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耘一畝麥田

──根本道場小麥憶師恩

◆台北 慧集

  根本道場是師父的悲心和饒益一切有情的心所變現出來的,所以這裡有師長強大的加持力。因緣際會下,有人送來一批小麥種子給根本道場,過程中義工不分男女老少一起成辦這件事情,雖然大家都沒有種麥的經驗,但是在師長的加持下克服困難,無論是播種、收割、脫粒、曬麥,都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一一完成。

  小麥收割後,經洗清、脫水、烘乾、二次研磨後製成麵粉,做成麵包,這是善法行業,也是師父三界六道有情護生計畫的範圍,可以幫助很多眾生,這是師父給我們累積廣大福德資糧的方便。師父把最好的東西給眾生,根本道場第一次收割小麥,正好在浴佛法會之前,浴佛就是要皈依,看到上師三寶功德「由佛福德獲飲食」,透過小麥種植的過程,更感受到佛陀、師父的恩德。

 

因緣際會 覓得適合的環境

  麥子是一種乾旱作物,生長時需要水分,台灣冬季的土壤、水分、氣溫都適合旱作,包括小麥的生長。台南農業改良場的黃山內場長,四十多年前做過麥子的試驗,以往麥子主要的產區在台中的大雅、神岡等帶,種得也不錯。

  有一次,黃場長來到教育園區,看到一大片的土地已經種植有機水稻,他想還可以種些什麼呢?那就試種麥子吧!於是將小麥的種子交給園區的陳榮三師兄,原本打算在農業推廣中心種植一甲地的麥子,因緣際會下,小麥種子來到根本道場。

 

風頭水尾 颱風夜冒雨巡視

  按一般的說法,道場這塊地屬於「風頭水尾」,比較不適合農耕。原本從事建築業的葉炎順,是根本道場工程顧問團的成員之一,專長是機電工程,以整個工程來說,他是最後一棒;而初期沒有什麼工程,只要維持土地現況就好了。有一天,法師對義工說:「我們要蓋一個千年古剎,因為在無限生命中,我們生生世世就跟著師父,我們是在蓋自己的道場。」葉炎順雖然沒有見過師父,但是慢慢轉變跟師父相應的心,所以他把握承擔的機會。葉炎順師兄來此做義工雖然還沒一年,卻已經歷四季的變化,甚至還在颱風夜裡,冒雨起來巡視,想多了解這塊土地在颱風夜的狀態。

  葉炎順以為有土地就可蓋房子了,當法師說明後,他才了解要真正建設還有一段時間,但是看著土地荒廢也不是辦法,既然有現成的土地、灌溉水源,法師提出一個自給自足農耕的計畫,於是他找了十塊比較適合的地,以歡喜心準備犁田,麥田就是其中的兩塊。

 

汗水化成甘露 辛苦變成資糧

  道場的種子義工陳米位師姐,對大地有著豐富的感情,當田犁好了,她很想種一些作物,她跟葉炎順說:「我是種有機紅豆的喔!里仁有機紅豆就是我種出來的。」農務經驗豐富的她,種植水稻、蔬菜乃至紅豆、綠豆等雜糧都難不倒她。當法師告訴陳米位要種小麥時,她心頭一愣:「小麥長什麼樣子?旱作還是水作?」完全沒概念的她,勇敢地接下任務,因為她曾經發願,只要有需要,都願意承擔,於是展開了一段辛苦卻莊嚴的小麥種植。

  因為道場的風勢很大,小麥生長的過程中,沒有出現銹病;道場沒有完善的灌溉溝渠,只能靠雨水、井水的補給,所幸土壤中的含水量尚可供應麥子的生長,這是佛菩薩的巧安排吧!麥子少有蟲害,只有一部分的小麥成為小鳥的食物,常見褐頭鷦鶯站在麥稈上啄麥子,師父的恩德普及所有有情,很多眾生在師父的庇蔭下安全地生活。

  幾乎來到根本道場的人,都會到麥田看一看,那份憶念師恩的心,無形中就是對小麥最好的祝福。小麥熬過艱困的乾旱之後,穗穗飽滿,呈現豐收的景象,義工們沒有種麥經驗,當然也不知道如何採收。三月初,禪僧法師及性銓法師親自帶領一批義工進行第一次的收割,一群外行人分工進行,一天下來,義工的腰都累得直不起來。

 

古董脫穀機 及時派上用場

  收割之後如何脫粒呢?因緣真的很奇妙。曾在華航擔任三十五年地勤人員的林呈昆師兄,修機器對他來說可是駕輕就熟,當他聽到為了收割小麥急著借脫穀機,他想起家裡有一台存放三十八年的脫穀機。

  林呈昆當天下午便趕回家清洗機器,再載到根本道場組合,他笑著說:「當年這機器是爸爸要用時才組合起來,用完就分拆收藏。小時候我也有幫忙,所以並不困難。」然而,組合時才發現少了些零件,他仔細回想小時候爸爸放零件的地方,憑著印象真的找到了!這些零件放在抽屜裡三十幾年都沒有動過呢!他感恩地說:「零件雖然生銹,卻都保存得很好,很感謝爸爸。」

