 

《反省慚愧》


一與1                    台中增上班 慧所


  上宗旨理念課時,從前頭傳來一張登記表。稍稍瞄了一眼,原來是給有缺漏廣論手抄稿的學員登記補全的。我在一二一∼一三○、一三一∼一四○卷處,各寫了一個「1」,以表示我需要各一卷;然後在一一一∼一二○卷處習慣反應的劃了一個「一」,表示dash(這是多年前我常打出口報表養成的習性),也就是說,這個欄位以及這個欄位之前的,全都不需要,寫好了以後就交給坐在旁邊的翁師姐。

  翁師姐看了一會兒,突然把登記表還給我:「妳這個『一』到底是要還是不要?」接過登記表,我心裡想:「意思這麼明白,怎麼會看不懂呢?」後來又想到:連經常和外國客戶書信往來的她,都沒辦法弄懂我的意思,可見我有問題。於是用橡皮擦把它擦掉,以免經辦同修被我搞糊塗了。

  自從「一與1」這件事發生後,我才發現在生活當中,我經常和家人衝突的導火線,竟然是我自己。為了忙自己手上的事,孩子有事來問,幾乎沒什麼耐心去傾聽,總以為聽了前頭,後面的就明白了,於是草草的回應他,快快的把他打發走。等孩子以為完全依照母命去做,回過頭來報備,還以為媽媽會誇他幾句時,孩子卻被一個怒火攻心的娘,嚇得不知如何是好。先生在一旁看得清楚,好意規勸,卻遭我的白眼,如今回想起來真是慚愧。

  「一與1」事件,讓我發現自己的問題,而這發現如果沒有翁師姐的提醒,或者是我沒到學苑上課,沒有廣論手抄稿需要者補登記,這樣的成長,這一輩子恐怕都碰不上。


《觀功念恩》


椅子送溫情                    台北 蔣明桂


  某天早晨在台北學苑當櫃台義工時,忙碌中常常感到身體不適。病剛初癒的我,不耐久站,精神也略顯疲憊,身旁的同伴們在忙碌中並無察覺。此時林師姐正巧走過櫃台邊,關懷的問道:「妳的臉色很蒼白,是不舒服嗎?我來找張有靠背的椅子,讓妳先坐下。」

  不久,林師姐請了另外一位師姐,將有靠背的椅子拿過來,且特別叮嚀:「這張椅子,不是只為妳一個人而搬過來的,不要放在心上。」這一瞬間,我感動莫名,一股暖流緩緩的湧上心頭。這及時的關懷,貼心的話語,讓我滿心感恩。

  現在,我只要看到那張有靠背的椅子,心中仍然充滿溫暖與感激。每當我遇到挫折或倦勤時,只要想起這及時的真情關懷,便能策勵我也要學習他人的用心,放下身段更柔軟的來幫助他人,更願將此溫情推己及人,利益更多的人。

《一念之間》

載 人                   新竹增上班 張本仁

  周二晚上,我正在學校上夜間部的課,台北學苑師姐打電話通知我,鳳山寺精進共修,有一同修身體不舒服,想提前回台北,希望我明早上善行班時,順路到鳳山寺載這位同修回台北。為了不干擾到學校上課,聽完師姐敘述後,我很快地答應了。

  下課回家後,內心一直不是很平靜,一直想打電話給台北師姐,告訴她我實在不想開車載人,請她另外想辦法。因為我住新竹,這幾年開車到台北已經開怕了,理由很多,如台北停車困難,自己開車又危險,油費又貴……所以只要是去台北,我都儘量搭車。但是我回到家已接近十點,學苑的師姐也應該回家了,而且,明早由新竹到台北的人,可能只有我一個人,我不載這位生病的師姐,誰載呢?我可以不管嗎?內心就在載與不載間掙扎,實在是很煩,又不知如何是好。乾脆睡覺,早早上床,避開這擾人問題,明天再說吧!

  半夜兩點多醒來,還在煩開車的問題,而且煩到睡不著,只好去想解決的辦法,讓自己能安心一些。由於自己不願開車,所以想的角度都是「怎樣才能讓自己不開車,又能讓生病師姐平安回台北」的辦法。想了許久,都想不出好辦法。

  或許是三寶加持吧!突然想到,如果我要載的是鳳山寺的法師,我好像不會這麼煩,雖然開車有很多問題,但都是可克服的。為何載生病的師姐,這些開車的問題就都變成很難解決的問題?為何載法師比較快樂?載師姐比較痛苦?再細想下去,發現到是內心所緣不同的關係,載法師所緣的是法師對團體的影響大;載師姐所緣的都是自己的問題,如停車困難,開車比較累……等問題。

  在那時心中現起一句話,「愛自即是眾苦因,愛他即是萬善根」,內心豁然開朗,原來我的煩惱痛苦來自於愛自己,只要愛別人就能得到快樂,所以我只要抱著利益生病師姐的心,就能轉苦為樂。也因為思索出這個道理,內心高興了好幾天。

《主動積極》

立刻去做                     雲林 林健利

  常常在我提不起心力做善行時,都會想起一個朋友的故事:
  九二一地震後,他家附近的一條大馬路因大樓倒塌封閉,所有的車輛改走一條狹窄、視野差又沒有紅綠燈的替代道路。每到了放學時間,他看到許多學生穿梭在互不相讓的車陣中,心裡想著:「該有個人來指揮交通,維護孩子們的安全。」

