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心靈的城堡


編輯室採訪整理


  建立教法的根據地─福智教育園區,歷經高雄旗山鎮、杉林鄉的覓地過程,終於民國八十八年決定在雲林古坑鄉設立,園區建築師─張家祥師兄隨即緊鑼密鼓地展開設計工作。張師兄從事建築師業務已經三十多年,目前主持建築師事務所,因此他的職員們,現在理所當然也成為園區建設的伙伴了。

  面對那麼一大片土地(近四十公頃),要設計出那麼多元且彼此相融的校區(含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及終身學習園區,各區之間要有獨立作業之功能,彼此卻又能相合相屬),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張師兄是如何做到的?且聽他的心路歷程。


天生好等流
觀察抉擇希求法


  張師兄內斂厚道,謙沖守分,研討班同學說他即使對意見、習慣與他相左的同修,也都可以觀功念恩,找到對方的優點。張師兄則說:「可能是我六歲喪父,生活清苦,對苦的體會比較深,所以較能縮小自我,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量吧!尤其是學了廣論以後,我更感受到凡事無絕對的對與錯,一切要觀察前因後果各種角度,避免過度主觀。」廣論的教授,對他是絕對的策動力!

  可是在八十二年初入白河廣論研討班時,張師兄並不是那麼相應的!因為之前已有的佛法知見,使他對廣論的內涵並不堅信,尤其是「依止善知識」的部分,加上對顯、密教法的內涵不清楚,他內心掙扎過好一陣子。但由於他仍斷斷續續地來研討,一年多以後,很多疑惑經過理性的了解,終於漸漸釐清,內心對修學宗大師圓滿教法之信心也逐漸堅定,即使風吹雨打也阻斷不了他求法的心。

  八十六年十一月,常師父為利益大眾、建立教法,要覓地建校,因為張師兄和他女兒張碩芳是專業建築師,自然受邀成為建校規劃小組的一員。

找地連三變
菩薩美意巧安排


  初時,覓地作業並不順利,不到兩年之中,地點連三變,從旗山鎮、杉林鄉一直到古坑鄉的園區現址,張師兄不僅參與覓地、勘測,而且每換一地,張師兄即依照當地的地形和風土民情,設計出建構圖和模型,以方便進行土地租借權的申請手續。面對這些無常變化,張師兄說:「一開始會很不能適應,往往以為可以通過了,怎麼一會兒又變了?後來才慢慢地體會到,變數是我們無法掌握的,一切皆是因緣和合,也是佛菩薩最好的安排!現在回首,旗山鎮的地是狹長的山坡地,可用面積有限,而杉林鄉的地後來又發現是水源保護區,不得開發建設,因此,如果當初前面這兩塊地就定案了,那麼園區的後續發展就很困難了!」

  是的!一切皆是佛菩薩的美意,兩年來的覓地經驗,成就了團體同修們往後與政府相關單位行政、文書往來的能力,也增強了面對無常變化的耐力!可以說是最好的前行!

建築有次第
菩提大道中軸線


  園區土地於八十八年定案之後,張師兄面臨了另一個難題:如何在整體規劃園區的同時,又能儘速地確定國小、國中的建築藍圖,以便營繕組可以儘快開工,因為國小、國中當初是規劃在今(九十一)年就要招生了(目前是預計明年招生)。張師兄用心地參閱許多專業資料,最後終於彙整出「中軸線」的概念。中軸線橫貫園區,如果園區所有的建築物與公共管線都依「中軸線」而發展,那麼規劃與施工皆可有次第地依序發展,不會紊亂。而且沿著園區的「中軸線」兩旁,是以柔性的「宿舍區」為主,大家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守望相助,這種「以人為本」的不共特色,將生活、學習與教育完整地結合在一起,就好像我們在學佛的過程當中,雖然各有不同的因緣,但所依的中心主軸卻是一樣要成就無上菩提的,所以大家喜歡稱「中軸線」為──「菩提大道」。

