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器之輪」講記(三十)


八十五年五月開講
日常師父開示
編輯室整理


偈一百零六

若以水滴注滿瓶,
實非初滴所盈瓶,
亦非末等任滴成,
乃彼緣聚故盈瓶。

  因緣的緣起是怎麼一回事?這裡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譬如水裝在一個杯子裡,是一滴一滴的水積累而成的。一滴一滴的水滴到最後一滴,裝得滿滿一杯,現在我們觀察:這是第一滴水裝滿杯子嗎?不是!那是第二滴水嗎?不是!乃至第三滴或最後一滴水嗎?也不是!若以常人來想的話,當然是最後一滴。但是如果是最後一滴水將杯子裝滿的,那麼前面的一滴可以不要,只放最後一滴進去,這樣行嗎?也不行。所以不是任何一滴水裝滿這個杯子。反過來說,既然不是第一滴水裝滿杯子,那麼第一滴水不要了,第二滴水也不要了,可是離開了那一滴一滴的水,卻也無法裝滿杯子,而我們又清清楚楚看見那一滴滴水加進去,裝滿了這個杯子。到底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說明:是在因緣和合下,一滴一滴的水倒進杯子,最後裝滿了杯子。同樣的,當我想喝掉那杯水,當然順著次第,一口一口地喝,幾口喝完,但我們不能說是我第一口喝完,或第二口喝完,乃至最後一口喝完它,反過來,也不能說離開第一口或第二口,就能夠把水喝掉,所以這在在都說明了緣起法。

  又譬如幾個人吃掉一鍋子飯,不能說第一個人吃完一鍋子的飯,也不能說第二個人吃完,也不能說最後一個人吃完一鍋飯,但是如果離開了第一個人、第二個人,也就沒有人吃完這鍋飯;如果說是最後一個人把飯吃掉了也不對,而是我們幾個人一起吃的。事實便是這樣!這些事情都說明緣起之法,法爾如是。你真正要一部分一部分找,到底是哪一個?哪一個都不是!但是就是因為所有的這些東西,這些因緣湊合起來,就會使得空杯子變成滿滿一杯水,或者使一杯水變成沒有水。所以我們縱橫交叉去看這個緣起,都是如此,都是同樣的道理啊!

任誰蒙受苦樂果,
非由最初剎那因,
亦非末等剎那成,
緣聚即便成苦樂。

  以這個緣起的相,來看平常我所受的苦,也是這個樣子。我感覺到苦,是第一剎那使我受苦的?還是第二剎那使我受苦?乃至最後那一剎那使我受苦?當然剎那的時段可以改成分、秒,或是以小、大,增加、減少來觀察。痛苦也是如此,不論心的不愉快、憂愁,也是如此。我們不妨實質上去觀察,當我們受傷了,或生病了,或感覺身體有點不大對勁,這好像是漸漸發生的。譬如傷風或感冒,有跡象可循,再向前推是不小心著了涼,而著涼也不是一下子發生的,所以任何一件事都是漸次形成的,那漸次就是因緣集合的必然性。當病減輕的時候,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不管身上所受的苦,或心裡面所受的痛,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的。


偈一百零七

噫!唯不觀擇則喜受,
雖此顯現無實義,
然卻似有而現起,
此法甚深劣難見。
今若等持修三昧,
彼唯顯現云何有?
有云何有無怎有?
有無所宗何處有?

  因緣和合的法很有意思,如果我們不經過思惟、觀察,好像事情本來就是如此;可是當我們很認真地去觀察,會發現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才能產生的,離開了因緣就不可能。而因為因緣是相互的依存,所以我們說「不即不離」、「不一不異」。如果仔細去觀察,我們都可以發現這樣的一個事實。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我們應該注意,就是這並不是嘴巴講講就聽懂了,而是要不斷拿現實所面對的事情去思惟、觀察,不管是看得見的,或身心所對的任何東西,我們不斷不斷去觀察,自然而然會發現一切法沒有一個例外,都不是實質的存在,而是藉這樣的因緣和合存在。因為是因緣和合存在,所以我們稱為無自性。不論是茶或是飯,當我們吃飯,飲水,或者喝茶的時候,我們看不見煮飯或者泡茶那件事情,因為我們只是看到眼前的。同樣的,譬如一棵樹,當它還是種子的時候,理論上、理智上我們曉得:它是一粒種子。可是我們眼睛看見這棵樹長出來的時候,種子我們就看不見了。這是什麼原因呢?最主要的就是我們眼前認識的東西,都是透過五根先認識的:眼去看、耳去聽、鼻去聞、舌去嚐、身去觸。五根的根識所對的境界當中,我們不會真正緣得到或看得見這個緣起背後重重無盡的因緣,這些我們看不見,必須透過內心如理的去思惟,才有能力看清楚。

