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與不印間

台北增上班 德晃

  參加鳳山寺的皈依法會義工,第二天正行結束後,幹部們討論到是否可以將宗大師回向祈願文打字影印給同學,以避免學員抄寫時的不便,與站在走道上抄寫的擁擠,讓後二天的法會順利進行。曾師兄建議可由台北學苑來承擔這項工作,於是臨時打電話回台北學苑,想請淑慧師姊幫忙印製,一來解決問題,二來也節省時間,利人利己,何樂不為?但內心並不很確定,又基於做事的習慣,還是覺得先行請示法會僧眾總護持,較為妥當。

  此時法師不是在誦戒上課,就是在做晚課,沒有辦法請示到總護持,眼見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台北學苑只剩淑慧師姊在等我請示的結果,她又有約,最遲必須在七點四十五分離開,若不趕快印製,如何來得及明早發給同學呢?心中兩種聲音不斷的交戰著:「還是先印了再說吧!就算沒用上也無妨!」「不行!先行請示較為妥當!」想要將事情快點完成的意念愈來愈強……。

  好不容易終於在七點五十八分法師誦戒出來,(淑慧師姊還在)我如獲至寶的將想法說明,豈料法師思惟了一下,回答竟是「不要印!」與我的如意算盤南轅北轍,怎麼會這樣呢?當下請示,如偉法師說「印製祈願文」的初衷是為了避免學員抄寫不便與站在走道上的擁擠,但可否以其他方式來替代影印?此時身旁另一位法師又補充「這還不是原始的動機啊!」如偉法師說:「對!這還不是,最原始的動機應是要讓學員們得到受用,讓每位學員能夠自行殷重抄一遍,便是最實際的受用與造業。其他擔心抄寫時的擁擠費時,則可以用其他方式來解決。」最後決定用廣播的方式來告訴學員,在抵達鳳山寺時便先自行抄寫。

  我恍然明白,原來我做事時,其實是以處理事項的方便為優先考量,而忽略了做事時的內涵。我們不是要學習將眼光放遠嗎?但又因眼前的方便,常常再度迷失了方向,看不到真正的所緣。我學習到法師用佛法的角度,能夠掌握到事情原始的動機,真正的利益他人,為他人著想。

  思惟在當時若沒有依止三寶的心意,而未經請示便請人影印,便喪失了學習的機會。想至此,真是對師長生起深深的感恩,沒有師長的引領,豈不如盲龜?進一步思惟,倘若當時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不是法師而是義工同修,那我又會以何種想法與做法來回應呢?這真是一次深深的加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