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發心

 

◆釋性航、釋性竺

 

一隻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裏的蝴蝶,偶爾搧動幾下翅膀,幾周後,可能在美國德州引起一場龍捲風。──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Lorenz),美國氣象學家


 

  小小的會議室裡,雲集了各出坡組代表們,奮力調動大腦裡的千軍萬馬,試圖在千萬個「不可能」的重重圍困之中,找到突破口。眉頭深鎖、來回思量,一切,只為了真如老師的一個心願。

  「我們烘焙組,不用塑料袋!」故事,從此處開始。

  雖處身先進的加拿大,P島居然有上千位孩童無法正常維持三餐。眼見已踏入冰天雪地的寒冬,就算發育中的小小身體能撐過嚴冬,會否因此長年體弱多病呢?聽到同齡小孩在不遠處無日飽暖的消息實在於心不忍,預科班沙彌們展開了力所能及的布施計畫──每周自製餐包,再透過島上慈善團體的牽線,分送給有需要的家庭。

  「謝謝你們的麵包,這是我目前收過最好的禮物!」濟貧成效斐然,但出家人仍不滿意,因為用來包裝餐包的是──號稱「連環殺手」的塑料袋!

  「不用塑料袋」,說來容易,但「如何保鮮」是個大學問。少了塑料袋的護航,只要兩天,無添加的麵包就會變得乾裂鬆散,從「美味可口」的級別,被打入「拜託大家幫忙護持」的冷宮。

  應變第一招──嘗試在紙袋外加裝大塑膠袋。隔了一夜,收到分送麵包義工的訊息:「紙袋吸收了麵包裡的水氣,變得又濕又軟,誰會喜歡呢!」趕緊改變策略,改用保鮮箱配送。

  但又發現,配送麵包的過程需多次轉手,一個保鮮箱從島東出發、送到島西、再回到佛學院,竟然歷時一個月之久!保鮮箱出差環島期間,沙彌們陷入無箱可用的窘境。

  最後,沙彌們共識,從四處蒐羅大紙箱,內襯大塑料袋,以此作為容器。雖然沒有完全禁絕,但也是在預算、保鮮等諸多考量下,得出的一個尚可接受的平衡點。島民義工似乎也被沙彌的精神所感召,願意接受散裝餐包,並投注更多時間,用附上的紙袋,裝好餐包,送上僧眾對島民、海洋的雙份祝福。

  如果您以為故事到此為止,那就是太小看出家人的擇善固執了。「老師說不要用塑料袋,我真的是做不下去啊!」幾週後,發心包裝的無名英雄們,終於按捺不住了。「我們對塑料袋的正知見就是──拒絕用它,因為它已經傷害到他有情的生命了!」老師的話語迴盪耳畔,加上信天翁眼神裡的憂傷,再度策發這群出家人做出改變。

  「不用塑膠袋的作法一直懸而未決,現在終於露出曙光!」負責統籌的性祐法師,柔和的眼神裡閃耀著堅定。由於大眾僧對禁塑問題的高度重視,沙彌們合力貢獻出每人僅有的單金,合購可以分三輪配送又耐用的保鮮箱。

  捨棄塑料袋,那怕一個、兩個,都足以令僧眾熱血澎湃。

  釋迦導師,因地中曾投生為一隻鸚鵡。一天,發生森林大火了,牠並沒有像其他動物一樣逃開,而是撲騰著沾濕的小翅膀,用那幾滴水拼命地救火。老師曾問大家:牠有能力救森林大火嗎?那為什麼還要救呢?眾僧沉吟。「做了跟沒做差不多,對不對?但是鸚鵡救森林大火,後來感動了誰?帝釋天。正是因為牠力量薄弱,正是因為牠不辭獨自地辛勞,所以就會有很多很多強大的力量加進來。這份心就像一個鉤子,會把很多很多跟牠有同樣的心、或者被祂震撼起來的力量,迅速地雲集在周圍。」

  老師的一席話,僧眾心中的小鸚鵡再度展翅。有人說:「海洋那麼大一個垃圾帶,我怎麼辦?」從我做起,從現在開始,不用塑料袋!

  「師父說光復大地,我們要光復海洋。」

  君不見,老師披荊斬棘在前方,只待我們,奮勇跟上。

福智之聲第2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