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於 學佛次第十二講
學佛次第十二講(一)──人生何去何從(4)
◆日常師父開示
所以現在我們要想學佛,然後透過了這個認識以後轉變,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基本觀念。這一點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這個轉捩點當中,我們必須認識那個教育的重要性,然後環境的重要性。所以假定說我們真正地能夠把握住這個重點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了解了這個特徵,要想轉過來,那就有機會、有希望。否則的話,儘管我們也在這地方好好地聽、研討,也許我們覺得這是真實的,可是要想轉變過來,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所以這個部分,關於我們這個轉變過來的過程當中,那個環境跟教育是非常重要。我在前面曾經談過,說我介紹給大家,這次講的題目當中分兩部分,一部分是講說,然後還有一部分是大家討論。實際上介紹給大家討論,還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在哪裡?就是這個。因為以前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有老的那群人,從自己的家庭開始,然後自己接觸的老師,然後到社會上頭的同學、朋友這些人,他已經形成功這樣的一個習慣了。假定說你本來是學佛,那可以;可是現在你忽然之間變成新的這樣的過程當中,儘管你覺得很有道理,可是真的要想改變過來,我相信這是很難的。
我不妨在這地方隨便也舉個例子來說吧!我曾經聽說過,我講一個小小的故事喔,這個重點不是在講那個故事,我就是說明這一點事情的重要性。
抽菸,我不會抽菸,我也不曉得抽菸是什麼味道,不過據說那個抽菸哪,這個很難戒。那麼,這也是我最近剛剛聽見的一位居士告訴我的事情。他說:「我啊,從很早十八歲就開始抽菸了,一天要抽三包。」我是外行啊,所以當他講三包的時候,那些比較懂的人說:「喔,這個是老菸槍!」就這樣。因為這個菸對身體的健康有害,他抽、抽、抽、抽,抽到後來咳嗽,咳得個要命。然後醫生就說:「啊!你這樣抽下去會糟糕啊,乃至於得肺癌啊」,或者什麼啊⋯⋯。他心裡也想:「唉,得肺癌這是很可怕,那慢慢、慢慢地再說啦!」有的時候心裡也想,可是沒辦法可想,就是這個菸癮會來的時候。
那結果呢,他咳嗽,真的咳起來了,咳得上氣不接下氣,真是要斷氣一樣,那這下非戒不可了!所以用了種種方法,喔,什麼什麼戒菸的地方,花了好大的氣力,戒掉了,很高興!結果戒掉了以後,當然那個身體也馬上復元了。他也覺得,唉,花了那麼大的氣力,這戒掉真不容易,倒是菸癮來了很難受,已經覺得很難受了,人家就告訴他了:「其實也沒什麼關係嘛!」這樣一引誘,他完全擋不住,又來了。這樣一次戒掉了,又抽;再一次戒掉了,又抽。結果一而再,再而三,弄到後來的話,好了,那反正已經是家常便飯了,等到抽到上氣不接下氣,他已經曉得哪裡去戒,戒完了以後呢,回過頭來再來抽嘛!所以不曉得也是上氣不接下氣多少次,也不曉得戒過多少次,始終沒戒掉。
後來學佛了,那他也是⋯⋯。不過,當然我們現在學佛的很多喔,我是講我現在要想介紹給大眾的,那就是像我們有一個學了這個的叫「研討班」,專門照著這個道次第,理論了解了以後來去學的。他也參加這個研討班,參加了一段時候以後呢,他心裡有的時候感覺到:唉⋯⋯。他那時候還是抽菸啊,譬如就是假定說今天輪到研討了,那麼他也曉得這個學佛的團體是不好抽菸的,所以他一定要找一個比較僻隱的地方,跑到那個廁所裡面去抽。有的時候說不定去抽了以後,那個菸味道在這裡,唉,他覺得不好意思,找一個藉口跑到大街上去抽。
那麼有一次,跑到這個地方,也就是這個佛堂,這個佛堂到現在為止才兩年嘛,不到兩年。那一次正式成立的時候,那麼他去看了這個場面以後,覺得這個場面非常地莊嚴,他就發了一個願:「那我決定要戒掉,戒掉它!」要是平常的時候,因為他以前有過多少次經驗,那總是戒不掉,所以他心裡面跟自己下一個決心:「我一定要戒掉它!」這一次,終於戒掉了。
他戒掉的真正的原因,平常就算是戒掉了,戒掉了以後跑得去他周圍的人來告訴他:「啊,來抽一支嘛!你何必呢?這算了吧!」所以他戒掉了以後,他回家去,首先跟他太太講。那麼,實際上他太太是當然不希望,那他太太不會抽菸,也曉得對他丈夫有害,何況據說還有叫「二手菸」。什麼叫「二手菸」?就是你抽菸,我坐在旁邊,我也要倒楣!不過看了他多少次都不成功,所以他告訴他太太,他太太不相信。結果他回家去,那他家裡邊哪,因為他家人嘛都是抽菸,然後勸他,他居然都沒動。實際上,根本的原因是這樣,他換了一個環境,他完全換了一個環境。我是隨便地舉這樣的一個例子來說。
我想在座的各位,你們如果自己真正地透過了這樣學習,然後也參加了研討,那時候你有一群新的朋友以後,漸漸地,你會慢慢、慢慢地生活的內涵就開始轉變過來。所以說,實際上我們要真正找那個生活的轉捩點呢,這個真正主力主要是在教育啊!那個教育是要大、小環境一樣,一樣地重要,那這一點對我們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下,除了這個教育以外,下面第二個問題的話是什麼呢?就是談我們自己對這件事情的認識。如果認識了以後,那會有堅強的意志。經過這兩樣東西的話,我們真正地就開始能夠轉彎得過來。
