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資材組剪影之二》
環保尖兵
台北 慧蘭
辭掉教職,剛到法人資材組時,心裡歷經好大的調適,以前站在講台上,至少是學生眼光的焦點,現在躲在幕後,工作瑣碎,不是在倉庫裡清點資材就是在垃圾堆旁做分類,有一陣子還真怕被人看到。好不容易克服了「這個工作很卑微」的心結,想到團體中每一個「零件」要安住在它的本位上,整個機器才能運轉順暢。別人不做的我來做,這才是對團體有利的承擔。閃亮的位置不見得有利於修行,我正好可以藉此機會學習配合別人、調伏煩惱。幾個月下來,漸能坦然自得。
以前我對溫差很敏感,何時該開電扇、何時開冷氣、何時要打傘,執著得很。可是接資材組,八月時分忙著在庫房及各層樓清櫃子、列清單、搬運、定位,總不能因我一個人在那兒就開冷氣,於是衣服濕又乾,一天數回,熬一兩個月後,居然不怕熱了。
除了變得更「耐熱」「習勞」,資材組裡還有很多實踐「惜福」的好機會。我把盤點好的資材做成一覽表,提供申請者做參考,或許庫存中就有適用的了。此外向同修推廣「多用二手貨」的概念,有替代品或可修補的就不買新的。大家清一清手邊用不到的資料夾,別人可能就多一個可資利用的公財。至於惜福紙或雙面印刷,早已成了大家共同的默契。
除了節流,北中南三學苑利用儲運股的載菜車做資源流通,互相支援,辦活動就不需買一堆資材。妙的是總有一些因緣讓我們不花錢而能開源。某公家單位撤掉一個附屬機構,我們接收了三百條很不錯的棉被。又一次某外商銀行關閉之前,我們接收一些冷氣機,擴建的教室正好用得上。
為了響應生活環保,辦公室外陽台標示回收的項目:紙、乾淨的塑膠袋,各種材質的瓶瓶罐罐,法味餐廳的廚餘由農場回收,其餘交環保車回收。果然幾層樓進出的人雖不少,要送進焚化爐的垃圾卻不多。
為了節約能源,我們掀掉遮光的毛玻璃,原先使用四支燈管改為兩支,照明度也不減,日積月累省了不少電。再者把飲水機的廢水拿去沖廁所,非常感謝同修也頗能配合節約用水。
當我一心只著於開源、節流,便不禁覺得有人不夠節約、不肯用二手貨。於是我告誡自己:同修比起外面一般浪費的程度已是好太多了,一個習慣或概念的轉變不是一蹴可幾的,倒是我自己一定要確實做到。漸漸的,我懂得觀察,知道何時可以推銷庫存,何時要隨順緣起。在遊說的過程中,有時還要和對方一再溝通,比起打一通電話,照單採買麻煩多了。但一想到能節省資材,促其流通,且讓自己學會觀機而動,雖然多花一點時間和口舌,事實上,這個學費不算貴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