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摸象記(十四)
日常師父開示
「論語摸象記」本刊曾於八十三年五月起連載,自學而篇第一章,及至八十四年五月為政篇第二章止,因故暫停。感謝南海寺僧團整理師父講稿,而能於本期起恢復連載。以下是師父開示講說緣起:
《論語》是孔子的門人把他們老師的教育,乃至於同學間互相斟酌往返學問的內容編輯而成的,數量上孔子的最多,內容上就是我們中國傳統的儒家仁道的精神,即「文武之道,唐虞三代」的基本精神。
孔老夫子,他是把所有中華民族的精華-儒家的基本精神,達到最究竟圓滿的一個了不起的聖人,中國人稱「大成至聖先師」。「孔門心法」並不是講一個道理,而是要去實踐的,是身心性命之學,要真正在人生當中受用的。這要經過學和習,不是僅看文字可以懂得的,必須有直接傳下來的師長,以及具弟子相的學生。《論語》分為二十篇,表面上看不出它的次第性,實際上有很婉轉的內涵,所講的都是師弟的親身體驗。弟子能夠恰如其分的把老師的教誡表達得非常完整,表示這個方法很圓滿的傳下來了,從它傳遞的過程來看,這是最典型、最有成就的教育。
學《論語》先從文字上去背,再在義理上反覆深入地研討,然後對境時去觀察,在內心中生起它相應的量,自然而然一遇境界,就能夠照著所學的來改善我們的人生。
儒家思想的傳承,自孟子以下本已混淆,更為秦火摧殘,後來就迷失了。後代一些佛門大德,像藕益大師乃至印光大師,透過他們對佛法的認識去看儒家思想,才體會出它的博大精深,暗暗通於佛法。因為儒家重點在於世間法,生死問題孔子罕言。
所謂「暗暗通者」,只是相似部分,佛法則世間、出世間無不包括,無不圓滿,所以永遠是最高明完整的。儒家思想本是大漢民族所孕育出來的人類精華之一,既可作個人立身處世的修養原則,又可作為學佛的基礎,尤其是大乘佛道,基礎安立了以後,再一步步向上提升。我所學的《論語》,說不上什麼來源,主要是佛門中師友的引導,互相的研究推敲而漸漸體會,本文可以說只是瞎子摸象的一點心得罷了,本野人獻曝之忱,提供參考,並祈望十方大德指正!
為政篇 第三章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這段文字很容易懂,就像上面所說的,政治通常會用很多政令、規章來規範百姓──道之以政;萬一做不到,違犯了就一律施以刑罰──齊之以刑;而老百姓因為怕被刑罰,就會避免做違背法令的事情,可是不會覺得做違法的事是不對的,這樣並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慚愧與羞恥──民免而無恥。相反的作法則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幾句話的內涵,我也是在瞎子摸象,就算摸對了,也只是摸到象的一根毛而已,這還是你們教我的,為什麼呢?
