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炬道軌
            
  ──談十年回顧展核心精神


如俊法師開示
九十二年九月二十七日


  一般來說,正式的經典通常是分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三個部份。序分猶如一本書的序,說明為什麼會有這個經典的出現,一開始發起的緣起為何。正宗分則是闡明正式的內涵、中心的宗旨。最後還有一個流通分。流通分是很多佛菩薩行持、受持或流通經典內涵的過程中,所發生的故事。流通分這部份非常重要、一定不可少。為什麼呢?因為透過佛菩薩和祖師的行持,佛說的法才會轉成實踐的業力,這個實踐的業力,就是以後眾生得法、讓法住持世間的力量。所以從某個角度看,法人事業就是廣論的流通分。今天師父是傳承師長,他引導的法是廣論。廣論在這個世界上流通的業力,靠的就是法人事業實踐的過程產生的,其中包括僧俗二眾的經營。廣論這個法的內涵,會在世間住持,也會讓領納到這法的眾生知道如何實踐,如何用在自己的生命裡,所依憑的,就是法人事業這種實踐的業力。所以從某個角度看,法人事業就是廣論的流通分。

  由於祖師、傳承師長的行持和他一生事業的軌則,是依憑他所領納的法開展出來,所以我們要閱讀傳承師長的傳記,也需要每過一段時間就回顧自己所走過來的路,原因即在此。在「宗大師廣傳」中,周加巷仁波切就提到他為什麼要寫這本傳記,在第二或第三章中,他清楚地揭示著作傳記的理由:「不管是讀傳記或寫傳記的人,真正的目的是要成就一切智智及解脫的因。」

  我再舉一些大家曾經體驗到的例子說明。比如說,學廣論、實踐廣論最後的目標是要成佛。可是很多人這一生走成佛這一條路,面臨的第一關卻是家人的阻撓。經由這幾年的實踐經驗,很多人歸納出的經驗是:有阻撓,沒關係,認清事實,放低自己的標準,讓周圍的人由激烈反對到反對,再由反對到不同意。不同意後變麻木乃至慢慢認識到它殊勝的利益,轉而接受、支持。由這個過程走出來。許多人的經驗軌則就是如此。並且,經常用里仁有機產品、加持物和家人結緣,慢慢熏染。或者法人也常舉辦許多活動,例如慈心體驗營等,我們可以邀請家人參與。這些經驗實際上就是道次第的流通分,也是廣論在世間流傳、住持的業力。「道次第」就是在成佛這條路上,不同階段的人在自己的緣起中,克服困難、實踐法的歷程所造的業。這也是為什麼祖師傳記及自已的回顧那麼重要的原因,這也是舉辦十年回顧展的理由。

  第一、我們由家裡走到法人學習、護持的經驗,就是道次第的一部分。不要以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和掙扎,和廣論無關。

  第二、從宗大師的生平中,我們可以窺見,最好的教育人的方式是從小就要培養重要的基礎。這些基礎是為了將來依循整體道次成就而安立的。要順利地走增上生道、受用廣論的人,增上生經營的目標是什麼?從小就有人基於對整體道次第的掌握,給予基礎的培養和教育。這點在師父這一生經營的事業中,預科班看得到,園區、園區小學都看得到。預科班的引導,是基礎的培養。這個基礎的培養,是師父對整體道次第廣論了解後安立出來的。師父覺得背經很重要,惜福、孝悌也很重要。不要電視、不要報紙、不要電腦。各種接觸物質發展的機會儘量減少。因此師父在園區立下的規矩也很特別,不准放假,沒有電視,電腦愈晚學愈好。從表象看,這些似乎和大師時代無關。但若深究內涵,以及師父為了落實中心內涵所做的周邊經營,你會發現原來是相通的。這就是一個例子。我們看待這十年的路,就要從這樣的經驗去看。

  阿底峽尊者說:「對眾生最大的利益,就是建立教法。」這也是法人事業建立的核心目標。至於如何建立教法?必須廣泛地培養持律的僧才。師父一生事業努力的目標也在此。但師父看得很清楚,他知道在這個時代要建立住持正法、持律的僧團,必須廣泛教育、經營在家人,更重視在家人的教育和培養,讓一般人對法有信心,也能體驗、受用這個法的好處。現在證驗師父這個眼光是正確的。現今許多僧團都因為優秀年輕人不願出家而處於向下衰退的相狀,師父攝受的僧團卻是往上走的。就提這點,有兩個用意:一、整個法人事業建造的過程,並不是憑空想像,也不只是要建立一般的佛法事業,而是要把傳承師長的法,建立在世間的事業。二、傳承的法要真正地建立,必須去觀照、經營全面的緣起。相較於以前藏地的時代,師父認為必須先有一個好的社會環境,由培養好的在家人開始。師父這一生經營法人事業的這個特色很明顯、也很清楚。

