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於 慈心大地
奔波中的成長
──食品評鑑義工點滴
◆台中採訪組
中區北自苗栗,南至嘉義,地廣物博,有很多里仁產品的廠房都坐落在這兒。負責這一區食品開發評鑑的義工郭玉雪和陳惠貞師姐,兩人原本是內向的家庭主婦,現在卻常在窮鄉僻壤的產業道路上開車奔馳著。在這幾年的承擔,他們有些什麼成長?
同行的護持 師長的恩
郭玉雪是中部最早投入食品評鑑的義工,剛開始參與時,她只因內心強烈的苦受,覺得自己生命無方向感,找不到生命的目標,雖不是很了解團體要引導的方向是什麼,但憑著對師長的信心,認定只要牽緊師長的這條線,生命一定會得到救護,因此排除萬難的展開了這五、六年來的義工生涯。
想當初,靠著同行幫忙照顧她的孩子,才能參加研討、做義工,這條路要靠一個人走,是絕對走不上去的。同行的互助,師長的恩,讓她生起慚愧、感恩的心,所以時時策勵自己檢查動機是否正確?是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做?透由工作不斷去思惟、去調整、去實踐。
食品廠商分布在各地,有的地處偏遠,獨自開著車,風雨無阻的到處奔波,不厭其煩的與廠商一次次的協調、溝通,為的不僅僅是希望成辦更多安全無虞的清淨產品提供大眾使用外,更用心的與廠商們結善緣,將慈心的理念深植於他們的心中,讓更多的人願意一起來造清淨的善業。早出晚歸,身雖然疲憊,心卻時時滿懷著感恩與希望。
長程的路途,會發生什麼意外,誰也不敢預料。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緊急煞車,還好車子的性能不錯,沒撞上前面的車子,後面的貨車竟已打橫在她的車子後方,真是有驚無險!好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一直讓她感覺到有龍天護法在她的身邊。
擔心撕破臉 學抓總別
評鑑華元食品的過程,讓她看到自己的一些問題。華元食品公司有位主管住在清水里仁店附近,他晚上出來運動時,常看見里仁店有許多人進進出出,經由同修推薦,雙方經過互動後,對於我們的理念也非常認同。雙方產生共識後,開始從素火腿試做,華元的董事長也親自來學苑了解,經過多次的改良,配方送台北評鑑,結果與其他三家廠商比較下,還是沒有被選上。
後來為出產中秋節應景食品,試做洋芋片,在最後關卡發現華元用的是氫化油脂,與里仁食品的原則不符,結果當然是不採用。玉雪真不知該如何打這通電話,告知他們結果,因為他們董事長做人很好,各方面又都很配合,內心實在覺得對他們很抱歉,不知該怎麼對他們交代,學長提醒她:「妳還是放不下,越晚告訴他們,他們的期待越大,傷害也會越大。」
透過了這些境,讓她發現雖然她常常想幫助別人,但沒有道次第。再深入去看,其實是怕自己的臉掛不住,是慢心、名利心在作祟,自己被煩惱騙得很慘都不自知。也因此常常為了想拉眾生的手、受眾生的肯定,卻總別不分,忘了宗旨,把師長的手放掉了!從這次的經驗中,她學會了凡事要檢查是否有偏離宗旨,種的因對不對?要看更長遠一點,千萬要拉緊師父的手。
實地去參與 感恩慚愧
去年太保農會契作里仁的有機蘿蔔乾,玉雪為確保對消費者的誠信,從台中開車到工廠實地觀察加工過程並參與實作,工廠老闆有點驚訝!這世界上怎麼有這麼傻的人,當義工當得早出晚歸,出錢出力,還做得這麼高興,讓他對這個團體感到好奇,他覺得這一群人不一樣。
玉雪師姐的體會,也跟他們不一樣,當她參與實作時,她一直在思惟師長的功德,體會暇滿的重要,她想著眼前這些工人長久以來都在曬蘿蔔、醃蘿蔔、切蘿蔔乾,從早做到晚,做完就回家,無限生命就在日夜交替之間漸漸變短,而她何其有幸能值遇佛法,體會佛法的殊勝,又有暇身能串習自己生命的不足。
