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璣集


摘自日常師父開示
廣論錄音帶第五十三卷
編輯室整理


  了知貪過生厭離

  「貪欲」之「事」就是貪別人的東西。「意樂」中「想」就是貪想要的東西。「煩惱」是貪瞋癡。「等起」就是心裡想這東西很好,我想得到它。「加行」就是動腦筋想辦法得到它。「究竟」就是想這東西我一定要得到。

  貪心的圓滿相有五個次第,首先起了「耽著心」,就是對自己的東西愛著難捨。再來是「貪婪心」,有了還不滿足,想辦法要再獲得更多。接著是「饕餮心」,就是覺得別人的東西好,心裡增上想獲得。於是起了「謀略心」,動腦筋想得到它。最後是「覆蔽心」,對於自己的貪著不覺羞恥、不知過患、不起厭離心。這五樣缺一種的話就不圓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覆蔽心,如果能了解貪欲的過患,生起厭離心,貪欲不但眼前不圓滿,而且還可以對治,最後連根拔起。

  起心動念勤觀察

  仔細觀察我們的起心動念,幾乎都在貪欲中,看見別人的東西好,想把它變成我的,或者把自己一點點小小功德誇揚出來,讓人家曉得。平常我們不知不覺當中,很多地方犯這種毛病,譬如本來懶懶遢遢在做事,看見有人來,做得很起勁,實際上就是想讓別人曉得我很用功、認真,這不僅和貪相應,又跟癡相應,一天到晚都在十惡業中轉。

  真正修行是要勤勤懇懇看到自己有錯,進而咬緊牙關跟它鬥,去改善,成就善業。反過來,如果覺得自己很好、很對,人家告訴你錯,你還賴,還跟人家爭,那就完了,連佛菩薩都救不了你,這點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

  五心圓滿成就瞋恚

  「瞋恚」之事、想、煩惱跟粗惡語一樣。粗惡語的動機就是瞋相,罵的是有情,但瞋心所對的範圍比粗惡語廣泛,對象不一定是有情,譬如對馬路上擋住去路的石頭發脾氣。「等起」就是心裡有引發瞋的動作的一種「欲」,想辦法要傷害他,不論自己或教別人做都是。「加行」就是對你所想的事情繼續進行這樣的思惟。「究竟」就是對所想的什麼時候要做到,或者覺得差不多做到了。譬如說希望他受禍,他正如你想的撞傷了,然後心裡高興,這樣瞋心就圓滿了。

  瞋心的圓滿有五個次第,缺一種就不圓滿。首先是起了「憎惡心」,就是要損惱別人的心。對於這個損惱的心,你「不堪耐心」,就是不能忍耐,讓它繼續增長。「怨恨心」就是不去平息那個瞋恨心,而且讓它增上、增長。瞋心增長,接著起了「謀略心」,想辦法要去傷害他。最後是「覆蔽心」,心為無明所覆,犯了罪卻不知道。對治這些行相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夠見到它的過患,如果見不到,瞋恚就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