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智學院籌設 跨出重要的一步
六月五日是「福智學院籌設案實地會勘」,如證法師親自在園區坐鎮,陳耀輝學長大清早就帶領一行人,從園區出發到台中烏日的高鐵站,迎接教育部高教司何卓飛司長及審查委員、行政院相關部會貴賓,到雲林縣古坑鄉會同地方政府相關單位及台糖公司,來到麻園進行「福智學院籌設案實地會勘」。全程靠著佛菩薩的加持,同行緊密的互助合作、群策群力,為「福智學院」的籌設、師長的志業跨出很重要的一小步,祈願也將成為台灣教育史上的一大步。 從八十九年起福智教育園區籌設中小學時,也同步提出「福智大學籌設案」申請,當時師父領導籌畫小組,九十年七月乃至以創辦人的身份到教育部「備詢」,雖然受到很多批評、指教,但更堅定師父要辦大學的決心,然而申請案一直未見下文。九十三年師父示寂,但是僧俗二眾謹記師父的心願,籌設「福智學院」的腳步不曾停歇,籌劃小組薈萃了多方的菁英,集合北中南的法人同修竭盡所能,就其崗位和因緣為籌設案投注心力,僧俗二眾也持續不斷的祈求、供養。 多年來師父引導我們推動文教事業,辦理教師營、大專營、企業營等,得到各界的肯定與回響;推動慈心事業,開設里仁店接引廣大的社會大眾,由於大家的共業力量、因緣和合,九十五年的春天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和貴人的指引,「籌設案」有了新的曙光和方向。籌設小組由僧團、學長帶領胡若瑩師姐等幕僚團隊彙整顧問群的建議,重新修正、增廣「籌設案計畫書」的內涵後,以「學院」的面貌向教育部再度提出申請。幾經修正、補件,今年五月終於接獲「會勘」通知。 喜訊傳來,如證法師多次坐鎮指導,在園區進行前行會議;陳學長親自集合管理部出版課及園區老師、視聽及文宣小組進行「福智教育園區」簡介的編輯,以及「園區的心靈教育之美」影片的剪輯,同心協力在會勘的前夕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學院籌設」是師父的心願,是建立教法的大事,園區同修也盡心盡力配合交通、場地資材、餐飲、服務接待的幕後工作,希望「賓至如歸」卻又能感受我們「惜福簡樸」的家風,費心的考量專車的舒適、參與人員的服裝儀容,連餐盒的質地、菜色的搭配都是一再推敲,用心的過程中有人感覺「師父就在我們的身旁」…… 當會勘的人員上了貴賓專車,陳耀輝學長即以董事的身分致歡迎辭,感謝他們遠道而來,服務組的同修也遞上「福智教育園區」簡介,並利用這段車程播出「園區的心靈教育之美」影片,希望參與會勘的貴賓透過每一頁、每個畫面,感受師父創辦園區殊勝的發心與願力,感受園區的內涵和價值。 會勘專車駛入園區抵達行政中心時,正下著雨,如證法師站在門口迎接,盧學長和賴學長也加入服務組的隊伍,親切的為貴賓撐傘、帶路進入四樓的會議室。 首先是半小時的簡報,由學院的創辦人福智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盧總幹事和籌備處主任陳景章師兄簡介師父的理念、校務、學程的規畫和未來的願景;如證法師特別補充說明「福智學院籌設」的動機及根本目的在於:「福智十多年投入心靈提升教育,推廣品德教育,發現人是可以教的!福智大專班現有一千多位學生表現不凡。下一代有希望,有好的環境、自然的空間,心靈的學習能力大大提升……希望福智學院成立可以接續學程,讓下一代有新的教育方法,以心靈與品德為主,希望社會下一代變得更好。」 由於行程緊湊,會勘人員隨即在大雨中登上國中教室頂樓,遠眺還種著數萬棵鳳梨的學院預定地,並由甘銘源建築師報告學院校園初步規劃狀況,委員們用心的比對模型和藍圖,提出問題和建議,再搭乘專車依著事先規劃的路線到十三及十五號地進行會勘。