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1gk-is-656.giflink
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2gk-is-656.giflink
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3gk-is-656.giflink

四書與我

◆台北 鄭博榮

  三十多年前,我就讀私立高職學校,有一門課「公民與道德」是由校長親自授課。

  記得新生第一堂課,校長要我們把課本收起來,說以後用不著。當下心裡想著:「太好了,可以少讀一本書!」並想著未來上課可能只是聽聽校長講講話,到學期末就會有成績了⋯⋯

  不過,如果是這樣,就沒有以下的故事了!

  記得那天,在我想像的當下,班長已從另外一個角落,捧著一大疊《四書讀本》過來。這本書足足比《公民與道德》厚五、六倍,而且難讀難懂好幾倍。三年期間,《四書》取代了《公民與道德》,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每星期「背誦」的進度一定不能有所差錯,否則一定挨棍子。那個時代校長是可以這樣的,而做學生的我,是把它當校規來遵守。

  有一天,幾位就讀他校的高一同學在比哪門課最難、最令人害怕。有人說是英語、有人說是數學,輪到我說的竟然是「公民與道德」,真是讓大家笑翻了!連我自己也忍不住跟著笑。直到有一天校長很嚴肅地告訴我們,進來本校是沒有辦法與別人比較升學成績的,但可以比品德。《四書》就是讓我們可以與他人比較的唯一法寶,也是我們出社會必須要用到的。

  當時的我可以算是已經出社會,只不過出了一半,怎麼說呢?因為我讀的是「建教合作班」,那是一個月在工廠上班,一個月回到學校上課,且沒有寒暑假的學制。對於當時校長口中所謂的法寶,我們真的不知道如何運用它,只是不斷地背誦、再背誦⋯⋯

  校長說,從小父親就要求他熟背《四書》,所以他帶我們可說是用身教。加上他豐富的人生經歷,提到許多生命成長的故事,所以儘管課堂中很害怕、很有壓力,但大家都很認真、也很歡喜的聽,畢竟這是一種很不一樣的教學方式。不過我們根本沒有能力理解校長的用心──他想為學生進入社會,舖陳一條康莊大道。當時對校長「望之儼然」,未能感受「即之也溫」的風範,不懂得親近師長,這是年輕時代很大的遺憾。

  《四書》和我特別有緣,所以畢業後我一直讓「它」陪伴身邊,每當面臨人生的種種境遇,不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就會是這本書發揮效用的時候,「它」就是我重要的生命指南,「它」更協助我順利考上國家教育行政人員特考,其中的考題是坊間補習班難以傳授的,多虧我有長時間背誦累積的功夫。目前我在政府部門工作,雖然談不上有什麼功名利祿,但四書真的讓我在工作上與生活上受益良多,直到今日愈覺受用。尤其去年讀了《廣論》,我更能體悟「身在公門好修行」的意涵。

  由於對校長過於敬畏,畢業後從不敢回去看他。讀《廣論》以後,想到現在的受益來自他的教導,又想到應該觀功念恩,於是今年農曆春節前,我鼓起勇氣,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拜見校長。我告訴他,這三十多年來,《四書》是如何讓我受益!校長聽了非常高興,但也說了一句:「怎麼不早一點回來告訴我?」當下我為多年來不敢親近校長,這無明的敬畏感到難過!

  一位「用心的校長」加上一本《四書讀本》,就可以讓學生受用無窮,而園區有師父窮其一生的聖賢教法、有非常用心的法師、學長、校長(而且還不止一位);更有極具愛心耐心的導師、生輔老師、護持義工等;而要背誦的聖賢書也不只《四書讀本》,還有《弟子規》、《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孝經》、《朱子治家格言》、《詩經》、《禮記》、《古文觀止》⋯⋯有這麼豐富的師資與聖賢書,將來能夠在這裡畢業的學生,每個人的成就,至少會比我優秀好幾倍。

  將孩子送到園區讀書,除了成全孩子,也是成全自己,有些家長希望把小孩送進所謂的「明星學校」,認為對孩子的未來,好像才能夠幫助提升他的競爭力。對於「競爭力」這個來自企業核心的經營理念,其實師父早已考慮到,並且做到了。企業經營的核心理念:「創造差異,才有競爭力。」這與師父說過:「如果我們要學外面的,那就不要辦這所學校」的治學理念不謀而合,師父所謂不要學外面的,要有我們自己的,就是要創造園區學生與外面不同的優異表現,而所謂優異的標準,是依從出世間的佛法概念。

