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於 住持輪任,依師教修
終不捨師──如證和尚
◆口述 釋如淨
如證和尚很重視依止法,他對師父從沒有任何觀過的念頭,並以師父行誼為榜樣,如是修行。
與其死方捨 何若生盡施
師父誓願把最好的東西留給眾生,如證和尚也效學師父,布施的等流很強,很願意把好東西與他人分享。他時常將得到的供養物,馬上再分享給周圍的人。當有人請他幫忙,他都會很高興、很熱心地幫助別人。
早期在高雄瑞祥國中辦教師營,我被分配到要講三皈依,當時我沒什麼講法的經驗,不知道該怎麼開示這主題。如證和尚那時是預科班的教務法師,他知道後很熱心地一直跟我分享許多皈依後得到好結果的實際公案。和尚一心一意想利他的心意,讓我印象很深刻。
捨命亦不離 善巧大乘義
師父帶領僧俗二眾去印度請法時,都會提早抵達印度並在學員進駐旅館前,親自站在旅館前迎接大家的到來,如證和尚當住持後仍效學師父親自迎接學員,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改變。但是,現在的情形跟以往不同,早期學員人數不多,大部分都住同一間旅館,現在請法團人數好幾百人,各團分散不同旅館,彼此的距離有遠有近,如證和尚仍一間一間趕往迎接。
記得有一次,我們在某旅館迎接學員之後,外頭天氣驟變,下起滂沱大雨,雨水沿著山路沖刷,路面上都是積水,當時又有另一團的學員快抵達了,我看著如證和尚奮不顧身在滿是積水的路上往下衝,趕去另一間旅館迎接學員。他說因為師父都會在旅館前親自迎接每位學員來印度請法,無論如何他也要維持下去。
最主要的是,如證和尚就是用這種心去依止師長;面對真如老師時,他也是如此。老師交代過的事,他都會認真去做,像是老師交代他每天要認真修自生法、修怙主的酬補,和尚不管身在何處、有多忙碌,都堅持每天修法,我看到他很認真修依止法,很認真實踐師長交代他的事情。
無害忍不生 怨敵生忍福
師父曾說:「只有在委屈當中,才能夠成辦事情。」①如證和尚當住持十六年來,處於團體變動最大的時期。師父示寂、老師尚未來臺灣、僧團分在各地學習⋯⋯在這種境況下,他穩住了僧俗二眾,讓團體的法會不減反增,五部大論學制的建立也在此時。面對內外種種的挑戰與壓力,他能撐持這麼久真是極不容易!遭遇諸多誤解和批評時,他都是觀業忍受求加持,默默承受,努力調伏自心,不會到處去爭辯,這是我從他身上真實看到的功德。
彼為泊世途 眾生休憩樹
如證和尚投入很多心力培養人才,花很多年關顧大專班和企業班。現在這些福青和企業人士在團體穩定學習,也開始承擔義工,都是他點點滴滴努力的成果。
我在加拿大的道場待了五、六年,臺灣的事務幾乎都是如證和尚一肩擔起。他從年初朝禮法會忙到年終皈依法會;從僧團內部的剃度法會,忙到對外的法會營隊。主持法會耗費很多體力,同時他還要協調團體內外異動的人事物,這些都是非常艱難的工作。
有仁波切說如證和尚的福報很大,因為他當了十六年的住持,我們僧團都很穩定,而且也把學制建立起來了。如證和尚對僧團也好,對整個福智團體也好,都有很大的恩德。
①出自《廣論》第六卷A面,九分五十秒:「要曉得你要嘛不做事情,要做事情是一定委屈,這第一個。而且只有在委屈當中,才能夠成辦事情,這個是佛法的特質喔!試想大家對不對?最好睡在那裡,一點都不委屈。然後你忙一點事情,忙完了給別人吃,別人吃完,他還這個不舒服,還嫌你這個淡了,嫌你這個鹹了,這油少了、油多了,就是這樣,這是千真萬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