回到行政中心時正是大雨滂沱,陳學長眼明手快的和義工一起為來賓撐傘、收傘,一次抱了五、六把,為在場的同修上了一課。 接著進行「綜合座談」,由教育部高教司何司長主持,司長首先讚許福智有勇氣、使命感,期許審查委員也要有勇氣。委員們提出:「學生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低招生人數如何平衡財務,維持永續經營?」「學生入社會能適應嗎?」「品德教育是中小學的基礎教育,如何和高等教育結合?」種種疑慮。 審查委員也回饋福智辦學奉獻的熱忱和用心,很誠懇地建議:「善加運用良好的環境、有機農業推廣的優勢」、「發展校際策略聯盟和企業合作,造福更多人,讓常師父的心願可以完成」。有位委員語重心長的勉勵:「繼續努力,好好規劃!」雲林縣政府相關單位對福智學院的籌設則是:「樂觀其成!」 座談後,由教育部高教司何司長做總結:「委員們很肯定福智的辦學理念,請做好風險評估,針對相關問題以書面補做詳細解釋,送教育部複審或再面談,並請福智在場做簡短的回應。」 盧總幹事以董事長身份代表發言:「感謝給予珍貴的意見,原則會以書面回應;現就學生來源及經費回答,如果因為難而不為,永遠不會成功,我們會想辦法!六年前我們也面對同樣的困難,如今福智教育園區已有一片校園;目前面對相同或更大的困難,我們會更努力克服!」另就「學生哪裡來,哪裡去?」的問題說明:「如果有一所辦得好的學校,招生沒有問題,放遠眼光是外國人來讀,就科技方面我們比不上,但我們的優勢是文化,成立一所以人品教育為主的大學,台灣少,對岸及全世界更欠缺,近年廣大的企業界熱烈希求,所以實踐理想,把學校辦好是福智成立的目標。」 接著,如證法師神情堅毅的站起來回應「人才出路」的問題: 「福智大專青年生命成長營每年都有數千人報名,代表這個時代很需要這個領域的內涵。企業主管成長營中福智青年社的大專生賣力的做義工,企業人士訝異這群大專生從學生時代就開始學習為社會付出生命,感嘆現在的學生不可能如此!去年年底,福智青年社在臺大舉行跨年晚會,台大黃俊傑教授感動這群孩子的表現,他一生研究儒學,但沒有辦法改變學生;前校長陳維昭說從事教育以來,最歡喜的是看到福智的學生,代表未來的希望。」 「因為了解背後的元素,促使我們有勇氣站出來!當年福智教育園區籌設之初,縣府也反對,現在有很多人想來就讀,每年只招收一百名學生,報名卻超過一千三百人。這個時代欠缺這樣的學校,沒人做,我們來做!福智中小學成立四年了,學生來源不是問題,有人考上建中的仍申請到福智高中。這個時代要得到科技的資訊不難,但是把品德教好是最欠缺的一環,如果各地知道,一定想辦法把學生送來。」 感謝審查委員在「實地會勘」全程,從現實面、技術面提供種種專業的建議,凸顯高等教育普遍遭遇的問題;但是如證法師和學長在會後勉勵所有參與籌設案的同修:「盡全力突破、克服,強化所有不足之處,做更周密的考量和規劃,讓教育部及相關單位放心。寧可事先面對困難,也不要辦了以後困難重重。」 如證法師說:「當年籌設小組到教育部備詢時,師父說:『聽完各位的意見,更堅定我們要辦大學的決心。』並在事後對參與的幹部開示:『只要我們有一點突破,人類就有希望,我們是以卵擊石,石破!』師父考量的是這件事對人類心靈層面的影響、永恆的價值,記得師父還說過:『一件事情不是看難不難,是該不該、值不值得,如果有價值,就應該堅持下去!』由於師父的睿智與遠見,把許多世間認為不可能的事都實現了,譬如慈心、文教事業、教育園區的開創,利益了無量無邊的有情;所以『福智學院』不只要成辦,還要一代一代傳下去,因為這是師父的心願,也是眾生的希望。我們在此時大因緣實際參與或透過祈求、供養,加入殊勝的共業,我們的無限生命也會在這個傳承裡面,不斷的學習增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