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味甘苦談》

晚間七點的抉擇

台北 孟慧


  晚餐時分,法味餐廳人煙鼎盛,排隊的長龍裡突然岔出一群人膠著不動,一邊聊天,一邊眼神掃向玻璃帷幕裡的廚房。別奇怪,他們一定是「愛麵族」,在等待那鍋剛起灶,拌著麻油香的里仁麵。那半盆麵熱氣冒得眼鏡都糢糊了,可是香Q有勁,加上有料的湯變成紅燒羹麵,拌點素燥或辣椒醬又成了美味的乾麵。所以不用多久,盆裡的麵又見底了。

  看到麵這麼搶手,玻璃帷幕裡的義工雖忙著燒水、下麵、調味,可也忙得非常高興。可是七點一過,問題就來了。研討班七點開始上課,有人擔心上課遲到,匆匆忙忙塞點東西就跑了。有人卻是因為沒課就來晚一點,好整以暇等著享受一頓有機餐。法味的善後義工七點半以後就要開始清理,準備打烊,此時客人來了,是要繼續下麵讓客人用餐呢?還是依照計劃開始收拾呢?這成了法味主廚「七點的困擾」。

  「每到這個時刻,我們總要討論:要不要繼續下麵?要下多少?」看到等的人不少,義工緊張又抱歉地下一大把,可是等煮好了,人又散了,有人菜吃一吃就趕著上課去了。煮好的麵放到下一餐會糊成一團,成為下一餐主廚的棘手貨,不但難處理,還會影響她的心情;可是下少了,讓客人捧著空碗等待也很不是滋味。這種事誰又拿得準?從法的角度要怎麼看待呢?

  法味主廚的小組長周師姐的確為這個問題困擾很久,有一次善行班聽到陳學長說明法制的內涵,不離「宗旨」、「精神」與「方便」。法制精神不外乎代人著想,利益他人、配合團體、提升自己,至於抉擇的「方便」則必須具足慈悲、善巧與能力。聽完學長的指導,她不斷思惟如何透由工作發揮法制精神。當然要利益的對象要包括這一頓和下一頓用餐的人,煮麵的人自然也要包括在內。因此她建議預留半鍋飯供應六點半後用餐的人,不夠了再酌量下麵,就可以減少剩飯剩麵的困擾。

  主廚們應付這個問題,雖然各有巧妙,不過真的可以看出所培養出來的共識,每個人都把握利他的原則,很用心地拿捏著。有一天晚上飯只剩下一點點,而時鐘正好指著七點,主廚很緊張就開了瓦斯準備下麵,當時周師姐覺得應可不必再煮,但何妨讓她學習嘗試抉擇,即使麵下多了也沒關係,所以並沒有阻止她,過了十分鐘,另一位主廚將火關掉。開火的人緣的是想到利益當餐的人,讓來用餐者都能填飽肚子﹔而關火的人是想到要利益下一餐的人,雙方都在代人著想,這是一件很美的事。

  又有一次一位主廚不小心麵下太多,後來她只端出一半的麵上餐檯,別人好奇的問她:「為什麼要留一半的麵在廚房呢?」她說:「萬一這些麵沒人吃,等一下我再用冷水沖一沖就不會糊掉,明天才可以好處理。」這位主廚透過實踐法制的精神,生出了善巧。

  所以下不下麵呢?沒有定論,看緣起嘛!佛法本來就是非常靈活的。但主廚們都體會到「七點的抉擇」原來就是讓她們在集資的過程中去摸索經驗、累積智慧。透過師法友的團體和法人事業來拓寬生命的格局,總有一天也能練出像諸佛菩薩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