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1gk-is-656.giflink
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2gk-is-656.giflink
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3gk-is-656.giflink

孝經講記(三十五)

廣揚名章第十四

◆日常師父開示  
(1995年01月05日)

  〈要道〉、〈至德〉都已經講過了,那麼 〈廣揚名章第十四〉。前面孔老夫子一開頭的時候就提示,說先王有至德要道,就是這樣的內涵,前面這個「要道」、「至德」,都已經給我們一個提示, 接著就講怎麼樣立身、行事,乃至於揚名天下,那下面是說「揚名」。 把那念一下。

  弟子: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這個揚名就是說,不僅僅是說在家裡邊對父母,樣樣做得聽順、伺候父母,真正孝要到什麼程度呢?一開頭就告訴我們,這個孝從哪裡開始?中間應該做些什麼?最後說「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個孝,從一開頭自己在家裡邊,不但對父母,而且對自己,處處地方一定有它一個禮法;然後中間所謂事君,到最後怎麼辦呢?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那個才是。所以這個孝的真正它有這樣地深廣的內涵,平常我們的概念當中,談到那個孝,就好像在家聽父母的話,那個是世間的看法,聖人的看法不是單單如此。聖人的看法,幫我們從個人怎麼去安立自己的內心,乃至於做任何事情,從家庭裡邊,到社會,乃至於天下──揚名於天下,那是到任何地方去,不但到任何地方去,而且讓人人知道,那個才是真正的孝究竟圓滿的時候。

  所以他前面說至德、要道,下面這裡現在講,怎麼揚名法呢?「君子之事親孝」,他在家裡邊剛開始的時候──那是根本啊──他伺候父母是孝順,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現在這裡停一下,我們想想看,我們伺候父母什麼心理狀態?這是我們自己要反省的。在家庭裡邊是孝順父母,然後等到他進入社會以後,他這個範圍擴大了,先自上面父母,然後兄弟姐妹,當然下面也許還有,將來因為長大了,那這個範圍就擴大。進入了社會呢?那個社會的大家庭,古代所謂是君,那麼同樣地,他在任何情況之下,都是以這樣的心態。

  在家這樣的心情對父母,那將來對這整個社會這個大家庭的話,那是君,所謂君上,不過因為地位不同,所以它用的名詞,一個是叫「孝」,一個是叫「忠」。他為什麼能夠這樣做?有一個根本原因在,就是說他做這件事情,都從他的內心上面啟發出來,所以儒家最重要的根本就是「仁」,處處地方總是能夠推己及人。平常我們任何人都是只管自己,只為自己,不會想到別人,儒家告訴我們,應該推己及人,要想到別人。

  所以前面在這個〈廣要道章〉當中告訴我們:「敬其父則子悅」敬他的父親,兒子高興,拿我們常人,不是喔!我們常人不會敬人家,常人是怎麼一回事情呢?就是換句話說,不是敬人家。聖賢、君子是告訴我們:「我對別人好,尊敬別人。」那我們普通常人對自己好,希望別人來尊敬我,結果,妙的是什麼啊?「敬其父則子悅」,如果對你的父親恭敬、尊重的話,兒子高興,要我們來想的話,奇怪了!譬如說人家來尊敬你,或者是你尊敬別人,要我們的想法的話,為什麼我要尊敬別人哪?我尊敬他,好像是他好,對我不好,可是現在 《孝經》上面告訴我們,做兒子的人,恭敬他的父親,兒子好。同樣地,它下面說:「敬其兄則弟悅」,做弟弟的人,恭敬、尊重他的哥哥,他弟弟好,那從這地方就是說,如果我能夠好好地恭敬、尊重別人的話,結果誰好?是我好。這點你們想得通嗎?好像想不通。對我們常人來說,我要求別人對我好,我自己不願意對別人好;但是現在聖人告訴我們,不是那樣。