  考慮了兩天後,他買了一件有反光背條的衣服和一枝指揮棒,卻一直沒有付諸行動。「真的有必要嗎?別人會怎麼想我?」他有點擔心自己是想藉此表現善行,贏得讚賞。

  又考慮了兩天後,他悄悄帶著反光背條衣和指揮棒,躲在路口的騎樓下觀望。忽然,一輛機車和腳踏車雙雙倒在地上。盤旋在心裡的猶豫被這驚險的一幕給點醒了,「還好沒有人受傷,不然我一定要為自己的怯懦後悔一輩子。」

  此後,每天傍晚,他一定準時帶好裝備,在人車紛雜的街口指揮交通,維護著讓每個路人都安心的秩序,直到兩個月後,原有道路恢復正常通行為止。

  行善要及時。我也是個容易考慮太多的人,朋友的故事,總是能在猶豫不決時推我一把,告訴我:「JUST DO IT!(立刻去做)」

《觀功念恩》

變色                     新營妙覺班 思鎮

  我和妹妹的關係一向不好,並不是她對我不好,而是我對她不好,因為我覺得她很雞婆、惹人厭、又不會看人臉色、偏要煩人、很多話……。學到「觀功念恩」這箴言,改變了我對妹妹的態度,以前媽媽會說我對待妹妹像仇人一樣,現在再也聽不到這句話了。

  有一天,我下班回到家,妹妹馬上向我道歉,原來,她要洗衣服時看到我好幾天沒洗的衣服,就把它丟進洗衣機一起洗,結果她的牛仔褲褪色,全部的衣服都變了色。我一聽幾乎火冒三丈,我的衣服不和別人的衣服一起洗,就是怕米白色的長褲被染色,才另外放著等有空才洗,結果她的好意卻帶給我很大的困擾。

  不過,這一次我忍著不發火,不去看衣服的慘況,想想妹妹也是好心要幫我,再想衣服是身外之物,即使我再生氣也回復不了原來的樣子。就這樣瞋心之火漸漸熄滅。雖然我還是念一念她,不過至少沒有像潑婦罵街、河東獅吼一樣,我很高興,「我做到了」。

  當我仔細思惟觀察妹妹的好處以後,我發現她有很多優點是我比不上的,如心胸寬大、不記恨、對人和氣……。我對她很不好,她都不記恨,而我對她卻像眼中釘,真是慚愧。

  幸好學了觀功念恩,能看到別人的優點,體諒別人,否則牢記著恨事不放,必定結下很多惡緣,自己也平白受苦。

《一念之間》

互為眼目                      台中 慧力

  元旦至大悲精舍參加義工活動。儘管大悲精舍遭到震災,損害嚴重,復原工作粗重困難,但在師法友的攝持下,這竟也成了磨練心志,提昇心靈的最佳機會。

  寮房的每間房間需架設八個床舖並以鋼條固定,大家以螞蟻雄兵的精神很快就將床舖、鋼條分配好了。於是我又到油漆組幫忙。心想這更簡單了,拿起刷子更勇猛的擦。望著漆好的欄杆正得意之時,忽然想到背後好像也要擦,踮起腳跟想看看背後的情形,奈何前面已擦好尚未乾的油漆卻阻擋了我,正在懊悔次第不對時,對面的師姐(中間隔著天井)喊著:「法師交代要從後面、從下面開始擦,否則等一下衣服就會沾滿油漆。」低頭一看,果然不錯,衣服上已留下了不少污跡。

  待大致完成時,望著對面同修不禁相視而笑,原來我們所擦的背面,因視線不良,擦出來的結果東露一塊西露一塊,甚不美觀,於是我們互為眼目,指揮對方「上一點」「左一點」……,終於補得天衣無縫了。

  這次義工行給自己帶來很多啟示,油漆背面的部份時,雖看不到成果,卻是基礎工作,若急於看到眼前的成果時反而形成障礙,正是勉勵吾等應努力種因,質正量圓次第圓滿才是最直最近的路;有人專漆背面,雖然最後不在自己的手中完成,卻同樣享受整體成果的喜悅,各角落的人雖緣起不同,卻同樣扮演重要角色,缺一不可,不正是提示我們萬物息息相關的道理嗎?

《一念之間》

打菜記                      新加坡 慧淨

  返台參加法會,擔任餐飲組義工,我被分配打菜裝便當,同修說我菜打得太少,當時念頭馬上現起:「怎麼會太少呢?你都不知道我打得多辛苦!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打太少,會剩下菜來;太多,後面的便當菜量會不足。)還嫌我,為什麼不自己打打看。」心裡很不服氣,覺得自己沒什麼不對,仍然照舊做。

  第二天,又輪到我打菜時,昨天的境又出現了,不過,居然想法和昨天不一樣了:那位同修這麼說好像有些道理,法師一直提醒我們要多代人著想,她考慮到拿到便當的學員,如果吃不飽,會影響下午的學習,所以才會提醒我。我不但沒有為人著想,反而怪了她。想到這裡,心裡反而很感謝她,因此打菜時,也就多幾分謹慎。

  中午發便當時,依順序抬便當到大殿外廣場上發放,沒想到便當發完了,卻還有兩三排學員沒拿到便當。心裡嘀咕著:「怎麼沒安排好呢?沒算準數量就叫我們抬出來!」沒多久,就看到負責的師兄滿頭大汗,找回其他放錯地方的便當,又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其實,大家都很努力想把事情做好,然而忙中難免有些疏失,我還觀他過失,真不好意思。

  安排在大寮的義工,由於人力充裕,加上組長調度有方,並不覺得特別辛苦。工作雖然簡單,對境時,發現習氣還是很容易冒出來,難能可貴的是每天下午的結行,法師引導我們如何從做事中去歷事練心,從同行的心得供養,自己也學習如何轉心轉念。這次過洋做義工,真是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