  組合完成後,又發現脫穀機下面的底板和軸承旁的鐵片都生銹了,得改用厚木板,並且配合軸承不能產生空洞,不然脫麥穀的時候,麥子會飛到機器外面。他心想:「為了順利收割,機器一定要修到可以運轉,即使到天亮也要修復。」法師帶來道具,參與修理機器的工作,四個人齊心協力,到晚上九點就大功告成。他一想到小麥的收割,有了這台機器的協助,心中備感殊勝。

  其實脫穀機是用來脫稻穀而設計的,脫麥粒實在不容易,因為稻稈是軟的,麥稈比較堅硬,而且稻穀長在支點上,而麥子是含在葉子裡面,而且長短不齊,很多麥粒沒脫掉,麥穗卻折斷了,若非用慣脫穀機的人,實在沒辦法順利地操作。

  剛割下來的麥穗溼度高,必須日曬以避免發芽。陳米位跟少數義工每天跟老天爺賽跑,下雨就收,晴天就曬,來來回回不知道多少趟,也許這正是練習華嚴九心「船心」的最佳機會吧!過程雖然辛苦,但大家卻因為憶及師父對大地和生命的關愛,猛力承擔,內心滿滿的感恩。

 

人工脫殼 自然風加入陣線

  義工陳協仔細算一算,每支麥穗至少有三、四十顆麥粒,他推算第一批的收成不佳,應是損耗率太高所致,他想改變第二批脫殼的方法。於是在最後的兩分地,以人工的方式脫殼,就是以雙手搓麥穗,再利用大自然的風將麥殼吹掉,沒想到這個讓大家不必長時彎腰的新方法,效率好又輕鬆,雖然人少但心力高,果然得到龍天護法的護持,一天之內就完成了。當大家走回義工樓前,天空開始飄下雨滴。

  原先預計在三月中旬收割小麥,大家擔心連日下雨,可能使麥籽發芽,決定提前收割。沒想到提前收割的結果,卻讓麥粒不易脫落,增加麥粒脫殼的難度。而第二次收割時,麥穗已經很乾,輕輕一搓就掉落。從兩次收割的差異,讓參與的義工體會到,世間這麼淺顯的事尚需要老師教,更何況成佛這條不曾走過的路,更需要有善知識引導。原來麥子提早收割與延後收割,全部都是師父的美意和加持。

 

碾製麵粉 麵包壽桃齊供養

  採收後的小麥,在因緣和合下,決定於浴佛法會做成麵包及壽桃供佛及供眾,希望大眾能夠得到上師最圓滿的愛與祝福。於是將收割後的小麥,送到嘉義蕭宏真師兄的碾米廠。蕭宏真得知這批小麥清淨珍貴的來源之後,以承事師長的心碾製一袋袋麵粉。連續幾晚,蕭宏真夫婦挑燈將土粒、鐵釘、螺絲等雜物挑出來,並將脫粒不完全的小麥,再次以人工方式脫粒。為了保持清淨,將脫粒後的小麥,洗淨、脫水、烘乾,接著以粉碎機,二階段細細磨出全麥麵粉,隨著持續不斷的讚頌,廠內員工上下一心歡喜響應,只為報答師父救護六道有情之恩。

  碾製後的全麥麵粉,送到新竹鄭色緞師姐的良心小品麵包廠。使用道場的新麵粉,只需要調整水分及突破一些技巧,就能順利地完成,然而製作壽桃卻是全新的挑戰。鄭師姐從未做過壽桃,而且工廠也沒蒸壽桃的設備,莫非在承擔中有學習的課題?

  「沒有蒸壽桃的設備,我們就用借的。」一群人幫忙想辦法,於是鄭師姐先試做饅頭,成功之後再做壽桃,嘗試三次之後,終於有壽桃的雛型了。不料,正式做的時候,蒸好的壽桃竟然都塌陷了。她仔細想想,製程及操作上並沒改變,只是多了一些人參與,為何會如此呢?她向師父祈求:「請給我智慧,能夠讓員工的心安定下來。」她期勉員工盡心盡力去做,同時想辦法找出問題的癥結。

  之後,向有經驗的商家討教,再配合有機麵粉的條件,讓麵粉發酵時間短一點,完美的壽桃就出爐了。過程中鄭師姐配合各區的要求試做臥桃、立桃,或蒸或烤或烘,她都一一嘗試,除非實在有困難,她儘量滿足大家的需求,從沒有經驗中,慢慢摸索出一條路來。希望每一位享用麵包或壽桃的眾生,都能被師長攝受。

 

憶念師恩 點亮心中的明燈

  麥子的成長,大家感受到師父不可思議的功德。義工深刻地體會到法師的用心,不僅讓義工養成惜福習勞的美德,彼此互相協調,並且對師長修信念恩,憶念上師的恩德,祈求生生世世能夠得到師父攝受,所以每一位參與的義工都領受到師父的加持,這個業力帶給大家心靈的提升、真實的快樂,這是最真實的善業,也發願饒益一切有情,希望三界六道有情的護生計畫,落實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福智之聲第1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