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於 住持輪任,依師教修
古風長存:唐宋住持備考
◆福智之聲編輯室 整理
兩漢之際,佛法東傳, 迨至唐宋,佛法大興。 千年後的現在, 袞袞衲子不忘先輩大德 精進行道、慈悲修慧的古風, 於諸耆宿所,而作目標。 |
佛教寺院住持的「住持」二字,原為動詞,即安住之、維持之,有「久住護持佛法」之意,如《圓覺經》云:「一切如來,光嚴住持。」謂一切佛都安住在光明莊嚴的境界裡,住持佛法;後引申為名詞,即代佛傳法、續佛慧命之人。
元代住持德輝和尚奉皇帝聖旨重修的《敕修百丈清規》記載,住持工作包括上堂說法、晚參、小參、普說、巡寮、監督大眾⋯⋯共十六項職責;日本僧人無著道忠編寫的《禪林象器箋》則將之概括為說法、安眾、修造三大類;南宋時期,兩位禪師合錄的《禪林寶訓》引用佛智裕和尚之語言:「住持之體有四焉,一道德,二言行,三仁義,四禮法。」同書又引用密庵禪師之語云:「住持有三莫,事繁莫懼,無事莫尋,是非莫辨。住持人達此三事,則不被外物所惑矣。」可見住持的道德涵養、學識才能、教證功夫等,皆須高人一等,方足以領眾薰修,荷擔佛法事業。編輯室特輯三則公案,一瞥住持一職對當代佛寺及佛教發展的重要性。
大明寺住持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地處運河與長江交接處的揚州,是唐代一個極為熱鬧繁華的都城,而鑑真大師身為揚州大明寺住持,不但在建築、書畫上有很高的造詣,還懸壺濟世,為揚州百姓施藥醫病。更依循南山律宗精神,為天下僧人授戒,受其傳戒者前後有四萬餘人,時人譽其「江淮之間,獨為化主」。
因日本遣唐僧衷心之請,鑑真大師東渡日本六次,有五次失敗,歷經千辛萬苦,甚至雙眼全盲,仍決心不改,歷時十一年,才終於踏上日本土地。不久,鑑真大師被封為「大僧都」,統領日本所有僧尼,在日本建立了正規的戒律制度,並興建日本佛教律宗的總寺院――唐招提寺。這座寺院至今已具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
鑑真大師將盛唐文化全面介紹給日本,對日本的醫藥、建築、藝術以及書法等,都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太平禪寺住持
北宋佛鑑禪師被延請接任太平禪寺住持,臨行前師父法演禪師特別訓勉他,當一個住持,有四件事要特別注意:「第一勢不可使盡,第二福不可受盡,第三規矩不可行盡,第四好語不可說盡。何故?好語說盡人必易之,規矩行盡人必繁之,福若受盡緣必孤,勢若使盡禍必至。」佛鑑禪師感恩師父的囑咐,心懷戒慎,再三拜謝而去。
擔任住持期間,佛鑑禪師謹遵師教,即使被他人誤會,也不念舊惡,反而以德行感化對方,成就一代僧才。
當時寺院裡的糾察師,是一位名叫高菴禪師的年輕僧侶,一日用齋時,他發現行堂竟用不同的器具裝了不同的飯菜給住持佛鑑和尚,當眾不以為然地說:「如此作為,怎做後學模範?」佛鑑禪師當下沉默以對,未做辯駁。
之後高菴禪師得知,佛鑑禪師是因為脾疾,所以吃些水煮無油的青菜,非是與眾不同,享受特權,感到非常慚愧,親自到方丈室請罪。佛鑑禪師反而安慰他:「你應該要這樣執行清規。我因為病緣,飲食與眾人不同,但因為我所食用的,並不比大眾好,所以也就心安理得了。你的志氣高遠,將來必定可以成為宗門棟梁,切莫以此心生芥蒂。」高菴禪師深受感動,更加用功自持,果然成為一位大善知識。
那爛陀寺住持
同樣在宋代,往西南方去幾千公里,一位東印度王子出家了!他親近數十位大善知識,遍學教典,精通五明,最後依止金洲大師精進修習十二年。學成之後,三次以正法擊敗外道的邪說;而對大乘的中觀、唯識,小乘的經部、有部,也都能破邪顯正,被印度佛教界公推為各派的最高權威,視為「頂莊嚴」。
他,就是阿底峽尊者。
尊者被迎請至戒超寺、那爛陀寺擔任住持等職,繼而掌管十八把寺院的鑰匙,相當於兼任十八所寺院的住持。等到尊者要離開印度到西藏之時,所掌寺院的鑰匙已高達一O八把!
尊者以近六十高齡,受藏王智光王請託,不惜捨壽二十年,決心入藏傳戒以及傳授佛法。經百般波折來到藏地,創立噶當派,重申戒律,重新闡明佛教根本教義,將佛法總攝為三士道,特別宣說業果,人稱「業果喇嘛」,成為藏傳佛教的第一中興人物。阿底峽尊者對當世印度佛教、西藏佛教,乃至後世佛法的利益,都是難以估量的。
青史流芳的住持們啊,風采各異,心願無別,皆願教久住恆光耀,願法開顯廣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