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熟悉的醬味

台北 滄浪


  自從吃素後,市面上買到的素沙茶,吃了會口渴,舌頭好像變厚了,顯然含人工香料和甘味劑,可是放一匙,湯就香濃多了,貪它的滋味,明知不太好,也別無選擇。所以過年前里仁一推出「素沙茶醬」,當然沒有味素、不良添加物,便一口氣買兩瓶。回去一打開,香是香,卻不是熟悉的沙茶味,再拌一下麵,還要加點醬油膏才夠味。家人則拒絕新產品,應他們要求,再買舊品牌,所以第一瓶里仁素沙茶,我獨享了幾個月,第二瓶還封在冰箱的角落裡。

  以後到里仁賣場,偶而看到義工在介紹沙茶醬,我下意識繞開,也沒有想過自己有什麼問題,直到那一天善行班,聽到沙茶醬的幕後故事,才驚覺自己被習慣的口味綁得死死的,居然把集那麼多業力的好東西擋得遠遠的,不但身在福中不知福,還痴痴傻傻地造了不少排斥的業。

  班長正好是廣福義工,對沙茶醬的由來頗為熟悉。她說里仁開發沙茶醬的過程不是那麼簡單,找了幾年,還曾去找大廠「量身訂做」,可是要達到某個量,大廠商才肯接訂單,里仁不願有這種銷售壓力,只好作罷。

  去年十月,里仁開發人員向自然風素拌醬的廠商打聽一個馬路上抄到的素沙茶醬廣告,廠商了解我們的需求後,毛遂自薦地為里仁研發此醬。老朋友拔刀相助,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說起這個老朋友,還有一段「同名」因緣呢!老闆娘劉小姐有個罹患癌症的孩子,除了求醫,她還多方探討生命能量的問題,所以對有機食品了解頗深。孩子逝世後,她毅然決然撥出一部分資金,開了一家有機商店,取名「慈心」,自許要秉著母親照顧孩子健康的心情來提供健康的飲食來源。經營一陣子之後,才知道有個基金會早以「慈心」這個名字註冊登記;怕被認為冒用店名,她打電話主動說明,話筒那端基金會的義工明白她的意思後,寬慰她:「沒關係」,這是她和慈心的第一次接觸。

  開了有機店,她多方蒐集資料,充實專業,一年後顧客請她在青商會、獅子會教生機飲食的課程,此時她發現市面上的醬料幾乎都摻防腐劑,有害健康,她要研發一個不含防腐劑的素醬料。這罐醬的研發差不多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把原料找齊,劉小姐進一步考慮包裝的問題。她不只堅持食物的品質,也很注重環保,所以外表包裝連塑膠膜都免了,找些圖片,利用一個晚上,和讀小學的孩子親子互動後就設計出來了。圓瓶子的口上包著古樸的紙,再用繩子繫緊,這個包裝淳厚又別緻。

  慈心食品開發人員為了開發沙茶醬找上門去,發現這罐素拌醬是純釀造的,而且沒放防腐劑,就此又結上了緣。能找到這樣一個自我要求高、堅持理想,不被市場取向所動搖的一個廠商,好事一樁!理念相投,廠商不久也開始研討廣論了,當他們夫妻倆接下沙茶醬的研發,實在很認真地把這件事當成對師父的一種承事。

  一般沙茶以花生粉為主,但花生粉易長黃麴毒素,防不勝防,所以他們棄而不用,改以石磨的芝麻粉為主,配以各種香料。幾個月後,新產品誕生了。它比一般沙茶質感更細,但香味是另類的,鹹味卻比一般市面上的淡。消費者的反應呢?和我家的情況很像吧!它是醬,但絕非心目中熟悉的那個「沙茶醬」;「沙茶醬」的味道假名安立之後,就先入為主的定型了,即使明知它的香味是人工合成的,還是不自覺的尋找那熟悉的感覺。

  基於以上種種因素,這個純自然的產品單獨使用的接受度很低,要另外加料才行。面對滯銷,里仁一方面和廠商互動,請他們降低高標準,以大眾口味為考量。另一方面,中部里仁也找義工以沙茶醬做菜,製成食譜,廣為推銷。北部南京店則把這些沙茶醬倒出來、重新調味、高溫殺菌後再裝罐上架。高雄學苑則由主任親自在善行班宣導,啟發善心善念,鼓勵大家踴躍護持。

  聽到這些幕後故事與護持,我的心才開始有點感覺,小小一瓶醬有多少人的心力與功德?可是我不聞不問,只知道照著自己的老習性走。堅持理念的廠商對他這群只重口味的廣論同修會感到失望吧?聽班長說,他們也調了很久的心。

  如果照以往,他們堅守「高品味」的原則,品質管控高過銷路好不好的考量。這次沙茶醬的因緣,和里仁互動多次,加上對佛法慢慢有點體會,劉小姐漸漸發現:緣起之法是相對的,不能只顧好自己這一面,不管消費者那一邊,如何能找出不失原則卻能讓對方接受的方式,或許正是眼前的功課。或許目前事相上的改變已經做得差不多了,但意樂上的隨順,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學。

  廠商雖然才學廣論一年多,法的運用令人隨喜。這一節課主題繞著這瓶另類的沙茶醬,討論得非常熱烈。下課後我低首漫步回家,突然想到我天天固守著老地方、走老的路、吃老口味,可是成佛是一條我未曾走過的新路,要靠著師長帶我走,可是如果我執持這些老東西不放,有什麼空間裝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