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心田

台北 玉玲

  美國南加州的里仁商店搬新家了,距離南加教室僅三分鐘的車程。原來的場地當教室又兼賣場,小小的發菜中心,即便同學或會員每兩週來取菜一次,場地實在不敷使用。也曾多次尋覓較寬敞的地點,無奈諸多條件不符,只好作罷,之後也未再積極覓地。

  平日,大家的行徑路線習慣性的往西而行,直到一日,雷聲師兄心血來潮逆向往東而行。不久,竟然發現一家欲出租的商店,無論地點、面積、價錢似乎都滿理想,評估之後覺得應該可行,當房東知道承租的用途後,欣然同意也未予漲價。

  適巧隔天,師父親臨南加並前往該地探視,當天正逢假日,因此無人招呼,只能隔著玻璃觀看。良久之後,師父指示可買,而對此店未來的裝修與佈置,陳學長指示以「雅」作為原則,不要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但有機會可適當的呈現佛法內涵,大家只好盡量去揣摩「雅」的真諦。

  在大夥的分工與努力下,原是一家墨西哥餐廳,搖身一變成為兼具銷售蔬果、加工食品及餐廳功能的商店。其中一部份規劃為餐廳,一部份為賣場,除了銷售有機蔬果、冷凍加工素食、豆製食品外,尚有一些來自台北里仁的有機食品,也在貨架上陳列著。其實,大家都沒有開店或經營餐廳的經驗,心中不免惶恐,但一念及三寶和對師長的信心,自然產生一股力量,義工們從惶恐不安轉為興奮與期待,更了解這是趨勢所在,目前南加並無類似的商店,深感任重道遠。

  在南加並無慈心農友提供有機農產品給里仁,所以負責農管的王紀新師姐必須不辭辛勞的找尋貨源,尤其是東方味濃厚的大白菜、高麗菜、青江菜等,明知這些菜的供貨不易,依然嘗試多與農友互動,有時並不順利,好不容易找到一位東方農友,而他的產品並非有機耕種,不符要求。於是她在挫折困頓中學會了祈求:不求事相圓滿,只願藉著故鄉味的蔬菜,來滿足華人的思鄉之情,更願為了推廣慈心的理念多盡一份心力。想一臉福相的王紀新,有貴人相助,在西方的農友中尋獲故鄉味的準有機的蔬菜,這是大家的福報。因此,皈依祈求就成為挫折路上的強心針。

  原先南加里仁的蔬果供應,是採配送方式,可選擇小包美金十元或大包二十元的菜量,但蔬果內容可由不得任君挑選,給什麼就吃什麼。因此,有些同修偶有抱怨,有些菜不愛吃或是不知如何烹調不熟悉的食材。善巧的紀新師姐便精心的設計食譜,附在配送的蔬果上,以供參考。搬新家後場地充足,貨架上也開始增添不少有機產品,以零售的方式好讓消費者自行挑選,就像點石成金的魔法師,棘手的菜色漸漸的也被接受了。所以,用心改善成為逆流而上的墊腳石。

  如此一來,大家的互動比較頻繁,也有了參與感。當同學的家人罹患癌症有難時,大夥也曾不分彼此,各自提供一些有機蔬菜,幫助需要的同伴,著實讓對方的健康大大獲得改善。慈心的善心與善行,飄洋過海在此地滋養落實了。

  猶記父親臨終前罹患胃癌的痛楚,王紀新難忍心中的感慨和欷歔,深信疾病是可以預防的,更堅持良好的飲食選擇及運動,有助於健康。因此,在配合推動健康講座上總是不遺餘力,即使在講師不充足的情況下,誰能講誰就上場,只願遺憾不必重複的上演,縱使萬事未必具全,也不能放棄對慈心理念源源不絕的熱誠。

  早期,王紀新曾經營有機蔬果合作社,當時對會員邱師姐兩週才取一次菜,不免疑惑:這樣夠嗎?後來才知這位師姐在學佛的團體中,也可買到有機蔬果,因而得邱師姐的助緣學習廣論。王紀新目前還是貿易公司的負責人,不過經常放下公司的業務和耀眼的光環,擔任農管義工兼農管。她從未想過,在青菜蘿蔔與瓶瓶罐罐的有機食品中打轉,也能實現熱心環保的初衷,居然在這裡找到生命中的春天,也憑添一份對慈心事業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