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摸象記(十七)

日常師父開示

為政篇 第八章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夏也問孝,孔老夫子的回答又不同了。「色難」留在最後說。先說「有事弟子服其勞」,有事情的時候,弟子來做。從表面去看的話,這一章比前面子游問孝要難一點。不但要養父母,而且要「有事弟子服其勞」。前面曾說過,現在有些人連父母都不養了,只有在什麼情況下才養父母呢?需要父母為他做事的時候──一個不要錢的老媽子!父母的事情應該子弟去操勞,但是孔夫子認為,這樣還不算孝,應該還要「有酒食,先生饌」,有好吃的食物先供養父母。現在的人是有酒食「我」先吃,有事情不願意做,讓父母做。想想是不是這樣?不過,有事情我們來做,好吃東西先給父母吃,這樣就算孝了嗎?孔老夫子說這個還不是孝哦!

  但以現在的人來說,好像理所當然!現在教育的背景就是如此,特別是西方的教育,崇尚物質,追求物質;追求物質的本質就是追求享受,辛苦了半天,有了享受,當然是我的。只有勞累誰都不願意去做,所以自然而然養成這種狀態。我們現在的教育也是一樣,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說:「你只要把書讀好,將來才可以賺大錢,這個事情我來做就好。」在家裡。父母告訴我們的,讓我們日積月累所感受的都是這個,所以自然而然現在一般的家庭出來的孩子都是這種狀態。我們看得見一般的家庭當中,父母盡心盡力把孩子帶大,可是孩子長大了以後,只管自己不管父母,不但不管父母,而且還處處讓父母傷心,父母就抱怨:「我辛辛苦苦把孩子帶大,現在孩子怎麼這樣呢?」父母從小已經把孩子教錯了,一天到晚灌輸他這種錯誤的概念,行為也引導他走錯了,在這種情況之下,這個小孩子怎麼可能學好呢?這與孔老夫子告訴我們的,完全相反。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培養正確的觀念,對父母固然如此,對兄弟也是一樣──好的東西讓給你,事情我來做!所以二十四孝當中,有「孔融讓梨」的故事,家裡有人送梨,孔融覺得:「我比較小,所以我拿小的。」

  最後講「色難」,這兩個字,就是真正的關鍵,我們可以很認真地去思惟觀察。這兩個字如果解決了,前面的「敬」字也多多少少可以有一點點名堂了。什麼叫色難呢?色是臉色,是說外表要和顏悅色地事親,這裡為什麼只說外表而不講內心呢?儒家的根本是誠、仁,這都是從內心上面講起的,叫「誠於中,形於外」。如果內心有這樣的誠意,外表顯現出來的自然是和顏悅色,這樣才對,如果只在外表裝出很和氣的樣子,那是巧言令色,不是這裡所講的色難的色。我覺得只有和顏悅色還不夠,還要察言觀色,要「捨自自在」,以親心為己心,那就要跟前面的「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連在一起看。那個「志」字,非常重要,儒家講志,不是我要升官發財,我要如何、如何,如果把它看成這個,那就完全錯了。所以這個色難──察言觀色,是真正能夠了解父母的需要,了解了又能捨自自在,這個最難。所以不但要和顏悅色,而且要察言觀色,察言觀色到什麼程度呢?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孔老夫子對堯舜佩服之至,這是他理想中的聖王。舜帝,遇到顢頇的父親、自私的母親和無理的弟弟,你們說在這種情況之下,如何能察言觀色、捨自自在?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想離苦得樂,但是因為限於個人煩惱習氣及種種因緣,所追求的理念、方向都不一樣;有人追求世間的,有人追求出世間的,而真正的孝子,一定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走上真正離苦得樂之道。因此當父母陷在自己的煩惱、習氣中的時候,也就必須要很委屈婉轉、善巧地引導他們。

  我把這四段連在一起看,讓我們從頭到尾,從表面的文字深入到內涵一步一步地去體會。先思惟父母全部的精神都放在我們身上,我們對父母也應該這樣;還要恭敬,內心當中以誠敬去報恩,有機會能夠對父母盡一點孝心,那是我們絕對應該的。我們現在一切的一切,都是來自父母,我們長大了,豈不應該有事情我們來做,有好的食物先供養父母?我們小的時候父母辛辛苦苦地養育我們,自己省吃儉用,給我最好的,現在我們有能力了,豈不應該回報?乃至於長大了,父母還是經常這樣的心情對待我們。如果我們在平常生活中能夠努力這樣去實踐,現在要學佛,就很容易一步就跨上來。因為我們平常已經習慣孝悌,否則,儘管我們現在形式上學佛了,但內心都是污糟糟地,要改掉這些壞習慣,那是千難萬難。即使閉目盤坐、禮拜誦經,或者把經論學得很好,跟人家辯論都是第一,但這是學佛嗎?這只是學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認識佛經上面告訴我們的義理,照這個義理去做才是。所以四書所說的是讓我們從小就習慣孝悌,等到長大了,懂得這個道理,要轉彎學佛就很容易,否則儘管我們講了很多道理,要如理實踐就很困難。