我在這裡,一直都是以師長的身份帶頭,因為自己受以前師長的影響,在生活中難免對你們要求這個、要求那個;譬如到佛堂門口,大家說好鞋子應該怎麼擺,可是說過以後,大家沒擺好,我就訓斥大家,大家低著頭沒話說,結果我在的時候很好,不在時鞋子就亂丟。後來慢慢地,你們就把我教會了,以後我偶然經過佛堂看見了,就停在門口把鞋子擺好,幾次以後,大家就自動把鞋子擺好了,這不是我是老師,而是你們是我的老師。這故事說明了,儘管今天我是師長,好像高高在上,如果「道之以政」──將法令告訴你們,要如此如此做;做錯了,我就喝斥你們一頓──「齊之以刑」;雖然你們可以照著規矩來,但是心裡面不會真正去反省──民免而無恥。反之,就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只是一個例子,我很樂意跟各位同學共勉與實踐。現在容或還做不到,但正因為還做不到,所以更要努力,常自省:「為什麼我做不到?」自己做不到能覺得羞恥,這就是「有恥」;「且格」是不但能夠改善,而且能夠達到一個標準。以前是做給別人看的,現在是做給自己看,而且自己一直感覺不足,因此必須不斷地學習,學好了不驕傲,還要精益求精;學不好,則不斷策勵自己。《中庸》上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人家做這件事一次就會,我做一百次;人家做十次就會,我做一千次,一定要把它學會。果真能如此,即使再差,到最後也能學好的。實際上,佛法也告訴我們這樣。人最可貴的地方就是肯去做,「肯」很重要,如果自暴自棄就完了,如果我們能不斷地在自己內心上面去反省、觀察、改善,那就對了。
世間「為政」有兩個大方向,一個是從外表上來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根據法治,基於外在一定的標準,大家必須要遵守,這是世間一般的走法;另一個是從裡面來看──「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不是從你是我非對立的關係來看,而是從彼此提攜、相互扶持的關係上來看。儒家、耶穌都是屬於後者,而更究竟徹底的是佛法,可是儘管有很多宗教,卻並不是真正都能引導大家走上這一步。
從裡面來看,我們反省自己應該怎麼做,有幾種角度:我覺得對別人是一種方式,對自己又是一種方式。譬如我走路不小心踩了別人一腳,立刻道歉,對方一定會說:「沒關係!沒關係!」假定我正要向他道歉,可是他板起面孔罵了我一頓,我道歉的心就消失掉了。同樣地,別人踩了我一腳,他應該向我道歉,在我沒責備之前,他可能準備道歉,但我責備了以後,他那個道歉的心也消失掉了,甚至還覺得理直氣壯要跟我論理。
我為什麼要這樣從不同的角度去談論及觀察這件事情呢?孔老夫子以他智慧的眼光告訴我們,凡事要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勝利和過患,經過很認真地正面、反面比較抉擇以後,我想大家都願意選擇後者──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這就是教育的真正意趣。儘管我們現在並不一定做得到,可是這正是我們要努力的地方,所以這裡說為政者需要這樣;後面也講「言教則訟,身教則從」。你告訴他道理──言教,他不聽;你自己以身作則──身教,他就好好地跟著你做。事實就是這樣。「身教」在這裡就是道之以德,是從自己這方面去反省、改善的,這是根本。先有根本以後,才能自己自利而後利人,那麼「道之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的內涵就出現了,它的次第就是如此。
或許有人會問說:我對別人的時候是偏重在後者──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純粹從自己這方面來反省、改善,然後去幫助別人,使得他「有恥且格」,可是萬一我並不是在上面帶人的,而是在下面被人帶的,而上面的人是「道之以政,齊之以刑」的方式,那我怎麼辦?這個問題問得很好,這個回答孔老夫子有沒有告訴過我們?有的,答案就是「禮」,它基於「仁」,根由在自己內心當中覺得做一個人的基本操守應該如此,這和前面所說的「刑」不太一樣,一個是內心的覺醒──我應該這樣去做,一個是外面環境逼著我要這樣做,這是二者根本的差別。
禮,從孔老夫子時代慢慢演變成現在的禮俗(民間的風俗習慣)。這個風俗習慣有很多是很好的,雖然大家都如此遵行,但是不一定人人都能夠體會得到它背後的精神,這要經過認真學才能知道。