  中軸線還有一個好處,張師兄說:「時代一直在改變,現在的想法未必適合後來的設計者或使用者,規劃時若能預留空間,後人就可以順應當代的潮流利用發展,這就叫『校園填充』,將來不論誰來承接這片土地的設計工作,都可以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張師兄的格局、遠見與代後人著想的心,可見一斑。

設計迭更動
心相事相齊提升

  總體設計方向確定了,張師兄和數位建校小組成員南北考察了許多學校,取得共識後,提出了國小、國中校舍的設計圖,也開始了他的另一波的考驗。第一版設計圖:教室採用單面走廊、三層樓、斜屋頂,有人有意見;第二版:單面走廊改為雙面走廊,送審,沒有通過;第三版:其他不動,三樓變二樓,仍有異議;第四版:單面走廊、三樓、平屋頂,這次總算定案了!這其間一版一版的修正,歷時好幾個月,張師兄除了要面對學校開學的時間壓力外,更要面對事務所的職員和與他合作的專業技師,因為只要設計圖修改一次,建築結構就要重新估算一次,水電、電信電纜的配置圖也是一樣:「每修改一次,我就苦一次,如果是一般案子,我很可能會考慮與案主中斷合作關係,但現在我不是為了做世間的案子啊!我是為了『承事師長、建立教法』,所以我從來沒想過『不做了』。可是,我會很著急,這樣下去何時可了?」怎麼辦呢?「我告訴自己,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意義,事情總會解決的,我不能生氣,我還要帶人,如果我的內心沒有調伏,我怎麼去說服下面的人?帶著煩惱去勸人,一定含有瞋心,不但自己造惡業,也會讓下面的人受影響!」就是靠著強盛的承擔心與思惟「業果」的道理,張師兄一次次地面對他的工作團隊,說服他們一起配合園區的設計理念與方向。

  心相上雖然安立好了,總還需事相上的改進配合,事情才能有所進展吧!大家探究後發現,設計圖之所以會一改再改,是因同修們對參與園區建設都很熱切,也都很樂意表達意見,但卻沒有統籌意見。後來,九十年後半年起,鳳山寺法師、解典衛學長及謝文寬、林茂宗等師兄陸續進駐園區,營繕組分工成為整體規劃設計課及施工管理課等單位後,上、中、下的關係有所依循,工作即漸入軌道了!各單位透過會議凝聚共識,大家互相交換意見,拓展視野,開擴心胸。「團體的美就美在這裡,每一個人都可以充分地表達意見。」張師兄並未因他的專業被非專業挑戰而不悅,反而從團體的角度看待這件事,這等心量,實在難得!「其實,園區如何形成是團體的共業,我的設計即便專業,也有可能並不完整。專業人士若不知道尊重他人,也會變得偏執,沒有彈性!何況園區是大家共有的,大家共同承擔,集思廣益,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煩惱能調伏
法義入心感師恩


  這麼說,是不是以後再面對修圖,內心就沒有問題了呢?張師兄呵呵笑了:「沒有,只是煩惱的時間縮短了!像最近,為了配合日後終身學習園區的造型,宿舍區本已敲定採用斜式屋頂,後因考量到施工難度及經費等等問題,一夕之間又變為平屋頂,我對這個變動仍然起了很大的煩惱,因為原先都已經講定了嘛!這下子一切又要再重來了。好在這時同修提醒我:『我們的教育園區注重的是心靈,建設的重點依次是安全、適用、簡樸、環保,最後才考慮到美觀。你現在先不要想別人怎麼想,你自己先抉擇重要的是什麼?為什麼?然後和同修取得共識後,再向上級稟報,不要把最後的決定推給上面的人,免得蓋好以後你自己後悔!』我真的幾乎忘了園區建設的這五大重點,又不自覺的陷在自己的專業執著(建築美學)裡,同修的話幫助了我,經過客觀的思惟後,我覺得同修們的意見是對的,我同意修改設計圖!這次調整花了我兩天的時間,比起以前的四、五天,進步了一點點!」

