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1gk-is-656.giflink
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2gk-is-656.giflink
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3gk-is-656.giflink

法音涓涓十方傳

洛確仁波切來台弘法

◆福智之聲編輯室 整理

  炎夏已過,在這秋涼季節,尊貴的登馬.洛確仁波切在台灣展開巡迴弘法,流露對眾生的慈悲及關懷,宛如一股暖流,滋潤所有聽法眾的身心,深感暇身難得,值遇大善知識更是難得!

  師父的心願就是建立教法,多年來不斷的迎請教證具足之高量藏系師長來台弘法,所以包括福智法人在內十一個單位,特別邀請洛確仁波切來台,於十、十一月在各地宣講不同的菩提道次法類,饒益無數此地有情。

 

台中場 開示「三主要道」

  中區的開示是於十月七日及八日在台中中興大學的蕙蓀堂舉行,雖在中秋連續假日期間,依然吸引了眾多聽法者,中部五縣市的廣論學員,遠道的搭遊覽車聽法,近程的則當義工積資糧,中部地區幾個藏系佛學會也有七百多人共襄盛舉,兩天參與人數約有五千三百人次。

  開示內容為「三主要道」,此為文殊師利菩薩親自授予宗喀巴大師的教授,將菩提道次第的精要歸納為「出離心」、「菩提心」及「空正見」三部分。仁波切提及三苦──苦苦是六道相通的,壞苦有些外道也相共,唯有行苦是學佛之修行人方能感受到。對於行苦,凡夫與聖者不同之處,是行苦對於凡夫猶如將一根毛髮放在手掌上,毫無感覺,而聖者則猶如將一根毛髮放在眼睛裡,一刻也無法忍受。在開示出離心時,仁波切也提及學佛之人,假若對現世還貪著的話,是完全不懂得佛法。

  仁波切特地在講經的空檔,邀請出家眾往前坐,且供養每位僧眾一千元,祝福他們心想事成,早日圓成佛果。有位小弟弟和媽媽一起來聽法,中場休息時間,其他團體主事者上台去供養,小弟弟見狀直呼:「我也要去!」快速由中段座位直奔講台,將他心愛的玩具小汽車供養仁波切,仁波切慈悲的接受,含笑加持後又將玩具還他,小弟弟開心回到座位上,現場頓時充滿隨喜讚嘆之聲!

  此次法會,中興大學的興耕社大力謢持,法會現場,興耕社成員穿著綠色義工背心,穿梭其中,有別於平日法會時,福智義工的黃色背心,黃綠一家親,都是自己人。

  法會會場在中秋節當天外借,至講經當天上午才能進場佈置,十一點半灑淨,下午一點鐘聞法者入場,因時間緊湊,所以壇城組義工事先在學苑佛堂模擬佈置,再將拆下資材按照拿取先後順序打包,編上號碼,臨場時依序拿取即可,短短幾個鐘頭,原本空蕩的講台頓時成了素雅莊嚴的壇城。

 

雲嘉場開示「菩提道次第攝頌」

  因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及雲嘉地區廣論學員的祈請,洛確仁波切於十月十八日傍晚,在雲科大管理學院的演講廳開示,傳授宗大師教法的精要「菩提道次第攝修求加持頌」。

  園區的志義工在僧團指導下,殷重的打掃場地、佈置壇場、貴賓室供養香花、散灑檀香油、懸掛橫幅、海報……將開示會場佈置得非常莊嚴;雲科大福青社的指導老師及學生也承擔場外交通引導、服務的工作,同以歡喜、雀躍的心迎接仁波切來弘法。園區同修除了留守志義工及上課老師,全都來到雲科大聆聽仁波切說法。

  仁波切首先隨喜大家能跟隨常師父學習,又能得到攝頌清淨殊勝的傳承,肯定是宿世的善根,應善加持守串習,接著口傳「菩提道次第攝修求加持頌」,強調要得到圓滿殊勝傳承,信心最重要,信心有多大,加持有多大,得到加持之前和之後差異很大。