所以假定我們好好學,能把老夫子教我們的道理在日常生活當中善巧地運用,處處體會,淨化自己,那時候你會發現它就是《廣論》的下士道,而下士道的重點是皈依和業果,這兩點如果做到了,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因此,我現在常常把《論語》跟《菩提道次第廣論》放在一起用,《廣論》中皈依學處的共學有六個,第一就是隨念三寶功德差別數數皈依,而《論語》上面我們學過的就有跟它相應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而且妙了,進入佛法第一步是皈依,以世間來說做人真正重要的第一步是「學而時習之」,彼此的內涵是一樣的。
我愈來愈感覺《論語》之美,你先去背它,背熟了就把它當詩詞一樣,經常優遊涵泳,然後在生活當中去用、去體會,如果善巧的話,你會發現你所用的不是《論語》、就是《廣論》。《論語》是輔助《廣論》的共下士部分,是共下士的前行,而真正進入時,我們需要的是《廣論》;《廣論》皈依的部分說「若數數思,漸能深信,漸淨相續,能得加持」,所以我們要隨念三寶的功德差別數數皈依,而皈依的內涵就是「學而時習之」──時時刻刻去學,然後去運用,這個內涵是完全一樣的。所以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始終是碰到了這麼珍貴的東西,我們如何去學會它、運用它。
舉個例子來說,昨天一大早,我們就南下辦事,不料才出門半小時,遇到大塞車,車子就像燒餅一樣被夾在路上,動彈不得,於是我們就停下來上課了。大家就在車子裡隨便談談,結果一等等了三個半小時,這是我第一次等那麼久。現在我覺得,如果我們真正能善巧運用,隨時提醒自己一件事情──佛法、業,當我們能處處去體會,隨時去用時,不但當下自己的心情就會開朗,而且對將來也好。所以我馬上想到──「不亦說乎」在哪裡都用得上,被夾在那裡也不亦說乎,否則你會暴跳如雷。
世間觀察事情,不是正面就是反面,但如果要實際上去用,必須正反兩面都去看,才能看得正確、圓滿,才能得到最完整的正知見。修學佛法的第一步,就是得到「正知見」,這在因明學上稱為「比量智」,要從善知識、師友那裡獲得,然後根據比量智如理地驗證、修行,得到的就是「現量」。理論如此,進一步還要去思惟觀察,因為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陷在自己相應的一面,其他面便看不到。一旦陷在自己的見解時,其他的知見根本無法接受,而且當下一定不可能體會到這一點,如果能體會,那是很了不起的,事後如果能觀察到,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通常情況都是看到別人是如此,而且不知看了多少次以後,才會回過頭來發覺自己也一樣。所以,學了以後還要在事相上磨鍊,在內心上反省,先從小的地方去用、去體驗。
我們學佛法,通常都會遇到某些程度的困難,此時並不是立刻就想辦法去解決困難,而是應深細地先去觀察──有沒有退路?因為一般人遇到困難時,不但不能上進,還往往會放棄,退回到從前的老路子上去。但是退下來就沒有困難了嗎?實際上認真觀察後會瞭解,退下來不但避免不了困難,而且無窮無盡的困難會跟著來。現在小小的困難都無法解決,將來無窮無盡的大苦難來了就擋得住了嗎?這麼一觀察,會發現沒什麼退路,反而是努力向前才能克服困難。問題就在自己的認識不夠,遇見小小的困難就退縮,那就註定自己走不上去。佛門當中有一句話叫「軟暖習氣」,平常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就希望躲在舒服一點的地方,輕輕鬆鬆地過日子,這就是使自己墮落的根本原因。
修行是件痛苦的事情,那為什麼還要修行?因為我們了解不修行會更苦,現在透過修行的小苦,將來能夠把真正的大苦都解決掉,這才是修行真正的價值。了解這點,我們回過頭來就願意認真去做,那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已。也就是以「德」來淨化自已的內心;行為則「齊之以禮」,行為本身一定有一個準則,做不到會慚愧,反省問題在什麼地方,繼續努力,一定要克服它,這一生做不到,還有下一生。真正能這樣去做,一定能達到前面說的「有恥且格」,乃至「格物致知」──從內心上面,真正達到不為惑業所使的地步。
現在我們明白,要學聖賢、佛菩薩,就要調伏自己的煩惱,盡力幫助別人,德行的特點就在這裡。我們願意學聖賢、佛菩薩,不斷觀察、反省自己,眼前雖然自己還是凡夫,還很差,但跟著好的師、友,在好的環境中不斷地學習、改善,總有一天一定能成聖成賢,乃至成就無上菩提──佛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