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送的珍寶

◆鳳山寺學僧

  今年圓根燈會剛好是我出家滿十年,事實上這十年,學習過程是滿辛苦的,因為絕大部分的時候,我都提不起精神,上課打瞌睡,內心真的很苦,雖然我也不願意這樣,但是不曉得為什麼是這個樣子。

  後來,逐漸慢慢改善。大概是兩年前左右,現在回想起來,之所以能夠改善,大概是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是我始終沒有放棄學習;第二是我很認真的在淨罪集資;第三個是我總試著不要抱怨。現在回想起來,就是這三個原因促成這種改善。當然,比較明顯的應該是半年前,僧團有位法師帶領預科班的同學,研討南山律在家備覽。

  這些沙彌之前並沒有聽過師父開示的錄音帶,所以那位法師用最淺近的方式,幫助他們理解師父在備覽裡面的一些教授內涵,那時候我也跟著旁聽,但是對我來說非常受用。雖然我還沒出家前就聽過、也研討過備覽,但是這一次真的感覺聞所未聞。印象最深的,就是對境時如何用心改我們的業,師父交代得非常清楚,我聽了也很歡喜,也能夠嘗試著去用。

  接下來大概是兩個月前,如俊法師帶著我們重新聽師父的廣論錄音帶,研討依師軌理。這時也跟之前聽備覽一樣,內心無比歡喜,這麼久以來,我居然都沒有聽過,乃至沒有聽懂、或是沒有聽到一些內涵,印象最深刻的是,改業的關鍵在於思惟。

  舉一個小事情來說明我的體會。不久前有位同學打電話到大悲精舍,他說想要供僧:「聽說法師們跟某麵包店訂了一些麵包,這些麵包由我來供養好不好?」我很訝異說:「你怎麼知道這件事情呢?」他說:「因為我認識這家麵包店老闆,今天去他那裡買東西。」那個月底是他母親九十五歲的生日,他想了很久,該怎樣送母親一個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生日禮物。我聽了很高興,也很隨喜他,就接受他的供養。

  掛了電話以後,我內心一直很高興,也不曉得為什麼那麼高興。因為像這樣的事情,在僧團裡面經常發生,常有居士們打電話來要供養東西,要為他母親、為他本人,或是為他家人要做一些功德,以前聽了也就算了,就是當做一件事情來處理,可是這一次感受完全不一樣,到底為甚麼?

  思惟的過程當中,我現起師父對「業未造不遇」的一段開示(廣論第一百二十頁第二行):「諸能受用大師所集,無數資糧所有妙果,雖不必集彼一切因,然亦定須集其一分。」師父這段的開示是說:「我們現在受用的法,是大師無量無邊劫捨頭目腦髓聚集而得的妙果,無比的珍貴,竟然我們今天有機會能夠聽到,這是我們過去種下能聽到的因,雖然我們不是聽到圓滿的法,如果我們是種下圓滿因的話,我們一定是感得佛世,聽到佛陀講圓滿的法;但是,我們現在只聽到一點點,這一定也是我們過去拼命努力所感得的。這個道理如果懂的話,我們再回頭看暇滿,對暇滿將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會覺得這是自己的事情,別人怎麼做,不去管他,對自己絕對不會懈怠、浪費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這個寶貝。一旦失去之後,要再得到暇滿人身,那不曉得要多難。」

  因為那時我一直在思惟這段,所以不自覺的就現起師父這一段開示。後來想到這位同學以母親的名義供僧,他的孝心,為自己,也為他母親,能夠培植很大的福。但我感覺更可貴的是,這位同學能夠學以致用,把所學佛法內涵在生活上實踐,造的這種業,是他未來世再遇到教法、遇到師父時能夠繼續相應的因;我覺得在無限生命當中,這是最寶貴的。因為想到他,後來我又回想到自己,自己今生比他更具足暇滿的條件,可是我有沒有在未來無限生命中,在最佳的保證上面去好好的努力呢?假如沒有的話,那我得到這麼好的暇滿,等於跟沒有是一樣。假如這個時候無常到來的話,我下一世會到哪裡去,我是一點把握都沒有。

  當我想到這個地方時,內心有一個很強的感覺,我現在有機會懂得這個道理,一定要去實踐,能做多少就要做多少,因為不種因是不可能感果的。我引這一段是想要表達過程當中我的體會:透過聽聞,然後思惟,原來不懂的會變懂,懂得少分的,也會慢慢增長變得多分。事實上,當初在聽師父這段開示時,我對裡面的兩個重點:第一法無比珍貴這點,有比較深的感受。但是對後面師父解釋暇滿難得、無常的策勵,就沒有感受。但是,因為這位同學的事情,讓我對無常及暇滿的感受非常深刻。雖然我廣論學得不好,能做的也不多,但是內心篤定的是,我一定要找到我能做的,即便一點也好,一定要去做,因為這是為我未來生命所做的努力,不造這個業是不可能感得這個果,而且修行就在當下,現在做不到,未來也不可能自動做到。

  廣論第二頁中講到「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所以三藏十二部的精華就在廣論裡面。我不曉得你們有沒有想過,廣論有沒有指出像我們這種初學佛者的下手處,依此能夠走上去呢?請翻開廣論(第十一頁第七行):「諸現能修者即當修習,諸現未能實進止者,亦不應以自未能趣而為因相,即便棄捨。應作是思,願於何時於如是等,由趣遮門,現修學耶。遂於其因,集積資糧,淨治罪障,廣發正願。以是不久,漸漸增長智慧能力,於彼一切悉能修學。」這段意思是,我們現在能做的就要去做,做不到的,也不要因為這樣子就放棄了,我們應該要在未來能夠做到的因上面,不斷的去發願、去集聚資糧,如果能這樣做到,大師是這樣寫的:「不久,漸漸增長智慧能力,於彼一切悉能修學。」我覺得這個地方就是大師對我們後代學子的關愛,哪怕你是初初、剛開始學的,你還是可以從這裡面找到下手的地方,可以一步步走上去。同樣的,師父在廣論錄音帶裡面,反覆在很多地方,也是有類似這種善巧的引導,我不曉得你們還有沒有印象,師父常講到:「我們現在道理都懂了,可是對境的時候,往往都是做不到,關鍵在於思惟,我們思惟不夠,所以做不到,我們只要多思惟,可以做到的。」師父也常說:「這個道理,我們現在知道了,並不是要我們馬上能夠做到,修學的第一步,是要建立正知見。拿正知見來檢查我們自己做不到、不理想、做錯的地方,然後,我們能夠朝向正確的地方去努力就可以了,這是我們修行第一步可以做的。」

  這是師父的善巧,從這個過程當中,我自己體會到學習是可以一步步,透過學習、透過師父的引導走上去的。今生師父給了我們最有價值的寶貝就是廣論,師父也常講,廣論是無價之寶,生活當中的所有問題都可以在這裡面找到解答。

  但是我們怎麼樣去體會廣論真的是無價之寶,或者說我們怎麼樣能夠受用這個無價之寶?其實師父在一百六十卷錄音帶裡面,他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所以今天在這裡提供我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同時也是和大家共同勉勵,今後我們要好好的聽師父廣論的教授,去領納師父送給我們最寶貴的寶藏。

福智之聲第1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