  傳法後,仁波切慈悲的對在場僧眾賜予教誨:「戒律為一切功德之根本,如大地承載了動與不動之物,一切依附在其上,戒律也是如此,以此為根本,才有其他功德的產生。」並勸勉在家居士:「身為在家眾,對出家眾應視為僧寶,看見清淨幢相,於傳承佛法者應恭敬學習。」同時也不忘對前來聽法的大專生叮嚀:「身為學生,應以學習為本,努力學習;應獲得書中的利益,好好跟老師學……把所學帶入社會,幫助所有的人。」

  仁波切在此次法會中,把宗大師的心要傳給大家,於不同根器的眾生也賜予相應的教授,大家都受用良多,非常感恩仁波切的加持。

 

南區場 開示「功德之本頌」

仁波切於屏東大仁科技大學宣講「功德之本頌」。

  南區講經法會於十月二十八、二十九日,在屏東大仁科技大學舉行,參與人數約有五千人次。由於屏東地區盼了好多年,終於盼到今年講經法會改在屏東舉行,因此義工報名相當踴躍,可惜後來因為講經場地更改,義工需求人數銳減,因此義工小組忙著勸退,被勸退的義工欣然的說:「雖沒機會承擔,但承擔的業已造了!」

  仁波切開示的內容為「功德之本頌」,此頌乃「菩提道次第廣論」之濃縮心要,由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為始,次為依止與修心道理,最後是祈求成辦順緣,消除違緣,及祈求生生世世得善知識攝受,快速圓滿佛果位,是每日修持之法,也是引發正思惟、掌握修行要義的根本。

  仁波切在講到暇滿三因時提到,「無垢淨願」非常重要,因此平常就要多憶念及皈依三寶,否則臨終很難把握正念。仁波切為此講了阿育王的一段公案,阿育王臨終因侍者煽風時打瞌睡,扇子的羽毛掉到阿育王的鼻子上,因此讓他生起了瞋心,往生後投胎成為一條大魚,阿育王的上師知道後,就到大海邊呼喚他,告訴他要憶念前世所學的佛法,這才讓他脫離畜生道,往生天道。與會大眾聽完都深自惕勵,阿育王謢持教法那麼有貢獻,尚且會因臨終一念而墮入畜生道,何況吾輩福德資糧具淺!

 

北區場 開示「修心八偈」

仁波切在台大綜合體育館開示甘露法雨,潤澤群生。

  北區講經法會,於十一月四日、五日,在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展開,參與人數超過八千人次。兩天的講經法會,信眾們都展現著歡愉的笑容;義工們相當用心的佈置會場,以花海圍繞的壇城中,宗大師莊嚴的法照高懸,攝受了無量聽法眾之心。

  此次法會義工,是由各外圍教室共同護持分擔,不論是交通、場地佈置或是場內、場外之人員引導,大家和合共事,同霑法益。尤其是海外同修回來參與佛七,結束後把握這殊勝難得的因緣,加入義工的行列,每個人都十分珍惜這集資的好機會,直說:「好歡喜!」

  講經內容主要以「修心八偈」為主,以「修心日光」為輔。「修心八偈」是修心之寶,造者朗日塘巴,當年在博朵瓦大師座前聽受完整的修心法要,並依教誡修證殊勝成就,將自己修持菩提心的體驗,寫成易於受持的「修心八偈」。「修心日光」則是修心教授之甘露藏,仁波切說,這個傳承從林仁波切那裡得到。

  仁波切首先策勵聽法動機,他說菩提心猶如大乘之主幹,以菩提心為基,行六度、四攝,最後圓成佛果位;猶如「變金漆」可使銅銀變成金而更珍貴,菩提心亦如變金漆,是授予我們無量寶藏之心,若以此心來學習佛法可獲大利益,故應以此心來聽聞佛法。

  仁波切以「修心日光」中的「眾過歸於一」,來告訴我們「我愛執」是眾過之首,是斷增上生及決定勝之屠夫,如裝著三毒的皮囊,亦如竊取善根之盜賊,是輪迴六道的播種者,它使我們產生種種的痛苦,是一切煩惱所生之處,因此應視之如仇敵,要確實認識它的過患並消滅它。

