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於 園區快遞
慎終追遠 清明憶先人
◆福智之聲編輯室 整理
每年的清明節除了掃墓、祭祀行禮如儀,您可曾想過清明節的意義,追憶過墳墓、靈骨塔裡已故親人的生前行誼?(禮記‧祭義)中說:「教民反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是說祭禮的主要作用是在教導人民認清自己本身是從哪裡來的,自然就會懂得尊重歷史。福智中小學師生在清明節前,透過一系列的課程與互動,探討了掃墓內涵,當天再舉辦追思緬懷儀式,當禮與義結合,師生們彷彿穿越時光隧道,得以至誠追思感念先人之恩。
清明節是慎終追遠的日子,老師得對自己生命來源、成長及意義,真誠的去追憶,內心有所觸發和感動才能帶動學生。因此,在帶動學生之前,陳學長親自帶領老師研討周何教授所著的《禮之內涵》,許多老師這時才發現,祭禮是喪禮的延續,喪禮是一種敦厚人情的機會教育,而祭禮更含有深重的歷史教育意義。
為了引導學生,許多老師不斷就清明節相關文獻共學,如「寒食節」(晉文公求才於介之推,但淡泊名利的介之推以死明志)、「上巳節」(古人每年春天會到水邊舉行祈福消災儀式,真正清明掃墓是在宋朝才開始,民國二十四年才真正有清明節之名)、掛墓紙(晉朝世族用五色紙做成幡蓋放在祖墳上,為祖祈福)、揖墓粿(牧童來祖墳附近乞粿,古人為了保護祖墳故對牧童示好,請他不要在墳上放牛……)以引導學生感念親恩。
由於追源溯祖的緣故,老師們重新喚起塵封往事,感受到父母、親族血脈相連,以及息息相關的生命張力,而泫然欲泣。
清明節當天是整個活動的最高點,老師先引導學生畫家族世系表,以自己為中心,上推父母、祖父母⋯⋯旁及伯叔及舅父等,再讓學生認真思考每一位親人及與自己生命的關係。接著老師分享了記憶中最深刻的親人,以及彼此相接續的生命脈絡,甚至有老師連家譜都帶來了,透由家譜引導學生去思惟自己的親人,及彼此緊密的生命網。
穿越時空的追憶,學生們對祖先有了前所未有的親切感受,隨後到佛堂供香、供花,為祖先祈福時,每個小朋友拿著香、花,面對著旁邊的超薦表至誠懇切緬懷,並且發願把中國的孝悌精神留下來,有些小朋友甚至動容落淚。
清明節後,老師讓學生寫下心得,很多學生有深刻的感受,有的對去世的爺爺由陌生到感覺到偉大;有的很懊惱未曾去關心親人,連名字都不知道⋯⋯師父看了學生們的文章也很感動,師生都過了一個很有意義的清明節。
有位老師說:「以前清明節只是去掃墓,對於掃墓的內涵和價值在哪,也不太清楚,也沒有用心去深思,只覺得親族能齊聚一堂非常高興,掃墓回家常常累得倒頭就睡。但這次不一樣,感受到祖先親人和我血濃於水的情懷,不再是遙不可及,掃墓不再只是行禮如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