  了解這一點,眼前我們所有一切的苦樂問題,也是因緣而成的,當因緣和合就有苦也有樂;因緣不具足的時候,沒有苦,也沒有樂。但是實際上我們仔細去分析、觀察,這些東西,都是虛幻的,都不是實質上的存在,如夢幻如泡影,如霧如陽燄。如果不去認真思辨,我們直覺上感覺它都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而實際上,這也就是我們無始以來無明的錯覺。因此我們以這種感覺,就會真實的感到這是苦,這是樂;這是好,這是壞;這是常,這是斷,而且也會很在意這些東西。我們常常為一點小事情在意一整天,所有的問題都困死在這裡頭。實際上這些都是什麼?是緣起!緣起是什麼?是如幻如化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很廣泛地去看世間貴賤、貧富、壽夭、美醜,或最尊貴的國王、總統,最貧窮卑微的乞丐,或大人、小孩,不管是什麼,沒有一樣東西不是以這樣的因緣互相對待而現起的。譬如現在這裡有講述的人,有聽法的人;或者老師跟弟子;家庭當中父母與子女;無非都是從因緣和合的對待而出現的。

  如果我們這樣不斷地深入思惟觀察,了解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的時候,就是智慧。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智慧就會愈來愈增長,愈來愈明利。當我們智慧不斷地漸次增長,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利,我們了解所有的一切法都是互相對待,因緣和合而產生的,所以我們透過前面所謂的聞、思,然後不斷地深入去觀照。當我們這樣去觀照而進入定的時候,去仔細看一切法,自然而然漸漸能夠把我們執著的、以為實在的一切法都消失掉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不能說這種法有,你也不能說沒有。如果說有,我們叫做「常」,就是常執;如果說沒有,便是斷執,那麼它的緣起是什麼?法爾如是,就是所謂的不常不斷。我們如果經過這樣不斷地去觀察、思惟,對緣起法真正的特性慢慢的就確定了。


偈一百零八

法及法性非實具,
盡離取捨與邊戲,
本始智心非造作,
任運安住成上士。
由行世俗菩提心,
並行勝義菩提心,
二種資糧無礙竟,
願滿自他二利行!

  在定當中我們很難說有或沒有,乃至於我們去觀察我們的心,很難說有這個境界,以及有能對這個境界的心。因為心境是互相對立的,譬如我看見這東西,這個東西被我看見,由我透過眼識去看見這個東西,「能見」跟「所見」,這兩樣東西是互相對立的,所以在真正的定當中,很難說這是所對的境,以及對境的心,乃至於這是應取,這是應捨,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因緣和合相待而生。在觀法性的定當中,這幾種東西都消失掉了,實際上這個消失並不是我觀了以後消失,而是它無始以來就沒有存在過,只是因為我們無明的錯覺才會發生。今天透過智慧的觀照,還你一個本來的面目──本來就沒有,一向就都沒有過。

  所以前面一再的說透過這樣去觀察,最後我們發現它原來就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性存在過,這一切都是緣起空,法爾如是。我們這樣不斷去觀察,漸漸的當我們在定當中,智慧便慢慢增長。我們在這樣的一個無自性的深定當中,平常所有無明觸覺而產生的心,慢慢的就安撫下來。到最後,一切東西,沒有能見,也沒有所見;沒有能取,也沒有所取,心在這種狀態才能平靜下來,而且任運而轉。這個時候是什麼狀態?就是證得了法性、空性的狀態,具這種狀態的這個人就是證得空性的具量大師。那個時候證得的就是「勝義菩提心」,而觀察的時候就是修勝義菩提心。

  在定當中是這樣,出定以後呢?還是為了一切眾生欲求無上菩提。由於這樣的心,所以行種種的六度萬行,這是「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積聚的是福德分的資糧;透過定當中我們去積累的就是智慧資糧,當福智二資糧究竟圓滿的時候,我們就成就佛果。因為平常我們觀察、雙運這兩種資糧,最後成就自他圓滿的法、報、化三身。色身的因就是福德資糧;法身的因,就是智慧資糧,法身跟色身是分不開的,不一不異的。平常我們講色身便是指報身跟化身,是用來化度眾生的。為什麼化度眾生要分成兩個?因為凡夫,以及地上菩薩,種種不同的眾生根據他們各各的因緣,所見的也不太一樣。而法身就是自利部分,所以最後能夠證得究竟圓滿的無上菩提之果,就是圓滿自他二利,也就是成就法身跟色身,或者是法報化三身的佛果。(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