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1gk-is-656.giflink
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2gk-is-656.giflink
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3gk-is-656.giflink

遇難永不退

◆高雄採訪組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良好環境的建構對幼兒人格的養成非常重要,也是師父一向所重視的,所以當高雄私立圓美托兒所的負責人出讓經營權時,四位從未從事教職的廣論同修,便勇敢地承接下來。他們依循師父的教育理念,以德育教學為主,輔以有機健康飲食,四年來,終於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更特別的是,現在托兒所裡所有的老師都是廣論同修,也是生命教育工作坊的學員。很難想像初接手時,他們曾經面臨關門的窘境,他們是如何轉逆境為順緣、逐步成長的?

 

理想與現實的拉拔

  一開始,這一群門外漢想藉由經營托兒所來實踐師父的教育理念,讓更多的孩子享有一所兼具生命教育和健康飲食概念的好學校。這樣的動機,讓大家意興風發、充滿了鬥志,但實際去做了以後才發現,現實和理想終究是有很大的距離的。

  當一學期結束,新學年開始時,四位老闆驚訝地發現學生竟然只剩三名,老師只剩一位了,他們趕忙緊急檢討:原來是因為初接手時,他們沒有經驗,只知德育好,便要求老師們一定要推動德育,但卻沒有策發老師們的認同感,也沒有給他們具體的推動方案。這樣的壓力,造成他們後來的集體離職,也帶走了大部分的學生。

  這樣的窘況實在是始料未及,該怎麼辦呢?大家商議要不要就此罷手?意志堅定的張俊傑師兄堅持應該繼續經營,因為師父的教育理念是那麼的珍貴,一定要有人去推動。他說,此路不可能不通,遇到困難,一定是有原因,只要找出原因,針對問題去改善就好啦,這不正好也是大家可以學習的地方嗎!

  其他三人都覺得有理,願意繼續推動師父的教育理念,於是張俊傑師兄用他唯一的保單借款;魏文道師兄則拿房子再度抵押貸款;錦鶴師姐還向老爸借用養老金呢!他們重新聘請老師、更新托兒所的設備,重新出發。大家決定一定要落實善法事業,再艱辛也要走下去。

  但怎麼改善只有三名學生的景況呢?他們張貼招生廣告,無奈效果不大;考慮降低收費,又怕破壞行情,對同行不好交代;最後決定還是回歸初衷──「實實在在辦教育」。所以雖然僅有三名學生,他們仍然按照規劃好的課程上課、辦理戶外教學活動、為家長們準備有機素食餐飲⋯⋯。大家努力掌握動機、用心造業,果然沒多久,這份用心有了回饋,透過家長們的口耳相傳、托兒所老師的主動介紹,學生人數逐漸回升。

 

有共同的理念 始可成辦善業

  其實,初期老師集體離職所帶來的危機是件好事,大家體會到老師們的生命方向是否一致、教育理念是否有共識非常重要,所以後來聘請老師時,會特別挑選認同德育理念的人,並且在聘用後,鼓勵他們參加福智文教基金會舉辦的「生命教育工作坊」、「廣論研討班」及「教師成長營」。張俊傑師兄更是每周都帶著老師們共學,聆聽師父有關教育理念的開示,不僅自我提升,更藉由共同研討互動,研擬出許多德育教學上的善巧方便。

  「讀經、善行實踐」是必修課,家長們必須要與孩子同步成長,共同實踐善行,所以親師生的互動非常頻繁;「農事體驗」則是圓美托兒所不共的學習課程,老師們在所裡開闢了一個「小菜園」,帶領孩子種植有機蔬菜,這樣不但可以教導孩子認識自然生態、體驗農事的艱苦,更因此培養出孩子惜福、習勞的好習慣。經過這樣的學習,以前不喜歡吃蔬菜的小朋友,不再像以往那麼排斥青菜,還會彼此提醒「把飯吃光光」,因為「不要浪費廚房媽媽的愛心喲」;小朋友對動物、昆蟲也有較真實的感覺,看到有人要抓小鳥,會制止說:「不要抓,牠的媽媽會傷心的!」受不了炸雞的香味誘惑時,小朋友居然會說:「吃這個不健康,我們聞一聞就好了。」