  張師兄口中的一點點,可是無限生命中的一大躍進。在與他的對話中發現,他在不同階段咀嚼出的法義,層層深入:「在面對設計圖一再被修改的當下,不可否認的確很苦,但我一直祈求,並用淨明法師的話提醒自己:『每個人的緣起點不一樣,從緣起點切入,就是懂得道次第。』這讓我減少觀過的心。而中士道『六苦』數數高下、不定過患等內涵,也會在設計圖一變再變中湧現,感覺這些法理已不是文字,而是活生生的體會。尤其參加淨智營後,我發現自己的『我愛執』其實蠻強盛的。我雖然有專業能力可以做這件事,但我的能力並沒有很正確的動機引導,雖然理論上知道園區是為了『建立教法、廣利有情』,但心對境的當下,所有這些高遠的目標都不見了,只會耽著在事相上,對自己精心規劃出來的設計引以為傲,不斷向人強調:『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就想要他人全盤接受,而未去感受他人的看法。當心裡只有自己,沒有他人時,『苦』自然就出來啦!最近持誦《大般若經》,我也體會到,我現在所面對的境,就是學習反省思惟、放下自我的好機會。」張師兄感嘆的說:「呵!能夠將事相與法結合在一起,內心提升了,會很歡喜的再繼續做下去,也會覺得修改這些設計圖好有價值,也好感恩!」

做師之所喜
清淨和合同增上


進駐園區的同修不斷增加,目前已有三、四十位。當然,在做事的過程中,法師不斷地為大家安立意樂、提策動機;同修彼此間直言規勸、軟言相慰;再加上善行班、淨智營、提升營、誦經持咒等種種活動的研討與進修,是張師兄能步步成長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同行助伴,張師兄說:「早上我六點多到園區時,很多人已經在工作了,辛苦了一天,他們還要誦經、持咒、結行、上課……精進的精神讓我好感動。而在我心裡卡住時,同修也會明白地指出我的問題,透過同修,我可以修隨喜,也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更可以體會團體、師長的功德。真的,我現在確實知道,是我需要團體,而不是團體需要我!這個認識讓我更珍惜當下的因緣。」於是,張師兄推掉了許多世間的案子,將重心都放在園區上。

  目前他積極規劃的是福智高中及終身學習園區,終身學習園區由於用途多功能,設計起來較複雜,奇妙的是,大藏建築師事務所在這時適時地加入,張師兄高興極了:「真是三寶的加持,園區那麼大,絕非我一個事務所可以獨力完成,大藏的建築師甘銘源師兄及李綠枝師姐年輕又專業,這個時候加入,真是太好了!」建築師群的陣容越來越壯大,學習的課題似也邁入另一個階段,面對「專業」之間的互動,張師兄說:「包容、尊重、建立共識,是不變的原則,執著只會損惱他人,他人苦,自己也苦,心裡若能常常有他人,苦受就會減少。甘師兄及李師姐也是廣論同修,有共同的理想,又在有師長引導的地方工作,我想這正是我們彼此學習的好機會。」與同修和合互動,正是師長所教,也是師長所喜的啊!

歷事又練心
依止師長有信心


  從四處覓地建校到參與園區工程已歷經五年了,這歷事練心之路還很漫長,張師兄說:「凡前面走過的路,都是具有無比價值的,除了學到許多寶貴經驗,從中自我淨化、提升之外,也是為了成辦最終的目標──成佛。感恩師父的慈悲與智慧,巧妙地透過園區工程,幫助大家不斷地學習與增上,也以此來接引有緣眾生。師父將佛法的慈悲與智慧帶給我們,我們善用,佛法就會落實在我們身上!」如果你現在問張師兄,對廣論中「依止善知識」的部分堅信否,你一定會聽到他語帶堅毅地說:「我有絕對的信心!」因為,這正是他這些日子以來最真實的體會。

  如果說生命中種種的因緣,皆是為了成就未來最莊嚴的使命,而在承擔使命的過程中,心靈可以因而層層提升、增上,那麼張家祥師兄就是很好的一個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