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己的考量


編輯室整理

  鳳山寺皈依法會,林師姐當場地組義工,在殿前廣場一起受皈依,可是儀軌還沒結束,同組師姐招呼她要集合了,她腳步雖然跟著走到地下室,心裡卻很想等儀軌完畢後再下去。

  接著另一個念頭浮起,畢竟現在的緣起是場地組義工,不應該堅持己見,可是心裡還是想:「能夠受完皈依該有多好!」從廣場到地下室,一路上聽得到儀軌進行的聲音,下樓後又聽法師說:「雖然不在現場,但聽到師父聲音還是可以受皈依。」那時她很高興,同時也發現自己對境時很容易執取自己想要的,於是向法師告白。

  如昱法師很委婉地藉自己一次轉心的經驗點明總別的抉擇。法師說他初進鳳山寺,有一次精七,他負責水電維修,沒被派進大殿。他好想進去拜佛,而且師父開許:「沒事時可以去拜。」他也就抽空進去拜,但是心裡總覺得不放心。

  後來水塔出問題,他反省到自己這種行為沒有配合整體運作,有負師長的教導,和團體不相應,內心非常慚愧,覺得自己沒資格進聖潔的大殿去拜佛。一邊認真思索,一邊修水塔。雖然沒進去拜,可是不可思議地全身好像氣脈被打通,舒暢無比,這是師長的加持。

  最後法師對林師姐的問題做了如下的結論:渴求皈依的業是對的,但必須清楚總別。自己在這場法會所負的責任是什麼?必須要考慮到整體,捨掉自我,轉而成就利益大眾,這樣的業才會深廣;選擇與一千多人造共業,捨棄成就自己一個人的別業,將來一定能讓師長攝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