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包溜滑梯

台中 慧所

  隨著時間的流轉,國中小學的校舍一棟接著一棟在園區建構起來。營造過程中,大大小小的境層出不窮,每一個境都是在考驗園區義工的智慧和善巧。以砂包溜滑梯而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當教室的內牆建構完成以後,留下一堆堆的廢模板、混泥廢土。要把這些沉重的混泥廢土,從四樓高的教室搬運下來,先得把它們打包免得尖角傷人。再而由一人拉或兩人扛,從教室裡一包接著一包不急不徐傳到門口來。體力好的人接過手後,把砂包放在背上,彎著腰半扛半背著,踩著一級級的階梯,小心地走到一樓去。

  第一次負責義工小組工作的邱郡塵師兄,認為讓平日不常做粗重工作的義工,慢慢地做就不會疲累,而這樣比趕工程、趕效率還要重要。但是天黑收工時,還有三分之一的砂包還留在教室裡,尚未處理。

  第二次上工時,邱師兄看見劉德政師兄用接龍方式,請義工靠著牆壁一個接一個把砂包傳接下去。雖然砂包不輕,費了不少力,可是大家越傳心力越強,身體並不覺得疲累。邱師兄才恍然大悟,只要心力策動起來,沒有人會覺得累的。

  第三次義工來時,邱師兄正準備把劉師兄的接龍方式再一次演練並向義工講解時,突然一位師姐建議:可以讓砂包溜滑梯,也就是將模板舖在樓梯上,利用樓梯的斜度讓砂包從板模上面順利的滑下去。這時邱師兄一聽到師姐的建議,內心起了一個念頭「帶組的人是我,又不是你;是聽你的,還是我的?」現場馬上又有人反應:模板很粗會把麻袋磨破,而且沒有欄杆圍住,一不留意麻袋容易滑出去甚至摔落到樓下,萬一壓到人,很危險。這個不贊成的聲音,讓邱師兄更堅固自己帶組的方式。但是,當他又看到師姐很著急的模樣,他想了一會兒,覺得沒有必要堅持自己的做法,何不先試試師姐的方法,萬一不行再改回自己的方法也不遲。

  沒想到砂包從模板溜下去再承接,一點也不費力,感覺好輕鬆,發現師姐建議的方法的確高明,打從內心感謝師姐,師姐才羞赧的說「自己不過是多了幾年搬運水泥的經驗吧!」原來這位師姐是搬運水泥的高手!

  透由砂包溜滑梯,邱師兄體會到只要願意放下自己的想法,就有好東西跑進來。生命的泉源,因此增添一股活水,真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