  記得家長說明會當天,陳耀輝學長告訴我們,今年園區即將畢業第一屆高三同學,他們參加大學推薦甄選的表現令多位大學教授讚賞不已。學生面對即席問題的答覆,已表現出「智者之見」,凸顯園區學生優異且不共於世間法的一面,這應該就是我們家長所關心的:「學生未來是否能夠有競爭力?」的最好明證。

  師父真是深謀遠慮啊!從這個角度而言,我認為師父不但是一位「教育家」,更是一位「企業家」。尤其師父說過:「我們一樣要競爭,但是是要跟自己的意志力去競爭。」這一點我能感同身受,更可以為這句話來背書,做見證!今天雖然師父他老人家的肉身不在,但我們還是可以為師父的遠見與智慧鼓掌讚歎!

  自從想讓孩子進園區就讀,我的好朋友也算是教育專家,曾提醒我要慎重考慮。他的理由聽起來很有說服力,從心理適應的角度、親子互動的角度⋯⋯總之他說,這樣年齡的小孩,還太小,不適合遠離父母,應該留在身邊才對,而且舉了其他學校因為適應不良,產生偏差行為的個案。當時我要不是對師父、園區、自己非常有信心,今天恐怕也沒有機會向人分享我的心情。也許未來我們還會遇到所謂教育專家給的意見,但是如果這些專家了解園區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說不定會說:「師父才是教育專家中的專家!」

  孩子在等待入園區讀書的期間,也許會有起伏不定的心情,或可視為常情,對孩子而言,畢竟是首次遠離家門、初嘗團體生活。孩子兒時玩伴、要好同學、周邊親友、舒適的生活環境⋯⋯都直接、間接地在影響著他的心情。所以,多傾聽孩子內心的感受,或許更能協助孩子建立正確的知見,必要的時候給他「退場思惟」,或許更能調伏他起伏不定的心。記得孩子入學前幾天,突然跟我們說他不想去,我當時心情有點緊張,都到了最後關頭,怎麼可以這樣?但還是耐心地溝通,最後用了一句很不想用,但好像有效的一句話:「如果到了園區真的無法適應,而老師也幫不上忙的話,我們會隨時來園區接你回家。」也許是這句話安住了他當時的心。

  如果可以適度滿足孩子出遠門前合理合情的願望,或許能有正面的影響。記得去年暑假,孩子希望我們為他邀請兒時玩伴與要好同學來玩。因為他想在進園區之前與他們話別。後來我們邀集了七、八個他的玩伴出遊四天三夜,回來後發現他似乎已做好要去園區的心理準備。所以個人覺得,適度滿足孩子出遠門前的願望,讓孩子帶著一顆被祝福的心進入園區,也許對孩子是有幫助的。

  以上純屬個人的經驗,相信每個家庭的孩子會有不同情形,而無論孩子心情如何,都會是家長最好學習成長的機會,從現在開始到孩子進入園區這段等待的日子,父母本身的想法與做法非常重要,尤其父母本身要先建立正確的觀念,才比較容易協助孩子平安順利的進入園區就讀,進而做往後的學習,相信一定會如師父所說:「進來園區,慢慢就會適應了」。

  最後我要代表全家人對師父的恩德與法師、學長、校長、老師、以及各位辛勞護持的義工們,致上心中無上的感恩與感激之意,這是一所令人夢寐難求的學園,在此特別祝福園區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平安順利地學習,也祈祝園區一切事務圓滿順利,大家健康快樂!

福智之聲第187期

Back to top
《福智之聲》搬新家囉,內容超精彩,手機、平板都能看得很輕鬆,讀取速度也更快了呢!

邀請您到 http://www.blisswisdom.org/publications/bwvoice
閱讀我們最新文章!

或點選您想閱讀的期數,我們將導引您前往該網站:

60期~159期

1996.10~2005.01

160期~230期

2005.03~2017.04

231期~最新

2017.07 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