  第三,我們進一步來談如何看到持律僧團住持教法的作用,以及這個作用在法人事業中精神的落實和實現。

  僧有一個特徵:和合義。這個和合有一個重要的根本:六和敬。其中第一個是「見要和」。這個和,不是硬合出來的。僧團成就這種和合,靠一個很重要的中心基礎,就是如法羯摩。何謂羯摩?簡單地說,就是僧團裡大家依法商量,在這個前題下,每個人的地位平等。因此,真正持律僧團的運作,大小事情的決定,一定是大家依法商量後共同決定的,符合佛法的精神而且大家都同意。這種和合的僧團有其好處:容易放下自己的見解及習性的執著,配合整體。由於過程中有法的規範,僧團得到很大的加持力──佛寶及法寶的加持,依憑著加持,以及如法實踐的業力,僧團能夠住持弘傳佛法二寶。這也是僧寶何以與佛寶、法寶同樣珍貴,原因即在此。

  仔細探究法人事業,即具備了羯摩的內涵與精神。八十一創建法人事業之前,師父指示一個重要的方向:「法人事業的核心組織,必須是幾個董事組織起來的」,事情是大家一起商量、協調出來的。這個特徵在師父帶領的僧團和居士團體中都很清楚。這種如法行持,又願意配合整體的內涵,放諸於法人事業,不管僧團或在家人、不論何地何事,後來所產生的力量和意義,都非常深遠。法人事業因此可以成就,教法得以住世。每個人在這個歷程中,如何轉變、行持,這就是十年回顧的核心,不離開師父傳承給我們的法。將來建立教法、正法住世,就是靠這樣的業力。

  我們當今所處的時代不如大師當時圓滿,師父讓我們在這個緣起和環境中,由廣論、戒論及般若這三大核心,一點一點地種因,趣入宗大師教法的精華。以下我們一一說明。

淨智方面

  廣論的學習從研討班開始。為什麼要用研討來學習?師父說,當年這個法在印度學習時,是以辯經的方式進行。但因為我們的條件不夠,所以從研討入門,但背後的理由,仍是大師教法的核心精神。大師教法的特色,是非常重視聞、思的基礎。對經論的內涵,要透過不斷、反覆的聞思,重新認識、確認。由此而確認實際修持的方向與內涵。這也是我們研討的特色。另外,居士共學是研討班另一不共的特色,很多受用和好處都是由此而來。透過彼此切磋琢磨的過程,增長對法的了解。而符順於羯摩、和合的精神方式,也較容易在研討班開展。

廣福方面

  現在我們不僅福報不夠,罪障也很重。以至於一舉一動,不管是在世間所做的事業或飲食,都已經牽扯到很重的黑業。在這種情況下,要受用好的佛法,是不可能的。廣福事業整個方向的開展和建立,是為了建立教法。在此基礎上,師父全面改善整體的共業,從有機無農藥、沒有化學添加物的產品、然後是誠信地交易。幫助我們由世間被綁得很死的四大根本罪(殺盜淫妄)中,慢慢解脫,得到資糧。

文教方面

  師父從小就體驗到人不能離開環境的影響。師父常說:「教育是人類升沈的樞紐」,但今日我們看到現存的教育體制所傳達的內涵,和身心靈、無限生命、佛法都了不相干,很多部份甚至相違。透過福智文教事業的推廣,人從小到大接受世間教育體制所傳遞的內涵,可以漸漸和佛法、善法相應。

  今天法人的幾個事業體,光是用它眼前呈現的果相來看,很壯觀,也是前所未有的奇蹟。但透由對法的認識,我們如何在末法的共業中,重新建立教法?師父一直不離傳承祖師的道軌,以深廣的抉擇,一步步帶領我們。所以這十年回顧展,有兩個很重要的重點,一個是法的核心本質,亦即傳承祖師抉擇出來的法的內容,這是中心,不能偏離。另一個就是,在這個時代為了建立傳承教法,師父在緣起上所做的種種經營,而這也靠著所有僧俗二眾在其中點點滴滴的努力。這些聚沙成塔的付出都無比珍貴。之所以珍貴,是因為有前面核心的攝持,兩者都應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