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檢討!


編輯室整理


  教師營甫入第二晚,義工記錄小組全部歸隊,有的埋首寫稿,還有三三兩兩歇一歇,聊些一日來所見所聞,等著八點開始的提升時間。突然間,所有的聲音都靜下來,大伙興沖沖地圍了過來,原來盧總幹事來為大家打氣。眾人興奮地坐下來等著「提升」,沒想到盧總幹事說「提升時間」其實就是「工作的時間」。大部分的義工對這個概念都非常震撼,總幹事離開後,大眾攝心投入工作,從這個教室走過的人,都被室內那份投入與專注感動。

  兩天後,總幹事在清晨的義工緣念指出:「安立『義工提升』的名目,很容易讓人誤以為只有『聽法師、學長講話』才是提升,而做義工時,工作就是工作。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誤解,把工作與提升當作兩件事,常常認為我來洗碗、打電腦是付出,辛苦了一天,總該給我一點回報—希望法師為我開示!」

  「其實該講的理念在研討班的課程就是在建立知見,真正的提升應該是去做事情,把學到的理念設法用出來改善內心。所以提升時間應該叫『各組提升會議』或『提升檢討』。在檢討會上提出自己心對境時如何用法,交換心得,將實踐的情況向法師報告,請法師來指導,這樣才變得有意義。所以,應該把提升會議視為行持的輔助。我們如果沒有正確看待,就很容易偏向錯誤。長久下去,下一生很可能成為能言善道,卻很少依法實踐,這樣反而使我們離師長更遠。

  「那我們要如何才能把所學的佛法應用上呢?當沒有境界現起時,我們更應主動思惟師長功德,策發皈依心,(這些對我們而言比較困難)當遇到境界時,我們常會腦筋空白,或是面對太多法時,不知如何抉擇。一般而言,當我們遇到困境時,比較容易策發思惟,但是我們總用自己的習性去面對。例如說,今天你要負責的工作沒做好,原因很多,可能主管要求太多,或是你疏忽,或是和你配合的人臨時有狀況,有各種千奇百怪的理由。那時被人責怪,心情一定很苦,通常會有幾種習慣性的反應:瞋心強的人可能會生氣反彈;內斂的人會覺得沮喪;神經大條的人也許會覺得這有什麼關係;頭腦簡單很會喊口號的人,就會想去皈依祈求。

  「如果我們可以把佛法用上,法很多,用哪一條?我們同修當中,大致有兩種類型:第一種傾向於自我反省。能觀察思惟找出原因,但後來都會察覺原來這是自己的煩惱,就很努力要去對治。當然,反省是好事,但是反省後的對治方便就常出問題。例如說:一位師姐事情沒做好,就會想:『我們女眾就是婆婆媽媽,所以我要厭患女身,發願下輩子要童貞出家。』其實這是很消極的,不是很切合實際。第二種人常由境界中想起要觀察師長功德,以及護持教法的價值。雖然傾向於積極正面的思考,但是如果沒有仔細依法觀察事情的原委,常會流於口號。以上一個例子來說,女眾的確比較婆婆媽媽,但是卻較能體會別人的苦痛,所以從積極面來說,應該思惟『我要發慈悲心』。

  「慣用負面思考的人,常覺得自己越來越差,心也會逐漸的退縮;而慣用正面思考的人主動積極,會愈來愈高興,但是如果忘了細微觀察,會漸漸愚痴。保持平衡的方法,就如同廣論的教授『數數火燒,數數水洗』,當對境時,要常自我檢查,若覺得自己常以負面的思考,應練習多用正向的思考;反之,若心情容易因興奮而浮動,應善用自我思考檢討。

  「對境時應由眼前境界增上、突破、努力學習,不只局限於發願希求而已。總而言之,聽聞是前行準備,做事當中用法才是提升,因此在一天的開始須發願,願自己在一天中能觀察所有境界,在境中練習依法實踐佛法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