為政篇 第九章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孔老夫子最得意的門生是顏回,因為唯有顏回能夠完全傳他的心法,當然,到後來曾子也是個能夠傳孔門心法的人。現在先看前面這兩句話,「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這在我們生活中是可以實際體會到的。比如有的時候我告訴同學:「某人你應該如何、如何……。」他就說:「我知道,我知道……」第一句知道滿好,第二句知道也還滿好,第三句知道就差一點,到後來「我知道了!」意思就是你不要再囉唆啦!心裡面這種狀態就出來了。可是孔老夫子跟顏回講了一整天,他「不違如愚」,好像很笨一樣。「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可是觀察他私底下的行為,卻能夠把所聽到的道理,應用在生活中,而且能夠做得很好。所以孔老夫子讚嘆他「回也,不愚」,顏回實在不笨啊!

  表面上看起來文字容易懂,實際上這裡面還有深一層的涵義。難道孔老夫子不知道顏回笨不笨嗎?為什麼他還要說這一段話呢?這其中有它特別的意義,因為即使顏回這麼了不起,孔老夫子還要觀察,他在行為上是不是能夠把老師所講的道理如實去實踐。現在我們的狀況是老師講完了,就覺得自己知道了,也能夠把老師講的敘述得頭頭是道,乃至於講得比老師更好,但是能不能真的做到,卻是一個問題。顏回不是這樣,孔老夫子跟他講的時候,他一句話都不說,只是默默地聽著,似乎很笨的樣子,但是聽了以後卻能夠把老夫子所講的道理如實做到,這是何等了不起啊!真正最難的就是這一點。

  這裡說明了一個重要的內涵──真正的君子、聖賢不在能言善道,而在腳踏實地去實踐。所以有人問孔老夫子:「你的弟子當中哪一個最好學?」孔老夫子說:「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當他有過失的時候,孔老夫子糾正他,他馬上改過來,絕對不會再犯,而且完全從實際上面去做。這真了不起!我們的狀況是要嘛聽不懂,聽懂了則是:「哎呀,我不行啊!這都是聖人的境界,我只是個凡夫啊!」事情還沒做,就把自己保護得好好的──「我就是個凡夫,我就是做不到。」我們最嚴重的致命傷就在這裡。而與前面情形相反的,就是願意去做。雖然我們現在不能像顏回那樣不遷怒、不貳過,但要策勵自己:我一定要努力,「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他一次做到了,我可以做十次,十次做不到,一百次,一百次做不到,一千次,一直做下去,直到做到為止。我們如果有這個決心,「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就是再差,也一定能做到。

  前面講了一大堆孝,為什麼在最後講這一段話呢?這裡邊到底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我也不知道,不過我慢慢地感覺出儒家的很多思想都是這樣,前面〈學而篇〉也是在講完了兩章以後,孔老夫子馬上說「巧言令色,鮮矣仁」,提到不是只有話講得頭頭是道就是仁。現在也是在前面講了很多孝道以後,忽然之間插進來這一段,就告訴我們,不是只講道理,而是要去實踐的。我們現在聽過之後,要不斷思惟自己聽懂了這個道理,該怎麼腳踏實地去做,這才是真正重要的。假定我們像顏回一般絕頂聰明,那麼聽懂了就去做;假定我們並不像顏回那樣聰明,怎麼辦?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了──和師友不斷切磋琢磨,並且精進不懈地去做。


為政篇 第十章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前面所說的那些道理是要去做的,但到底有沒有真正去做,是騙不了人的。像孔老夫子這樣的聖賢是看得很清楚的,其實不用說聖賢,就是我們仔細去看也一樣能看得很清楚,騙不了人。所以當年我的老師一直告訴我,我們可以騙自己,但是騙不了別人,就算騙得了別人,也騙不了因果。真正將來感得苦樂果的,是由「因」來決定,所以騙自己是最荒唐,也是最愚痴的事情!因此孔老夫子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你看他做了些什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做,觀察他的動機、理由何在,然後再看看他做完後的心情如何,大概就可以知道他的品行、為人了。

  有些人做了壞事以為人家不知道,自己還覺得很得意;有些人做了壞事以後覺得不對,自己就惴惴不安。這兩種人,哪一種好?做了壞事還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覺得很得意,那是最差的人,這種人比畜牲還不如,非墮落不可。假定真正懂得這個道理,誰都不願意騙自己,也不會騙別人,只會做兩件事情──學跟習。同時,「學而時習之」的過程中,還要有朋友互相切磋琢磨。儘管古代的聖人孔老夫子有這樣好的方法,這是中國人幾千年以來的瑰寶,但現在幾乎消失了。時下這個世間是一片染污,根本不太可能學到這些,就算懂得了道理,也沒有實踐的環境,唯一還保留的只有三寶之地。現在我們在這裡彼此互相切磋琢磨的,無非是這些內涵,這是多麼珍貴啊!這些心性之學,儒家稱為「內聖外王」之道,可以做為我們學佛很好的基礎。但願各位同學聽了以後,能夠認真地想一想,更進一步能在生活中觀察、應用,這對大家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