現在,我想我就簡單地介紹,關於這個人生下來,下面第二個題目,所謂科學,科學的迷思。這個問題是下一次講,我之所以在這裡先提一下,我想有一些問題,儘可能地各位同學在沒有上課之前,先來自己想一想。譬如說,像今天講的這個人生問題吧!現在是前面我在這兒一個人所謂唱獨腳戲,這談的,檢查人生。如果說你事先先正確地了解,回去想一想,到那時候再去聽,到那時候再來研討的話,我想對諸位是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這樣。那麼,那個時候大家聽也好、討論也好,那個產生的效果我想會遠來得好。這是所以為什麼我要把下一次要講的這個題目,簡單地給大家來說一下。
原則上面,我們現在目前不管談什麼,不管現在這個時代談什麼問題,因為我們已經深深地受這個影響,什麼?科學。好像樣樣東西透過科學,或者說,不要說透過科學吧,那我也不曉得用什麼來表達,對,這樣簡單來說明:現在那個整個世界文明的主流,重心在科學上面,這樣。那實際上,科學真正的內涵,說實在,我也不甚了了。雖然我多多少少也可以說念了幾年書,不過我念書的時代離開現在四十多年,早就忘記掉了,何況出了家以後。
我深深地感覺到,是,科學是有科學對我們人類的貢獻,這個是沒有錯,可是我建議各位,眼前先把我們自己對科學的認識,應該作一個簡單的體會,這一點對我們是非常地重要。我想這樣好了,怎麼來說明這件事情比較好呢?還是簡單地說一下,有兩本書,在這地方給大家先介紹一下。一本書叫《新世紀飲食》,另外一本書叫《瀕危的地球》。這兩本書跟佛法也了不相干,寫這兩本書的人都是美國人,也都是科學家,都是根據最權威的科學所提出來的論點。如果透過這兩本書去認識、去比較,那麼在這種狀態當中,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地互相搭配著來思辨的話,那我們對於真正要想走上這條學佛之路,特別在人生整個的道路當中,要產生一個轉捩點,使我們的人生產生一個最有價值的內涵,這個非常重要的。所以我簡單地先把這個在這地方介紹一下。
那麼今天那個題目就到這地方為止,好不好?謝謝大家!
我想這樣,下面還有一個討論會。我想這個討論會我不一定能參加,不過每次講完了以後,如果諸位有問題的話,我也樂意你們可以提出來,好不好?所以以後每次講完了,我坐在那兒坐半分鐘,或者一分鐘,大家有問題,那我願意給大家談一下;沒問題,那麼休息一下,等一下你們緊跟著就討論。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
沒有,那就到這個地方為止。啊,好。
問題一:
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剛剛提到認識無限的人生,請教您以前是怎麼認識的?就是說,是經由書本呢?還是經由請教一些大德認識的?
師父開示:
好,好,請坐。他就問說,我是怎麼認識的無限的人生?這個我要分兩方面來說,第一個呢,因為我從小受先父的影響。這個人哪,我想你們一樣,那家裡邊如果你父親,或者母親給你概念的話,你很容易就接受了。何況那個時代跟現在不太一樣,現代這個時代說叛逆的時代,我們那個時候不是,講孝順的。所以我父親給我的影響,我就自然接受了;但是這個接受並不表示我對人生真正的認識──對無限生命真正的認識,我只是說信。前面已經說過了喔,「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要透過你自己的思辨。
那再下面呢,就是說我接觸了佛法,那接觸了佛法,當然有部分的話,那就是通常情況之下,我們極大部分對很多事情都是相信,都是盲目的。我們不妨現在說世間上面太多的事情,請問:我們哪幾件事情自己弄清楚了才走進去的?糊裡糊塗,就這樣,乃至於學佛也是一樣,乃至於念書也是一樣,那我們都是這樣糊裡糊塗進去。可是很幸運地,我到後來接觸了佛法以後,就遇見我現在所學的,那就是要介紹給諸位的──《菩提道次第論》。透過這個理論上面,慢慢地層層地深入去看,那的確覺得,理論上面它是必須如此,才能夠真正成立,這樣。那麼除了這個以外,並不足以完完全全證明這件事情。
還有很多例證,這個例證都是兩方面的喔。我想將來你們在一生當中,你們會遇見同樣的這個問題,這個例證我要說一個簡單的故事。這故事是這樣的:假如說平常你是不吃素的,然後有人問你說:「欸,這裡有沒有素食店?」你不吃素,在這種情況之下,除非你有親戚朋友開素食店,否則你說:「好像沒有素食店。」那麼當你吃了素以後,你去看的話,到處都是素食店。不曉得你們有沒有這個經驗哪?不一定素食店,很多事情都是如此。
如果在你心目當中,你根本沒有接觸過這東西的話,突然之間來問你,你根本看不見。等到你真正地專門進入了以後,你對這個問題你去注意的話,你會發現到處這種問題。
所以當我接觸了佛法以後,對這個有一個概念以後,然後就觀察我的周圍的話,我周圍太多的事情,豈但是這個作者,在很多事情上都說明──人有前世。所以這個是一個經驗問題。因此眼前我建議你,你現在把理路上弄清楚,弄清楚了以後,你不要百分之百地接受它,這樣。然後你自己慢慢地走下去的話,你會找到證據,百分之百成立這個,這個時候就對。
好,那麼我看就這樣,因為下面等一下你們還要討論,好不好?我們大家作一個回向,好不好?那第一次回向,以後因為你們還要討論,這回向就留在討論完畢了再來回向。請大家合掌。
願此殊勝功德,回向法界有情,淨除一切罪障,共成無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