  我們現在進一步來看喔,很有趣的一個事實:假定說別人很恭敬你,對你很好,你對這個人什麼態度啊?是不是你很歡喜這個人?假定是他真正至誠地處處地方對你的話,你對這個人如何啊?還有一種,這個人只管自己,他要求你對他這個樣、這個樣⋯⋯你歡喜不歡喜這種人哪?對,這個地方就是人跟畜生兩個根本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平常人人只管自己,結果跑到任何地方去的話,你只有一個人,所有周圍的人,他一定不會來幫忙你、跟你相應;你如果真正為別人的話,反過來,人家也為你。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很淺近的地方去想,所以如果你真的對人家好,人家的還報給你一定好,最後呢,真正好的是你自己。所以真正的聖賢就看得非常深遠,看得非常深遠,這是他的一個特點,所以他曉得從內心上面,並不從這種短淺的眼光去看。孔老夫子告訴我們什麼是仁呢?「克己復禮」──克制自己的私慾。人與人之間一定有他的相處的、共同的,真正的法則,這個才是「仁」的法則,如果我們都運用這樣的話,那就對。

  所以用這樣的心情,在家庭裡邊孝順他的父母;到外面,當然,團體擴大的時候,對那個君主,那個時候因為彼此的關係不一樣,可是內心上面,他那個內心的意念還是一樣的,當環境擴大,移到那個君王的時候叫作忠。同樣地「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當社會擴大的時候,那個大圈子裡,不是弟兄,倒是一定的,有的人雖然大家並不是像家庭當中弟兄,可是的確地,在社會當中,不是比你大,就是比你小。大的有兩種:有一種就是整個團體的頭,那是君;其他的比你大的,所謂「順可移於長」,他長於你的話,你還是處處地方⋯⋯,這個「順」跟「悌」是一樣的,處處地方以他為主,尊敬他,就是這樣。

  「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從家裡邊開始,你用這個孝悌精神這樣去做的話,這個家庭一定是和睦、有條理,同樣地,把這個精神如果出去社會擴大,那真正要調治的不是一個家,而是又擴大的一個範圍,所以你在家庭當中一家之主,到那個範圍擴大的時候,那我們現在稱這個範圍擴大,你要治理的,就是說一個縣也好、一個鄉也好,那就是帶頭的主官,「移於官」,同樣地可治、可移於官,你可以治理得非常好。

  「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就是這樣,於是你這個行為,這樣地能夠從孝而君,從悌而順,從居家理而「治可移於官」,這個都是從你內在的、內心當中而發之於形外,從你的家庭當中,而發之於這個社會,處處地方一定有很好的表現、成就,那大家都知道, 「好啊!這個人了不起」,不但現世,而且這個會不斷地延續下去,就是說「名立於後世矣」,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

所以《論語》上面有這麼一段話,說:「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齊景公,那是孔子的時候,是一個很大的大國;那個國家的大小看什麼?看他的財富、他的軍隊。換句話說,孔老夫子那時候,齊景公是一個大國,他死的時候,他那國家有這麼多東西,但是人家老百姓都沒有人提他,死掉了就死掉了。

  另外那個伯夷、叔齊,這是就是古人所謂聖賢之人,死的時候是餓死首陽山下,餓死的,窮得什麼都沒有,吃都沒有,餓死了;但是一直到現在,老百姓都稱道他,記得他。這個什麼?那就是真正的「揚名」,這裡就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所以對我們自己來說,是最重要的要道,這是最至要的德行,你如果根據著這樣地去立身行事,從裡到外,從小到大,從內心表之於行,表之於身口的行為,從家庭推之到社會、國家,從現代乃至於繼續地傳弘到後代,那這個就是孝的真正的內涵,所以到這地方,對這個孝大概的、基本的內涵,都已經說明了。

福智之聲第215

Back to top
《福智之聲》搬新家囉,內容超精彩,手機、平板都能看得很輕鬆,讀取速度也更快了呢!

邀請您到 http://www.blisswisdom.org/publications/bwvoice
閱讀我們最新文章!

或點選您想閱讀的期數,我們將導引您前往該網站:

60期~159期

1996.10~2005.01

160期~230期

2005.03~2017.04

231期~最新

2017.07 以後