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之因緣

◆台中智圓班 鄭玫琳

  師父四十年前決定出家後,曾託一位居士幫他將所餘的四千元,以無名氏的名義,捐給山下的菩提醫院。事後師父寫了一封謝函給對方,沒想到這封珍藏多年的明信片,卻意外引出了四十年後的另一段因緣⋯⋯。

  因某個因緣,麗娥師姐向我提及師父興辦「福智教育園區」的理念,我心裡雀躍不已,在九十三年「福智」國小招生中,我毫不猶豫地為讀小一及小四的兩個孩子填上報名表。

 

努力祈求 希望孩子進園區

  但是,要如何得到家人支持,並讓孩子去園區就讀的理想能夠實現呢?我四處打聽,除了父、母須研讀《廣論》外,家中同住的成員包括公公、婆婆、先生、孩子都要同意才行。我自己已是廣論學員(智圓七班),但家中認識「福智」的只有我和大女兒,怎麼辦呢?不管了,多祈求吧!有願就有力,先從孩子的爸爸開始吧!恰巧,那時電視媒體正在報導某藝人之女自殺的社會新聞,我和先生談起教養孩子的問題,我問他:「我們到底是要給孩子什麼樣的『生命』教育?」周遭親朋好友中同年紀的孩子,因為環境太優渥了,電視、電腦的充斥氾濫,快速競爭,一般父母給孩子的只有知識及各項技能的學習,卻不知孩子的心出了什麼問題。

  經過這一次的長談,我把孩子就讀「福智園區」的理想傳達給他,並告訴他成不成辦是依孩子的福氣決定,不強迫,並尊重先生的想法,讓他多思惟、考慮。沒想到先生竟然答應了,只是他擔心年紀還小的小兒子不會照顧自己;我說一切隨緣,還有一年的時間努力。此時正巧大女兒的青少年班去年十月八日要去園區體驗,我們一家六口在我刻意安排下,與青少年班一起搭大巴士去園區體驗。這次不僅讓公公、婆婆、先生、孩子能多了解「福智」,更祈求讓他們共同參與種植園區有機蔬菜,果然,團體的力量是有影響的,回程後,公公、婆婆都同意讓姊、弟兩人到園區就讀,這時的我興奮無比!

  2004年10月15日常師父圓寂,我好難過。孩子們都還沒機會見過師父,師父就示現圓寂!鳳山寺的圓寂法會我去了兩次,一次是與廣論班學員去,另一次是特地把姊、弟兩人帶去給師父上香,結個好因緣,更祈求孩子們去園區的事能成願。

 

四十年前 善行德澤子孫

  數日後,信佛三十年的婆婆擔心的告訴我,她四處問友人,其中包括也是佛門師兄姐,甚至他們的師父,他們都認為孩子太小,不適合離開父母,婆婆因此生起煩惱心,並要我再等幾年吧!這個境讓我思惟許久,但「信心信信」、「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我並未馬上與婆婆辯駁,畢竟,婆婆並未深入了解師父的理念,有這樣的想法乃屬正常。

  在一五六與一五七期合刊的《福智之聲‧師父圓寂專刊》,我閱讀完了之後,便隨喜拿給婆婆分享,祈求她能多了解師父。沒想到,婆婆詳細看了大事年表之後,拿著去問公公,是不是認識這位「日常法師」?原來民國五十四年,公公退伍後曾到懺公的蓮因寺修行學佛,就在那兒公公結識了常師父,那時師父尚未出家。未出家的常師父修習佛法非常嚴謹、根基深厚,懺公經常告訴公公要常親近常師父,跟他學。當師父決定出家後,將其身上所存的四千元,委由公公捐贈給山下的菩提醫院,幫助無錢就醫的人,並交代要以「無名氏」捐款,公公很高興幫忙成辦了此事。事後,常師父寫了封信感謝公公的幫忙,並互相勉勵精進求法。

  看過專刊,公公趕忙找出他收藏幾十年的「收藏集」,裡面是他這一生中覺得最珍貴的信紙,不僅有懺公的親筆書信,還有這位為人謙恭、修持嚴謹的師兄,黃韜(常師父的本名)之信。這封信已有四十年的歷史了,它仍然被保留完好,信紙雖早已泛黃,裡面的字句卻工整、清晰。

  公公確認了四十年前那位出家、受戒即斷了音訊的師兄即是常師父後,高興地告訴全家人,無論是常師父的為人、做事態度,還是修持嚴謹,這都是他所見過的人中,非常難得之人,連懺公都稱讚不已。婆婆聽了心裡很高興並很放心地說:「就讓這兩個孩子滿願去園區就讀吧。」

  就是這封四十年前的信改變了公公、婆婆,我和先生都覺得不可思議。如果說,四十年前公公的善行,在四十年後能讓他的孫子受益,那現在的我豈可放過任何行善的機會!真是太了不起了,感謝常師父的攝受加持 ,感恩公公細心的收藏,感恩婆婆的轉念,感恩這一切不可思議的因緣。

福智之聲第1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