同時她也回想自己小時候很愛吃蘿蔔乾,母親也一直滿足她的喜愛,但是都沒有感覺,直至看到做蘿蔔乾師傅的辛苦,她才真正用心體會到自己的受用原來都是來自別人的付出,可是卻沒想過要感恩他們,她當下發願將來資糧夠了,一定要幫助這一群工人。經此一加持,她的心緣得更廣,從此每看到一樣東西,她都想到背後重重的緣起,這種真實深刻的感受是從事食品評鑑多年來不曾現起的,她更加感恩師長創辦的法人事業,讓她透由當義工的機會去體會別人的辛苦,策發自己更加努力,儲備助人的動力。
為報答師恩以及期望教法建立的社會早日呈現,她要從自己做起。即使她所做的只是一磚一瓦的地基,但能為十善社會、建立教法而努力是多麼殊勝。她希望所接觸的廠商、員工、及受用的消費者能因為支持這個善業而增長福德,藉這份緣感得三寶攝受的因。眾生的福德因緣增長了,弟子相具足了,就有條件跟著大師及聖眾學習、快速成長,越想越殊勝,這是玉雪師姐護持法人事業最大的推動力。
母親的提升 孩子的福
不擅長教育子女的她,透過護持評鑑工作,漸漸地去省思整個教育的方向,調整自己過去狹隘的觀念。早期雖然身為全職媽媽,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多,所以與孩子的關係良好;但孩子慢慢的受到了電視與外在環境的影響,親子間開始出現了一些問題,後來在工作的過程中慢慢去體會、去思惟師長的理念到底是什麼?師長為什麼要推展文教,他真正要給孩子的是什麼?對周遭人的無限生命最有幫助的是什麼?如此不斷不斷地去釐清,希望能為自己和孩子找到一些改善的方向。
過去她給孩子很多技巧上及知識性的指導,如今給他們的是真誠的愛與關心。以前她也沿用上一代「要求性」的教育模式要求孩子,但這個方式因為孩子漸漸大了,顯出反彈,親子之間關係緊繃,自己的火氣也經常被挑起來。孩子的成長過程也產生了一些偏差,然而如此根深蒂固的習性要扭轉過來是非常困難的。有幸在評鑑工作裡透過人與人的互動,慢慢的去看到自己的問題,去調整要求別人的高姿態,去揣摩師長悲心的內涵是什麼?雖然一時還改不過來,不過現在已學會在內心先向孩子道歉,對孩子說聲「對不起,謝謝你們陪我練習,我會繼續努力。」
體貼學獨立 擴大格局
惠貞師姐原先做品管檢驗分析,從事食品評鑑的工作只有幾個月,以前做的是單純的產品檢驗,工作獨立,環境平靜而單純;現在與郭玉雪師姐一起做,面對的是各式各樣的產品及不同的廠商,著實讓她開拓視野,也擴大了她的生命格局。
跟著玉雪學習,在與廠商互動中,看她如何與廠商溝通理念,介紹我們團體。工廠的環境、製程及原物料,樣樣都必須用專業知識及耐性去互動,而後看到工廠願意配合及改變。這些過程,她看到玉雪的投入,非常隨喜讚歎她的耐性及專業能力。因要配合評鑑的工作,有時必須自己獨立前往廠商處,原本個性內向的她,也學會了到處問路的技巧,及一趟一趟的轉車。
食品評鑑的工作沒有時間性,早出晚歸是常有的事。因為先生在外地任職,所以家中只有她和一個讀小學四年級的女兒,有時還須麻煩同修幫忙照顧女兒。因為這樣,與女兒互動的時間減少了,心裏總有一些愧疚感。
有一次,將此問題請教玉雪。她已走過這段心路歷程,提醒她與孩子的互動可以求質的提升。須晚歸時,可以用手機先聯絡,讓孩子放學回家後先做功課、洗澡等。聽完後,心中暗暗盤算要如何和女兒在相處的「質」上提升。
那天進門時,女兒抱怨她又晚歸,她道歉安撫。後來互動的過程中,和女兒分享廠商在和我們理念溝通後,由原來的以利為宗旨,轉為關懷人的健康,製造有利社會大眾的健康產品。女兒聽著聽著,似乎也明瞭媽媽忙的是一件利人的工作,漸漸的由抱怨改為認同。但是,女兒在電話中還是會提醒她不要太累。
有一次,她告訴女兒:「媽會晚一點回家」,女兒答:「媽,那我先將菜清洗好,媽回來就可以炒菜。」好體貼的女兒,女兒真的越來越獨立了,她實在好感動,承擔所積的一點資糧,女兒也分到了。從事食品評鑑以來,感謝玉雪師姐帶領,不吝分享多年的經驗,惠貞從她身上學到很多。雖然上山下海,奔波又費口舌,但做得很高興,因為她知道這份工作對她以及對別人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