  「人道關懷」是圓美推動生命教育的重點課程,不僅孩子受惠,家長也成長。譬如某次老師帶領孩子們參訪「創世基金會」,由於前行已先看過「植物人和他們的家」的影片,所以正行時,小朋友一點都不害怕,還會摸摸植物人,和他們說話,唱讚頌給他們聽。看到有些植物人會以微笑、眨眼睛來回應,大家都好驚喜,隨團參訪的家長也說:「我原本很受不了老父的隨意吐痰、太太的不停嘮叨,看到植物人連喉痰都要靠別人幫忙抽出來,對家人的聲聲呼喚也毫無反應後,我很慶幸自己的父親還能夠自行吐痰,太太也還有精神碎碎念。」對境比照,他生起了感恩的心,以往的不悅自然釋懷了。

 

創造全贏的教育環境

  在德育教學的薰染下,圓美同事之間也會彼此提醒、互相扶攜。有一次有位老師送小朋友回家,卻一直聯絡不上家長,老師不放心把孩子留在大樓的管理室,便把他帶在身邊,直到聯絡上家長,沒想到那位家長竟然交代以後把孩子留在大樓管理室就好了;老師對這種安排不以為然,為了避免以後出事承擔責任,便要求家長寫下切結書。事後,園長善巧地建議這位老師再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老師是真的為孩子著想;老師欣然接受園長的建議,願意改變與家長互動的心態與方式。果然,誠心的溝通是最好的橋樑,事後,親師雙方都非常歡喜的願意彼此配合。

  圓美不僅努力於教育事業上面,也不忘敦親睦鄰,他們向高雄學苑申請安排慈心課程講座,藉由家長、里長的宣傳、分發海報,舉辦「有機餐的製作」、「如何吃得更健康」等多項活動,將健康理念推展到社區,利益更多的人,也成為社區的好朋友。

我們是一群遇難不退的心靈伴侶。

  有次,由於學生人數激增,圓美必須換新家,在找新家的過程中,與某同業生意沒談成,卻因誠信的交往而成為朋友,圓美會分享生命教育的教案給他們;他們也會熱心地提供圓美辦活動時所需要的資材,後來他們還特地委請圓美幫忙物色新主任呢!高雄縣大自然幼兒園的施園長,一直想推動有機飲食,有次到圓美參訪,當她看到孩子們連帶有苦味的刈菜都吃得很乾淨,禁不住問:「你們是怎麼做到的?」圓美老師快樂地分享他們的經驗。同業之間,沒有競爭,有的是互相支援、彼此鼓勵,這樣的資源共享,創造了雙贏的局面。如今大自然幼兒園有十幾位老師參加生命教育工作坊、教師營、廣論研討班,大家都以師父的教育理念為體,努力建構一個富涵儒家文化的幼兒園地。

  如今,圓美已邁入第四年了,幾位合夥人回首來時路,感觸良多。錦鶴師姐說:「雖然為圓美掉了許多淚,但無怨無悔。」素菁師姐說:「學廣論十年,進入圓美卻是成長最多的一段時期。」張俊傑師兄更語重心長地說:「我對師父有信心,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是成功的,因為我們依教奉行,造了一份很重的善業。期許有更多的人投入不同領域的法人事業,讓自己的生命發光,也讓社會良善的波動散播得更寬更廣。」

福智之聲第169期

Back to top
《福智之聲》搬新家囉,內容超精彩,手機、平板都能看得很輕鬆,讀取速度也更快了呢!

邀請您到 http://www.blisswisdom.org/publications/bwvoice
閱讀我們最新文章!

或點選您想閱讀的期數,我們將導引您前往該網站:

60期~159期

1996.10~2005.01

160期~230期

2005.03~2017.04

231期~最新

2017.07 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