  除了思惟「我愛執」的過患,也應多思惟「愛他執」的勝利,從種種角度去思惟,那些傷害我的人就是把佛果放在我手上的人,因此如虛空般的如母有情,不論是親或怨,皆對我有恩!他如今傷害我,就業果的角度來說,也是因為我以前曾經傷害過他,這一切的過失也都是我所造成的,故應以慈心、悲心,來感恩他,這樣才能生起菩提心,修心教授即是如何將違緣轉為菩提道用。

  仁波切希望我們不要貪著三有,今生能值遇佛法,應對三有生起厭離心,脫離輪迴,如此所獲之暇滿人身才是有價值的。仁波切用了一段相當巧妙且發人深省的譬喻,他說:「眾生看到三有安樂,就像餓狗搶食一樣,貪婪不已!」

  「一切威儀觀自心,微惑尋生即覺察。」仁波切說,一切時處要善觀自身相續處於何種狀態,煩惱一生即應將之破斥,否則隨煩惱亦將跟著而來。仁波切提到,要常觀身、語、意──獨處時要觀己身,在人群中則要觀語,否則容易引起別人不悅,重則造惡,因為你不知在大眾中誰是佛,所造下之惡業將非常恐怖;而一切時處都要注意自己的意。

  仁波切指出:聽經效果如何,是依我們所發的願力是大或小,一切是觀待各人根基、利益而有不同,假若你發的是大乘心,那麼來聽此法,功德將很大。假若無法相應,那沒關係,可發願實踐,因此串習很重要,菩提心、空性慧都是依串習而生,一切遍智也是靠串習而達到的。仁波切也提到,外道認為光靠串習無法達成我們所希願的目標,就像跳遠或煮開水一樣,跳遠有它的極限,煮開水再怎麼煮,到了沸點就不可能再高了。可是佛法講的是心法,心則不同,若能對所緣加以修行,是可以到達源源不絕的境地的。所以,不要認為「我不行」而懈怠,佛也是多生多劫努力而圓成佛果的,所以要將眼光放長遠,堅定信心,時時刻刻策勵自己,方能轉化內心。

 

洛確仁波切的功德

  老師曾經說過,現在在藏地之外,老一輩當中真正具足教證二量的兩位,洛確仁波切是其中的一位,他擁有非常多殊勝的傳承。

  九年前仁波切曾到鳳山寺開示「毗缽舍那」,那時仁波切跟師父說到,他身上擁有很多的傳承,也非常願意把這些傳承傳給我們;仁波切在西藏受完完整的顯教與密教的傳承,他很希望能夠將這殊勝的法帶給世人,真正把光明照亮世間的黑暗。

  台北講經法會前,擔任維那的如得法師說:「仁波切的前一生也有非常殊勝的功德。有一次,前一世的洛確仁波切陪十三世老師到蒙古,蒙古的法師要測驗他們的程度,本來是要考老師的,老師就派洛確仁波切去,那時他還只是格西。在跟他們辯論的過程中,對方引用很多經典,當時的洛確格西就跟他們說:『你引用的經典是錯的!』對方認為不可能,因為他們已經準備很久,而洛確格西根本沒準備,他是被問難的。後來查證結果,果然對方引的經典是錯誤的,因為洛確格西已經把大藏經背完了!當時洛確格西在蒙古因而聲名大噪。」

  這一世仁波切也是一樣,從小就非常有智慧,很年輕即考上拉然巴格西,所以這次仁波切能來到到台灣說法,非常殊勝難得。

福智之聲第170期

Back to top
《福智之聲》搬新家囉,內容超精彩,手機、平板都能看得很輕鬆,讀取速度也更快了呢!

邀請您到 http://www.blisswisdom.org/publications/bwvoice
閱讀我們最新文章!

或點選您想閱讀的期數,我們將導引您前往該網站:

60期~159期

1996.10~2005.01

160期~230期

2005.03~2017.04

231期~最新

2017.07 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