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個寶貝

彰化 慧梵


  現代家庭孩子生得少,父母非常怕自己的「心肝寶貝」受到一丁點兒委屈。當老師這麼多年來,最怕碰上一種學生──在家長面前表現還不錯,但在家長背後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偶爾在學校犯錯,回到家告訴家長的總是對自己有利的部分,甚而對老師的處置加油添醋,使家長不明究理對老師有所誤解,一狀便告到校長室或教育局。我目前雖尚未有如此「慘」況,但對這類製造老師與家長紛爭的孩子甚不喜歡。

  過去,我也如同諸多前輩的告誡般,把這類學生放在「冰箱」──(不是坐在教室的角落,而是心中的角落。)任其自生自滅,他的什麼事我都不管,因為怕有糾紛,在校的異常狀況也不告知家長,免得原本不是很好的親師互動再雪上加霜。但是,孩子真的有錯不管教,卻又使我良心不安,且對班上一個小朋友的姑息,無形中更助長其他小朋友的蠢蠢欲動,使得教室管理更難控制。

  為此,我的內心常在「管」與「不管」、「要告訴家長」與「不告訴家長」間做拉鋸戰,更甚而連續幾晚失眠。有時為了應付一個難纏的小朋友與家長,不知不覺中就削弱我對班上其他同學的照顧。這種類似的問題,在我接新班級時重複出現,讓我不知如何處理。

  幾年前,在偶然的機緣下,我接觸福智文教基金會,他們交給我一份生命教育教案的試教工作。我是個愛說故事的老師,喜歡把教案中的故事告訴學生、家人、朋友。在那麼多的教案中,我尤其喜歡「人生三個寶貝」:一、會替別人著想。二、遇困難不退。三、知錯能改。我常拿此教案與小朋友約定,要每天檢查自己內心是否有此三寶,才不枉費為人。

  兩年前,我又遇到那種難纏的家長與小朋友。家長常到班上對質老師與孩子的對話,這種情況讓我非常不舒服,不知道家長把「老師」當什麼?每天的反省日記,我幾乎都在反省家長的不對,而未省思自己的問題。或許就如同「古今背書方法」所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因試教過「人生三寶」數十次,果然其義自見。

  某個晚上,當我正苦惱思索著這幾年為何親師之間會呈現如此不信任的關係時,突然一個念頭閃過──「我何不站在家長的立場來看待此事?」或許家長對老師的教學立場不甚了解,也或許老師責罵孩子時,孩子回家用激烈的方式回應。此時「愛子心切」的家長,當然捨不得孩子有委屈,所以回應給老師的態度當然不好。如果老師的心情未能平靜,當然一來一往之下,只會製造親師之間的不信任而已。如此反省之下,我緩和了原本不平之情緒。

  接著我以人生第二寶──「遇困難不退」來檢視自己。我看到,原來家長的不信任與批評打敗了我的教學良知與使命感,自己為圖個耳根清淨,竟然把應傳達給家長的訊息能免則免了!我不是常教小朋友遇困難不退嗎?怎麼為這個小小的不善巧,阻卻自己的主動積極呢?自己不是很可笑嗎?

  再檢測自己有無「知錯能改」時,我更嚇一大跳,原來我長久以來並未察覺自己之不足。一個未能知道自己不足的人,又如何去改變有過錯的部分。反省至此,我真的錯得離譜呀!

  天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而老師也是一樣疼愛學生,只不過立場不同,所表達的方式不同,親師的目標是一致的──「為孩子好」。如果親師可以「真誠溝通」,互相彌補彼此不足的部分,才有機會造成三贏的局面。否則彼此之猜疑、背後的批評,孩子將會是大輸家。

  仔細想想,在眾多的家長、孩子與老師中,為什麼彼此會安排在一起呢?無非就是一個「緣」字。不管在一起是善緣或惡緣,如果我們相信生命是相續的,何必為這一點兒小問題卡住,使得下一生再見時關係更為惡劣呢?我們常認為孩子應被教育,其實老師與家長何嘗不是呢?

  在這人事糾紛中,無非希望學到人性間良好之互動、關心、包容與智慧。所以先前對部分孩子與家長的不高興也舒坦多了。感恩他們使我看到自己之不足,此外我也了解原來教案不只是拿來教學生而已,最大的受益者竟然是我自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