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講記(三十七)

感應章第十六

◆日常師父開示

  請翻到《孝經》〈感應章第十六〉。這個「感應」兩個字,先簡單地說一下,通常我們講那個感應,好像在宗教裡邊,特別是佛教裡邊,說:「你很虔誠,就會有感應啊!」

  實際上,這個感應是通於一切的。感,就是感覺,這個感覺是分兩方面的,如果任何有一個行為,那你這個行為一定產生一個感覺。譬如說我摸一摸,覺得這個冷的、軟的、硬的,這個這樣⋯⋯還有心理上面的,平常我們在一般的狀態當中,就是說你有什麼的一個行為表示出來,譬如我們平常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你看見這個人,你很歡喜,從內心非常高興、歡喜地歡迎他,然後他自己覺得很高興。反之呢?你自己就覺得不歡喜。現在我們仔細想想看,我們是不是這樣的?

  那這個地方就說那個孝順之道,它產生了什麼樣的效應呢?說你這個行為,其實我們任何一個人,一定都有這種實際上的經驗,你怎麼去,他就怎麼來。譬如說,我隨便舉一個例子,你們人人可以體會得到,實際上儒家就告訴我們這個,佛法呢?更是更深遠的說明這樣一個情況。今天你對人家高高興興,人家也對你高高興興;你今天規規矩矩,那自然這個環境就好;你好好地用功一點,就產生比較好的結果,這樣。那通常這個感應就是說,你有一個能感的,那他有就這個回應。感就是譬如說你心裡有一種什麼狀態,然後表達出來,使人家感覺得到了,人家的感覺就跟你這個就有個回應,這個道理,如果我們真正能夠深遠地去看的話,這從哪裡開始呢?實際上,這個最重要的、好的那一方面,都是從孝開始。

  前面我們都說怎麼從我們的內心上面、從根本上面去表達,那為什麼要從孝呢?就是說我們從小在家庭當中長大,父母全心全意地關顧孩子,所以那個時候就開始使得我們的心,努力向這方面,《三字經》上面不是說嗎?實際上《三字經》是引用孔老夫子在《論語》上面告訴我們:「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是《論語》上的,說我們本性天生來就是這個樣,因此在這個本性上面,你漸漸地怎麼辦呢?好好地培植它,使得這個善良的、對我們人類共同有好處的,慢慢地、慢慢地培植它。

  所以《中庸》上面也說:「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說這個人天生的本性,所謂「天」,《論語》上儒家講的天,實際上它有它一定的特點,所以說這個「道」,是因其才,就他的本質,然後去怎麼樣培植它,他好的那一部分,栽者培之,應該要栽,栽是種植,那把它培植、增長;壞的,傾者覆之,不好那一方面呢,把它去掉,就是這樣。所以我們實際上人人都是如此,怎麼樣去努力。那這種情況,都從內心當中,是從家庭裡邊開始,從小的時候就教導,一直到長大。

  前面我們說的教化,中間的立身,到最後顯親揚名,乃至於從家庭當中,到社會,到天下、國家,這個都是看得見有形的那一部分,實際上感應,告訴我們這件事情是無形的那一部分,深、廣都是這個樣的。平常我們總覺得,好像佛法裡面講感應,那儒家真正告訴我們,從我們的最基本的立身行事的時候就開始。所以在《中庸》上面,《論語》上面也講,「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這個「易」就是講那整個天理變化,前後運轉的原則,「俟」是等待的意思,「小人行險以僥倖」(註:「徼幸」同今之「僥倖」),平常我們說這個僥倖、僥倖,現在的人因為不懂得這個道理,都在這個上面,實際上,佛法裡面整個地告訴我們這個。換句話說,因在哪裡,你努力去做,一定有這個結果的。現在我們呢?在因地上面不努力,總想妄得,這樣叫「行險以徼幸」,投機取巧。其實這件事情,不但佛法上面告訴我們,天下絕沒有可以投機取巧的,儒家也是一樣。

  說君子平常他不怨天,不尤人,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不責備別人,這個《中庸》上面的,所謂:「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己。」你們記著!君子──真正一個懂得道理的人,就像射箭一樣,就是說如果你射箭射不中,你怎麼辦哪?你不會說:「欸!這個靶子不好,這個弓箭不好。」射箭射不中,你射不中,為什麼人家射中啊?所以你反過頭來,不斷地練習,你只要自己努力改善,不對的,把它改過;然後不夠的,努力地學習,你總有一天會做到。就是我們做人的根本道理,做對了,那個自然樣樣到,不但是人間的事情,是天下無所不通,叫感應。

  所以現在我們從小開始希望學這個,假定說我們今天不到這地方來,世間來說,很不幸,大家都是做這種事情,怨天尤人,你怨我,我怨你,然後大家你爭我奪,到最後呢,互相地殺伐,最可怕的事情是莫甚於此。所以我們現在來看一下,先看那文字。今天哪一位念一下?

 

  弟子: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脩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下面就是孔老夫子說的,「昔者」是以前,以前的「明王」,就是古時候的聖王。那個明王、聖王,他有幾個特點,是人間我們看得見的,做得最究竟、最極致、最圓滿的是什麼狀態呢?他必須三個條件:第一個,這個條件的根本是德行,他的德行,這個德行要到什麼程度呢?單單是德行不夠,譬如說我們現在有很多人,孔老夫子也有德行,雖然他有德行,可是他當時沒辦法把那個德行推行,所以孔老夫子在魯國,剛開始的時候不得意。除了這個我們看見的《論語》孔子的世家,孔子的家語,這個傳記上面告訴我們,最近你們不是看了《孔子傳》嗎?對,雖然他有他的德行,可是不能被國家重用,因為他並沒有這樣高的位子,所以他沒辦法推行它,所以要想推行那個德行,還要幾個條件。其次呢,就是他的位子,所以他具有最高的尊位,這兩樣夠不夠?不夠,還要他的才能,真正聖王需要具足這樣的條件。

  那為什麼我們在這地方不說一般普通人就可以了,為什麼他要說那個聖王呢?實際上這裡也就是說明,這個地方不是叫〈感應章〉嗎,是暗暗地告訴我們,這個真正德行的建立,不是那麼短時候就能夠建立得起來的,譬如今天我們大家在這兒學,當你們聽見了,或者自己讀到了以後,是不是我們心裡想:「啊呀!好,我應該學」?大家是不是有這個心?不管是大、是小,雖然我們很有心努力地學,但是我們做得到嗎?不想做的人,就不去管他;很想做的人,也不是馬上能做得到的。但是我們一定做不到嗎?不是,只要我們肯做,有人引導,然後呢引導我們正確的方法,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有前面的師長,引導我們正確的方法,我們有很好的學習環境,漸漸、漸漸我們就做到了。

  所以真正的去看的話,這個做到不是短時候,要經過很長時候的。有的人他最極致、最好的,這一生就能夠。從這一生,譬如說堯舜,我們都看見,他們本來是並不是一個天子,可是因為他德行、才能各方面做得非常地了不起,所以最後從一個普通人而能夠推舉、走到天子的尊位,還有一類是由於他天生來的。

  當我們了解了真正的佛法,儘管現在我們不一定學佛,譬如說看了《前世今生》,我們了解人生是一個無限,而這一生就是繼續前一生的。或者說我們這一生的努力,雖然說現在你們年紀很輕,可是那也沒關係,就是年紀大了像我那樣,我不但不怕,而且我覺得我更要努力,你們年紀還輕,只有十幾歲,還好好可以努力幾十年,我到今年已經六十幾歲了,快要死了,我趕快努力,如果我好好努力,我下一生來的時候就會很好,所以說前生的努力到這一生。譬如說,文王、武王,乃至於周公等等,他就是前生的努力,所以這一生他從小就生長在王家,他就有這個天生的地位,雖然有了這個位,假定他沒有德行、沒這個才能,還是不行,所以他具有這個條件,換句話說,這樣的行為達到最究竟。反過來說,就是身為最高的天子,他還是要遵循這個根本的德行。

福智之聲第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